一种汽轮机阀壳工装件的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155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轮机阀壳工装件的加工设备,属于工装加工技术领域。解决的是工装件加工难度大,精度低的问题。包括动力头、导轨和阶梯升降平台,动力头设置在导轨上部,动力头的输出侧设置有阶梯升降平台;所述动力头包括传动轴、第一校位支撑座、外壳、装夹夹具和第二校位支撑座,外壳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校位支撑座和第二校位支撑座,第一校位支撑座与传动轴轴承连接,传动轴连接有第一电机,传动轴在外壳内并与装夹夹具连接,装夹夹具与第二校位支撑座轴承连接,装夹夹具与镗刀连接。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横向和纵向运动,便于加工,且加工精度高;能耗低,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简便,节省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机阀壳工装件的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装件的加工设备,属于工装加工

技术介绍
目前该领域尤其在舰船动力领域里,当主蒸汽阀的阀头与阀座运行一个周期后,由于蒸汽冲刷腐蚀等因素,都会产生磨损,造成密封不严,蒸汽泄露,影响电厂发电效率及舰船动力损耗。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对阀进行检修,然而检修过程复杂,操作难度大,因此需要汽轮机阀壳工装件辅助进行维修,工装件需要与阀进行配合,加工难度大。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汽轮机阀壳工装件的加工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研发解决的是工装件加工难度大,精度低的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轮机阀壳工装件的加工设备,包括动力头、导轨和阶梯升降平台,动力头设置在导轨上部,动力头的输出侧设置有阶梯升降平台;所述动力头包括传动轴、第一校位支撑座、外壳、装夹夹具和第二校位支撑座,外壳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校位支撑座和第二校位支撑座,第一校位支撑座与传动轴轴承连接,传动轴的左端连接有第一电机,传动轴的右端设置在外壳内并与装夹夹具连接,装夹夹具与第二校位支撑座轴承连接,装夹夹具通过螺栓连接有镗刀。优选的:所述导轨包括丝杠、轴承座、固定座、移动座、丝母和侧板,丝杠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固定在固定座上,丝杠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移动座的下部设置有丝母,丝母与丝杠连接,固定座上设置有侧板,侧板位于移动座的下侧并与移动座滑动连接,外壳与移动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阶梯升降平台包括底部平台、升降电机和升降平台,底部平台上部与升降电机连接,升降电机与升降平台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电机的数量为四个。优选的:所述升降平台上放置有支架并使用螺栓将支架固定。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易携带,工装可重复多场和使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成本;2.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横向和纵向运动,便于加工,且加工精度高;3.能耗低,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简便,节省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汽轮机阀壳工装件的加工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动力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导轨的立体图;图5是阶梯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力头,1.1-传动轴,1.2-第一校位支撑座,1.3-外壳,1.4-装夹夹具,1.5-第二校位支撑座,2-导轨,2.1-丝杠,2.2-轴承座,2.3-固定座,2.4-移动座,2.5-丝母,2.6-侧板,3-阶梯升降平台,3.1-底部平台,3.2-升降电机,3.3-升降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本技术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轮机阀壳工装件的加工设备,包括动力头1、导轨2和阶梯升降平台3,动力头1设置在导轨2上部,动力头1的输出侧设置有阶梯升降平台3;所述动力头1包括传动轴1.1、第一校位支撑座1.2、外壳1.3、装夹夹具1.4和第二校位支撑座1.5,外壳1.