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浇铸设备及其加热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53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浇铸设备及其加热输送装置,所述加热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组件、导热块和输送机构。第一加热组件设置于导热块上并用于对导热块进行加热。导热块形成有加热隧道,所述加热隧道用于供模具通过。输送机构位于导热块下方、且用于带动模具在所述加热隧道内移动。由于第一加热组件通过导热块的加热隧道对模具进行间接加热,则当模具经由输送机构在加热隧道内移动时,模具在加热隧道内被均匀加热。这种间接加热方式不仅便于控制加热隧道内的温度,且能保证加热隧道内各区域的温度均匀,由此实现对模具的均匀加热,从而减少了模具与浇铸的金属液之间的温差,进而保证了产品表面的光滑度、节约了人工打磨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浇铸设备及其加热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铸造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浇铸设备及其加热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浇铸是稀有金属成型常用的一种生产工艺。随着稀有金属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稀有金属的形状要求越来越高,而浇铸成型又是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在浇铸过程中,由于稀有金属不同物理特性,浇铸的金属液温度与模具本身的温度之间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和成本,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浇铸出来的产品的表面不光滑,影响浇铸质量,甚至会导致浇铸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浇铸设备及其加热输送装置,加热输送装置能实现对模具的均匀加热,从而减少了模具与浇铸的金属液之间的温差,进而保证了产品表面的光滑度、节约了人工打磨工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浇铸设备的加热输送装置,其用于对模具进行加热处理。所述加热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加热组件、导热块和输送机构。第一加热组件设置于导热块上并用于对导热块进行加热。导热块形成有加热隧道,所述加热隧道用于供模具通过。输送机构位于导热块下方、且用于带动模具在所述加热隧道内移动。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加热输送装置中,第一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套和第一接线盒,第一加热套设置于导热块上,第一接线盒电连接于第一加热套和外部供电装置。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加热输送装置中,第一加热套设置于导热块的外侧或内侧。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加热输送装置中,导热块具有顶壁和两个侧壁,所述两个侧壁与顶壁一起形成所述加热隧道。第一加热套至少设置于导热块的顶壁上。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加热输送装置中,输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多个安装座和驱动电机。所述多个安装座沿横向间隔设置,且各安装座固定于传送带并安装对应一个模具,传送带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输送模具。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加热输送装置中,各安装座包括固定部和安装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传送带,所述安装部在上下方向上突出于固定部并安装、夹持模具。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加热输送装置中,安装部形成为具有开口的U型结构。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加热输送装置中,安装部由三个夹持壁组成。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加热输送装置中,加热输送装置还包括支撑架和两个安装梁。所述支撑架支撑所述两个安装梁,所述两个安装梁在纵向上相对设置,且所述两个安装梁一起支撑所述导热块并安装输送机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动浇铸设备,其包括上述所述的加热输送装置,加热输送装置用于对模具进行加热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申请的加热输送装置中,由于第一加热组件通过导热块的加热隧道对模具进行间接加热,则当模具经由输送机构在加热隧道内移动时,模具在加热隧道内被均匀加热。这种间接加热方式不仅便于控制加热隧道内的温度,且能保证加热隧道内各区域的温度均匀,由此实现对模具的均匀加热,从而减少了模具与浇铸的金属液之间的温差,进而保证了产品表面的光滑度、节约了人工打磨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自动浇铸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加热输送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的输送机构的安装部的立体图。图4是图1中的液压推进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图1中的浇铸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图1中的夹持装置的立体图。图7是图6中的圆圈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图6中的第二夹辊组件的放大图。图9是图1中的开模装置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加热输送装置34支架11第一加热组件4夹持装置111第一加热套41安装架112第一接线盒411第一安装板12导热块412第二安装板121加热隧道413底座122顶壁42第一夹辊组件123侧壁421第一夹辊13输送机构422第一连接柱131传送带423安装条132安装座43第二夹辊组件132A固定部431第二夹辊132B安装部432第二连接柱1321B夹持壁433导向件14支撑架433A主体部15安装梁433B连接部2液压推进装置434弹性件21液压控制站435导向套22第一缸体435A导向部23第一活塞杆435B突出部24推板5开模装置25框架结构51第三安装板3浇铸装置52第四安装板31熔炉53第一压紧组件311炉体531第一压板312第二加热组件532第一压紧螺母312A第二加热套54第二压紧组件312B第二接线盒541第二压板313第三加热组件542第二压紧螺母313A第三加热套55动力组件313B第三接线盒551长螺杆314放料阀552旋转手柄315上盖56安装基座31A出料口6送料台31B进料口S模具32滑动导向机构S1第一半模321导轨S2第二半模322滑块X横向33驱动机构Y纵向331第二缸体Z上下方向332第二活塞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申请的自动浇铸设备。参照图1至图9,本申请的自动浇铸设备包括加热输送装置1、液压推进装置2、浇铸装置3、夹持装置4以及开模装置5。在本申请中,自动浇铸设备的结构和安装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安全有效,且基于加热输送装置1、液压推进装置2、浇铸装置3、夹持装置4以及开模装置5的之间的协同配合作用,实现了自动化连续生产,由此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人工强度,同时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更符合生产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浇铸设备的加热输送装置,用于对模具(S)进行加热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加热组件(11)、导热块(12)和输送机构(13);/n第一加热组件(11)设置于导热块(12)上并用于对导热块(12)进行加热;/n导热块(12)形成有加热隧道(121),所述加热隧道(121)用于供模具(S)通过;/n输送机构(13)位于导热块(12)下方、且用于带动模具(S)在所述加热隧道(121)内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浇铸设备的加热输送装置,用于对模具(S)进行加热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加热组件(11)、导热块(12)和输送机构(13);
第一加热组件(11)设置于导热块(12)上并用于对导热块(12)进行加热;
导热块(12)形成有加热隧道(121),所述加热隧道(121)用于供模具(S)通过;
输送机构(13)位于导热块(12)下方、且用于带动模具(S)在所述加热隧道(121)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浇铸设备的加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加热组件(11)包括第一加热套(111)和第一接线盒(112),第一加热套(111)设置于导热块(12)上,第一接线盒(112)电连接于第一加热套(111)和外部供电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浇铸设备的加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加热套(111)设置于导热块(12)的外侧或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浇铸设备的加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导热块(12)具有顶壁(122)和两个侧壁(123),所述两个侧壁(123)与顶壁(122)一起形成所述加热隧道(121);
第一加热套(111)至少设置于导热块(12)的顶壁(1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浇铸设备的加热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输送机构(13)包括传送带(131)、多个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留李春生陈应红王效林邹权林黄猛龙群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