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30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通过隔板自下而上分隔为腔体一和腔体二,腔体一内设置有用于承载汽车齿类配件的托台以及环绕托台的过流环,过流环的内部具有流道,过流环的环体内侧周向设置有多个与流道相通的喷头,箱体上开设有与腔体二连通的进料口和进液口,腔体二内转动设置有搅拌组件,箱体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搅拌组件作升降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通过箱体内设置的搅拌组件以及驱动机构,可在对粉末状固体润滑剂与油或水混合的同时,对位于腔体二内底部的混合液不断地向上提升,提升了粉末状固体润滑剂与油或水混合的混合速率和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主要包括发动机配件、传动系配件、燃油系配件、电器仪表系配件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而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的发展。许多汽车齿类配件都需要对其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材料的表面状态,一般有发黑处理(表面氧化)、固体润滑处理、镀锌、磷化处理、化学镀镍及RAYDENT表面处理等。其中固体润滑处理主要是将粉末状固体润滑剂与油或水混合形成液、固两相分散的悬浮液,并将该悬浮液喷向齿类配件的轮齿表面,粘附在其表面的悬浮液干燥后形成具有润滑作用的皮膜。而现有技术中的粉末状固体润滑剂与油或水混合多为采用人工手动搅拌混合,不仅耗时耗力,十分不方便,同时混合速率较慢、混合效果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手动搅拌方式混合粉末状固体润滑剂与油或水,存在耗时耗力、混合速率慢、混合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通过隔板自下而上分隔为腔体一和腔体二,所述腔体一内设置有用于承载汽车齿类配件的托台以及环绕所述托台的过流环,所述过流环的内部具有流道,所述过流环的环体内侧周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流道相通的喷头;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二连通的进料口和进液口,所述腔体二内转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搅拌组件作升降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隔板上穿插有连通所述腔体二与所述流道的导管。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腔体二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机一,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搅拌轴,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板后与所述搅拌轴固定相连,所述搅拌轴的轴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搅拌叶片。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腔体二内壁的两侧相对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固定有与相应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的限位块。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吊架,所述吊架的顶部固定有与所述支撑板相垂直的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穿出至所述箱体外侧,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转盘,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以及所述转盘盘面的偏心处均转动设置有一绳栓,两个所述绳栓之间通过一拉绳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的顶部通过机架安装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所述转盘的旋转中心固定相连。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一相连通的排液口。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上安装有泵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手动搅拌方式,通过箱体内设置的搅拌组件以及驱动机构,可在对粉末状固体润滑剂与油或水混合的同时,对位于腔体二内底部的混合液不断地向上提升,提升了粉末状固体润滑剂与油或水混合的混合速率和混合效果。本技术的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通过过流环内侧的多个指向环体中心的喷头,可将传输至流道内的悬浮液喷射至汽车齿类配件四周的轮齿面上,以提升对汽车齿类配件的固体润滑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过流环、托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1、箱体;2、隔板;3、进料口;4、进液口;5、支撑板;6、搅拌轴;7、搅拌叶片;8、吊架;9、传动杆;10、转盘;11、绳栓;12、电机二;13、限位块;14、限位槽;15、导管;16、泵体;17、过流环;18、喷头;19、托台;20、箱门;21、排液口;22、电机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结合图1至图3,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通过隔板2自下而上分隔为腔体一(未标示)和腔体二(未标示)。本实施例中箱体1上安装有箱门20,通过箱门20可实现对腔体一的封闭或者开启。腔体一内设置有用于承载汽车齿类配件的托台19以及环绕托台19的过流环17。本实施例中当汽车齿类配件放置在托台19上时,汽车齿类配件位于过流环17的环体内侧,并与过流环17环体内侧的高度相齐平。过流环17通过螺钉固定在腔体一的内壁上,方便安装拆卸。过流环17的环体内部中空,过流环17的内部具有呈环形的流道。过流环17的环体内侧周向设置有多个与流道相通的喷头18,且多个喷头18的喷射方向均指向过流环17的环心。箱体1上开设有与腔体二连通的进料口3和进液口4,通过进料口3可向腔体二中输送一定量的粉末状固体润滑剂。而通过进液口4可向腔体二中输送一定量的油或水,以与粉末状固体润滑剂混合形成液、固两相分散的悬浮液,以便对齿类配件进行相应的固体润滑处理。腔体二内转动设置有搅拌组件,通过搅拌组件可加速粉末状固体润滑剂与油或水间的混合。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搅拌组件作升降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可进一步提高粉末状固体润滑剂与油或水间的混合效率。隔板2上穿插有连通腔体二与流道的导管15,本实施例中隔板2的板体上以及过流环17的环体上均开设有供导管15相应端部连接的插入口,从而实现将腔体二中混合后的悬浮液传输至过流环17的流道内。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腔体二内的支撑板5,支撑板5的顶部安装有电机一22,支撑板5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搅拌轴6,电机一22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板5后与搅拌轴6固定相连,支撑板5的板体上开设有供电机一22输出轴穿过的轴孔(图未示),且电机一22的输出轴可在轴孔内相对转动。搅拌轴6的轴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搅拌叶片7。通过电机一22的输出轴带动搅拌轴6上的搅拌叶片7同步转动,并在驱动机构的升降作用下,可将位于腔体二底部的液体不断向上提升,使得粉末状固体润滑剂与油或水的混合更加充分,提高了混合效果。腔体二内壁的两侧相对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4,支撑板5的两端均固定有与相应限位槽14滑动配合的限位块13。通过限位块13和限位槽14可使支撑板5在腔体二内的升降更加平稳。本实施例中每个限位块13的底部与相应限位槽14槽壁的底部之间通过伸缩杆(未标示)连接,且伸缩杆的外侧套接有弹簧(未标示),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限位块13的底部以及相应限位槽14槽壁的底部。通过伸缩杆和弹簧可使支撑板5在作下降过程更加平稳,避免限位块13的底部对相应限位槽14的槽壁底部直接冲击而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通过隔板自下而上分隔为腔体一和腔体二,所述腔体一内设置有用于承载汽车齿类配件的托台以及环绕所述托台的过流环,所述过流环的内部具有流道,所述过流环的环体内侧周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流道相通的喷头;/n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二连通的进料口和进液口,所述腔体二内转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搅拌组件作升降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n所述隔板上穿插有连通所述腔体二与所述流道的导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通过隔板自下而上分隔为腔体一和腔体二,所述腔体一内设置有用于承载汽车齿类配件的托台以及环绕所述托台的过流环,所述过流环的内部具有流道,所述过流环的环体内侧周向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流道相通的喷头;
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二连通的进料口和进液口,所述腔体二内转动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所述搅拌组件作升降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
所述隔板上穿插有连通所述腔体二与所述流道的导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腔体二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电机一,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与其相垂直的搅拌轴,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穿过支撑板后与所述搅拌轴固定相连,所述搅拌轴的轴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搅拌叶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齿类配件加工用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传信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科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