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校位支撑座1.2和第二校位支撑座1.5,第一校位支撑座1.2与传动轴1.1轴承连接,传动轴1.1的左端连接有第一电机,传动轴1.1的右端设置在外壳1.3内并与装夹夹具1.4连接,装夹夹具1.4与第二校位支撑座1.5轴承连接,装夹夹具1.4通过螺栓连接有镗刀,第一校位支撑座1.2校正传动轴1.1的位置,防止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径向位移,第二校位支撑座1.5校正装夹夹具1.4的位置,防止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径向位移,提高了加工进度,第一电机驱动传动轴1.1旋转,传动轴1.1带动装夹夹具1.4旋转,装夹夹具1.4带动镗刀进行旋转加工,第一电机驱动传动轴1.1时转速高,容易发生危险,外壳1.3起到连接支撑作用的同时,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的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轮机阀壳工装件的加工设备,所述导轨2包括丝杠2.1、轴承座2.2、固定座2.3、移动座2.4、丝母2.5和侧板2.6,丝杠2.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轴承座2.2,轴承座2.2固定在固定座2.3上,丝杠2.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移动座2.4的下部设置有丝母2.5,丝母2.5与丝杠2.1连接,固定座2.3上设置有侧板2.6,侧板2.6位于移动座2.4的下侧并与移动座2.4滑动连接,外壳1.3与移动座2.4固定连接,第二电机驱动丝杠2.1旋转,在侧板2.6的限位作用下,使丝母2.5带动移动座2.4实现X轴方向的运动,实现镗刀的进给。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轮机阀壳工装件的加工设备,所述阶梯升降平台3包括底部平台3.1、升降电机3.2和升降平台3.3,底部平台3.1上部与升降电机3.2连接,升降电机3.2与升降平台3.3连接,阶梯升降平台3可进行Y方向的运动,从而改变镗刀的加工位置,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简便,节省工序。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轮机阀壳工装件的加工设备,所述升降电机3.2的数量为四个,保持升降平台3.3的平衡及位置的准确性。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轮机阀壳工装件的加工设备,所述升降平台3.3上放置有支架并使用螺栓将支架固定,支架即为待加工的工装件,工装件包括两个三角形侧板、一个底板和一个侧板,一个底板和一个侧板成90°连接,三角形侧板分别对称安装在底板和侧板的两侧并与底板和侧板连接,镗刀可对三角形侧板、底板和侧板分别进行加工,将工装件用于与汽轮机阀壳配合安装,易携带,工装件可重复多场和使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技术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轮机阀壳工装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头(1)、导轨(2)和阶梯升降平台(3),动力头(1)设置在导轨(2)上部,动力头(1)的输出侧设置有阶梯升降平台(3);/n所述动力头(1)包括传动轴(1.1)、第一校位支撑座(1.2)、外壳(1.3)、装夹夹具(1.4)和第二校位支撑座(1.5),外壳(1.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校位支撑座(1.2)和第二校位支撑座(1.5),第一校位支撑座(1.2)与传动轴(1.1)轴承连接,传动轴(1.1)的左端连接有第一电机,传动轴(1.1)的右端设置在外壳(1.3)内并与装夹夹具(1.4)连接,装夹夹具(1.4)与第二校位支撑座(1.5)轴承连接,装夹夹具(1.4)通过螺栓连接有镗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阀壳工装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头(1)、导轨(2)和阶梯升降平台(3),动力头(1)设置在导轨(2)上部,动力头(1)的输出侧设置有阶梯升降平台(3);
所述动力头(1)包括传动轴(1.1)、第一校位支撑座(1.2)、外壳(1.3)、装夹夹具(1.4)和第二校位支撑座(1.5),外壳(1.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校位支撑座(1.2)和第二校位支撑座(1.5),第一校位支撑座(1.2)与传动轴(1.1)轴承连接,传动轴(1.1)的左端连接有第一电机,传动轴(1.1)的右端设置在外壳(1.3)内并与装夹夹具(1.4)连接,装夹夹具(1.4)与第二校位支撑座(1.5)轴承连接,装夹夹具(1.4)通过螺栓连接有镗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阀壳工装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包括丝杠(2.1)、轴承座(2.2)、固定座(2.3)、移动座(2.4)、丝母(2.5)和侧板(2.6),丝杠(2.1)的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华强电力电站设备修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