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铝箔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106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铝箔及其加工方法,将所述铝箔坯料进行箔轧得到铝带材,再将所述铝带材进行中轧得到铝卷,对所述铝卷进行冷却,使得所述铝卷的卷温小于或等于75℃;然后将所述铝卷进行精轧得到成品铝卷,所述精轧包括第五轧制道次,轧制时控制所述第五轧制道次的所述轧制参数,使得所述精轧过程中的所述铝卷的卷温小于或等于80℃;最后将所述成品铝卷下线后进行分切得到所述电池铝箔。与相关技术相比,该加工方法得到的电池铝箔的抗拉强度及断后伸长率随时间的衰减程度大有降低,解决了目前电池铝箔力学性能随时间下降幅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铝箔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箔的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铝箔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逐步退坡,电池的生产成本和技术进步水平成为了核算补贴的依据,设定能耗水平、车辆续航里程、电池与整车重量比重、电池性能水平等为准入门槛,电池容量大小、能量密度水平等因素成为车辆补贴的新标准。因此国内动力电池厂商推出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生产重心也逐渐向此方向转移。但此技术路线对电池铝箔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的电池铝箔厚度低于15微米的时候存在力学性能衰减的问题,即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随时间出现下降,尤其是断后伸长率下降幅度最大可达20%以上。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池铝箔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抑制电池铝箔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随时间衰减的加工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铝箔的加工方法,所述电池铝箔的加工方法采用铝箔坯料作为加工材料,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所述铝箔坯料进行箔轧得到铝带材,再将所述铝带材进行中轧得到铝卷,其中,所述箔轧依次包括第一轧制道次、第二轧制道次和第三轧制道次,所述中轧包括第四轧制道次;所述中轧完成后,对所述铝卷进行冷却,使得所述铝卷的卷温小于或等于75℃;步骤S2、将所述铝卷进行精轧得到成品铝卷,所述精轧包括第五轧制道次,轧制时控制所述第五轧制道次的轧制参数,使得所述精轧过程中的所述铝卷的卷温小于或等于80℃;其中,所述轧制参数包括压下率、轧制速度、轧辊粗糙度、轧制油的油温;步骤S3、将所述成品铝卷下线后进行分切得到所述电池铝箔。优选的,将经冷却后的所述铝卷进行所述精轧得到所述成品铝卷时,其中,进行所述精轧时控制所述第五轧制道次的所述轧制参数为:所述压下率为34%~36%、所述轧制速度为550±20m/min、所述轧辊粗糙度Ra为0.10μm、所述油温为42±2℃。优选的,所述第一轧制道次为0.24mm~0.125mm,所述第二轧制道次为0.125mm~0.064mm,所述第三轧制道次为0.064mm~0.034mm,所述第四轧制道次为0.034mm~0.020mm,所述第五轧制道次为0.020mm~0.013mm。优选的,所述第一轧制道次的所述压下率为47.9%,所述第二轧制道次的所述压下率为48.8%,所述第三轧制道次的所述压下率为46.9%,所述第四轧制道次的所述压下率为41.2%,所述第五轧制道次的所述压下率为35.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电池铝箔的加工方法通过对所述中轧输出的所述铝卷进行冷却降温,来控制中轧道次输出的所述铝卷的卷温小于或等于75℃;控制精轧过程中的道次压下率、轧制速度、油温以及轧辊粗糙度,使得精轧道次的卷温小于或等于80℃,从而达到抑制电池铝箔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随时间衰减的效果,并且该加工方法生产效率较高,且无需新增设备,对环境温度无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池铝箔加工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为抗拉强度在不同卷温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图3为断后伸长率在不同卷温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图4为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抗拉强度随时间衰减曲线的对比图;图5为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断后伸长率随时间衰减曲线的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结合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铝箔的加工方法,所述电池铝箔的加工方法采用铝箔坯料作为加工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铝箔坯料使用牌号为1060合金铝箔坯料,多选的,所述铝箔坯料还可为牌号为1235、1100合金铝箔坯料。