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航俊专利>正文

回弹静音的健腹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99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0
回弹静音的健腹轮,包括转轴和转轮,转轴转动连接于转轮内,所述转轮内形成空腔结构,转轴中部设有支撑套,支撑套位于转轮的空腔内,且支撑套一侧与转轮内壁相连;所述支撑套内设有扭簧,扭簧一端与转轴相连,扭簧一端与转轮相连;所述转轮包括轮毂、左半轮架和右半轮架,轮毂为中空结构,转轴穿过轮毂,且轮毂对称设置于转轴两端;所述左半轮架和右半轮架分别卡接于对称设置的轮毂上,且左半轮架和右半轮架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转轮内部设置扭簧,且将扭簧的一端与转轮相连,扭簧的另一端与转轴相连,当转轴与转轮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扭簧变形产生一个回弹力,实现转轮的回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弹静音的健腹轮
本技术属于健腹轮
,尤其是一种回弹静音的健腹轮。
技术介绍
健腹轮是一种可锻炼肌肉、关节、减轻体重的小型推动器,材质一般为优质工程塑料,设计简洁,外形美观,坚固耐用,使用方便,用于锻炼腹部,腰臀部,手臂上等身体各部位的赘肉,由于锻炼时所需要的场地简单,便于居家使用。由于健腹轮适用于家居使用,当在家居中使用时,健腹轮的轮体表面与地面会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挤压摩擦,现有的健腹轮表面形成有锯齿结构,这就会对木板或地面造成磨损,且会产生较大的声音,影响楼下住户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稳定的回弹静音的健腹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回弹静音的健腹轮,包括转轴和转轮,转轴转动连接于转轮内,所述转轮内形成空腔结构,转轴中部设有支撑套,支撑套位于转轮的空腔内,且支撑套一侧与转轮内壁相连;所述支撑套内设有扭簧,扭簧一端与转轴相连,扭簧一端与转轮相连;所述转轮包括轮毂、左半轮架和右半轮架,轮毂为中空结构,转轴穿过轮毂,且轮毂对称设置于转轴两端;所述左半轮架和右半轮架分别卡接于对称设置的轮毂上,且左半轮架和右半轮架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轮毂包括圆环结构的内圈和外圈,内圈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相抵,且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有连接筋,内圈、外圈和连接筋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圈上形成有多个卡扣,卡扣环绕外圈的外边沿圆周设置,左半轮架上形成有与卡扣相对应的左半卡槽,同理右半轮架上形成有与卡扣相对应的右半卡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半轮架上形成有左半筛网,左半卡槽位于左半筛网的边沿处,且左半卡槽沿左半筛网的边沿处圆周设置,连接筋侧壁与左半筛网表面相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半轮架上形成有右半筛网,右半卡槽位于右半筛网的边沿处,且右半卡槽沿右半筛网的边沿处圆周设置,连接筋侧壁与右半筛网表面相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套为中空的圆锥结构,圆锥结构的小头朝向左半轮架,圆锥结构的大头朝向右半轮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半轮架内形成有与圆锥结构的大头相抵的圆环,圆环一侧设有定位柱,扭簧一端套接于该定位柱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右半轮架内设有右半支撑环,右半支撑环与右半轮架之间设有加强筋,且右半支撑环上设有连接柱。