所述电池铝箔的加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所述铝箔坯料进行箔轧得到铝带材,再将所述铝带材进行中轧得到铝卷,其中,所述箔轧依次包括第一轧制道次、第二轧制道次和第三轧制道次,所述中轧包括第四轧制道次;所述中轧完成后,对所述铝卷进行冷却,使得所述铝卷的卷温小于或等于75℃。具体的,所述冷却为自然冷却或风冷等强制冷却。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验验证,如图2、图3所示(图中0天为精轧轧制下线后所测的数据)为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在不同卷温下(80℃、90℃、100℃、110℃)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从图2中可以看出,抗拉强度随时间增加而出现下降,且卷温越高抗拉强度下降越多,即衰减程度越大;从图3中可以看出,断后伸长率当卷温大于或等于90℃时,断后伸长率随时间的增加而明显下降,而当温度小于或等于90℃时,断后伸长率随时间变化不明显,所以为了克服这一问题,需要将精轧前的卷温控制在小于或等于90℃,优选为将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精轧前的卷温控制在不超过80℃,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在所述中轧完成后对所述铝卷进行冷却使得卷温小于或等于75℃使得控制精轧时的卷温不超过80℃更容易实现,从而有利于抑制电池铝箔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本实施例中,箔轧包括第一轧制道次、第二轧制道次和第三轧制道次;中轧为第四轧制道次;精轧为第五轧制道次,其中精轧也即成品道次轧。需要说明的是,轧制时还包括以下轧制参数:压下率、轧制速度、轧辊粗糙度、轧制油的油温。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进行所述箔轧时,所述第一轧制道次的所述轧制参数为:所述压下率为47%~49%、所述轧制速度为600±20m/min、所述轧辊粗糙度Ra为0.20μm、所述油温为38±2℃;所述第二轧制道次的所述轧制参数为:所述压下率为48%~50%、所述轧制速度为600±20m/min、所述轧辊粗糙度Ra为0.20μm、所述油温为38±2℃;所述第三轧制道次的所述轧制参数为:所述压下率为46%~48%、所述轧制速度为600±20m/min,所述轧辊粗糙度Ra为0.20μm、所述油温为38±2℃;所述第一轧制道次、第二轧制道次和第三轧制道次连续轧制得到所述铝带材;将所述铝带材进行所述中轧得到所述铝卷,其中,所述中轧的所述第四轧制道次的所述轧制参数为:所述压下率为40%~42%、所述轧制速度为650±20m/min、所述轧辊粗糙度Ra为0.15μm、所述油温为42±2℃。本实施例中,将经所述中轧完成后的所述铝卷在室温下自然冷却,自然冷却时间大于或等于10小时,经过自然冷却,所述铝卷的卷温达到小于或等于75℃的生产要求,有利于电池铝箔力学性能的提升,提高电池铝箔的质量,使其满足生产需求。本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铝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铝箔的加工方法采用铝箔坯料作为加工材料,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将所述铝箔坯料进行箔轧得到铝带材,再将所述铝带材进行中轧得到铝卷,其中,所述箔轧依次包括第一轧制道次、第二轧制道次和第三轧制道次,所述中轧包括第四轧制道次;所述中轧完成后,对所述铝卷进行冷却,使得所述铝卷的卷温小于或等于75℃;/n步骤S2、将所述铝卷进行精轧得到成品铝卷,所述精轧包括第五轧制道次,轧制时控制所述第五轧制道次的轧制参数,使得所述精轧过程中的所述铝卷的卷温小于或等于80℃;其中,所述轧制参数包括压下率、轧制速度、轧辊粗糙度、轧制油的油温;/n步骤S3、将所述成品铝卷下线后进行分切得到所述电池铝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铝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铝箔的加工方法采用铝箔坯料作为加工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所述铝箔坯料进行箔轧得到铝带材,再将所述铝带材进行中轧得到铝卷,其中,所述箔轧依次包括第一轧制道次、第二轧制道次和第三轧制道次,所述中轧包括第四轧制道次;所述中轧完成后,对所述铝卷进行冷却,使得所述铝卷的卷温小于或等于75℃;
步骤S2、将所述铝卷进行精轧得到成品铝卷,所述精轧包括第五轧制道次,轧制时控制所述第五轧制道次的轧制参数,使得所述精轧过程中的所述铝卷的卷温小于或等于80℃;其中,所述轧制参数包括压下率、轧制速度、轧辊粗糙度、轧制油的油温;
步骤S3、将所述成品铝卷下线后进行分切得到所述电池铝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铝箔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冷却后的所述铝卷进行所述精轧得到所述成品铝卷时,其中,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斌杨洪辉曹城章国华孔军黄媚杨玉芳李汉文
申请(专利权)人: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杰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