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半轮架内设有左半支撑环,左半支撑环与左半轮架之间设有加强筋,且左半支撑环上设有配合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半轮架和右半轮架表面设有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转轮内部设置扭簧,且将扭簧的一端与转轮相连,扭簧的另一端与转轴相连,当转轴与转轮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扭簧变形产生一个回弹力,实现转轮的回弹效果,同时在转轮内设置圆锥结构的支撑套,对扭簧进行定位支撑,使得扭簧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整体结构紧凑稳固,内部不会产生振动,起到静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是图2中A-A面的剖视图;图5是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左半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右半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转轴1,转轮2,轮毂3,内圈3-1,外圈3-2,连接筋3-3,卡扣3-4,扭簧4,左半轮架5,左半支撑环5-1,配合座5-2,左半筛网5-3,左半卡槽5-4,右半轮架6,右半支撑环6-1,连接柱6-2,圆环6-3,定位柱6-4,卡边6-5,右半筛网6-6,右半卡槽6-7,橡胶垫7,支撑套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1-7所示,回弹静音的健腹轮,包括转轴1和转轮2,转轴1转动连接于转轮2内,转轮2内形成空腔结构,转轴1中部设有支撑套8,支撑套8位于转轮2的空腔内,且支撑套8一侧与转轮2内壁相连;支撑套8内设有扭簧4,扭簧4一端与转轴1相连,扭簧4一端与转轮2相连;转轮2包括轮毂3、左半轮架5和右半轮架6,轮毂3为中空结构,转轴1穿过轮毂3,且轮毂3对称设置于转轴1两端;左半轮架5和右半轮架6分别卡接于对称设置的轮毂3上,且左半轮架5和右半轮架6相连接。在扭簧4的连接作用下,确保转轴1和转轮2之间的连接,轮毂3用于对左半轮架5和右半轮架6起到支撑作用,由于扭簧4的作用,当转轴1和转轮2之间相对转动时,扭簧4变形产生一个回弹力。轮毂3包括圆环结构的内圈3-1和外圈3-2,内圈3-1的内壁与转轴1的外壁相抵,且内圈3-1和外圈3-2之间形成有连接筋3-3,内圈3-1、外圈3-2和连接筋3-3为一体成型结构,内圈3-1和外圈3-2同心设置,在连接筋3-3的作用下,使得内圈3-1和外圈3-2之间相连接。外圈3-2上形成有多个卡扣3-4,卡扣3-4环绕外圈3-2的外边沿圆周设置,左半轮架5上形成有与卡扣3-4相对应的左半卡槽5-4,同理右半轮架6上形成有与卡扣3-4相对应的右半卡槽6-7。卡扣3-4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左半卡槽5-4的数量和一个轮毂3上的卡扣3-4数量为止相对应,右半卡槽6-7的数量和一个轮毂3上的卡扣3-4数量为止相对应,在卡扣3-4和左半卡槽5-4或右半卡槽6-7的作用下,使得轮毂3与左半轮架5或右半轮架6卡接固定。左半轮架5上形成有左半筛网5-3,左半卡槽5-4位于左半筛网5-3的边沿处,且左半卡槽5-4沿左半筛网5-3的边沿处圆周设置,连接筋3-3侧壁与左半筛网5-3表面相抵。右半轮架6上形成有右半筛网6-6,右半卡槽6-7位于右半筛网6-6的边沿处,且右半卡槽6-7沿右半筛网6-6的边沿处圆周设置,连接筋3-3侧壁与右半筛网6-6表面相抵,右半轮架6边沿处形成有卡边6-5。左半筛网5-3和右半筛网6-6便于使用者直观的观察左半轮架5和右半轮架6,确保使用的健腹轮为完整的结构,右半轮架6的卡边6-5与左半轮架5卡接,使得右半轮架6的边沿部与左半轮架5的边沿部紧密贴合。支撑套8为中空的圆锥结构,圆锥结构的小头朝向左半轮架5,圆锥结构的大头朝向右半轮架6,右半轮架6内形成有与圆锥结构的大头相抵的圆环6-3,圆环6-3一侧设有定位柱6-4,扭簧4一端套接于该定位柱6-4上,圆环6-3位于右半轮架6中心处。右半轮架6内设有右半支撑环6-1,右半支撑环6-1与右半轮架6之间设有加强筋,且右半支撑环6-1上设有连接柱6-2,左半轮架5内设有左半支撑环5-1,左半支撑环5-1与左半轮架5之间设有加强筋,且左半支撑环5-1上设有配合座5-2。右半支撑环6-1和加强筋用于支撑右半轮架6的整体结构,左半支撑环5-1和加强筋用于支撑左半轮架5的整体结构,使得右半轮架6和左半轮架5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连接柱6-2和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回弹静音的健腹轮,包括转轴(1)和转轮(2),转轴(1)转动连接于转轮(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2)内形成空腔结构,转轴(1)中部设有支撑套(8),支撑套(8)位于转轮(2)的空腔内,且支撑套(8)一侧与转轮(2)内壁相连;所述支撑套(8)内设有扭簧(4),扭簧(4)一端与转轴(1)相连,扭簧(4)一端与转轮(2)相连;所述转轮(2)包括轮毂(3)、左半轮架(5)和右半轮架(6),轮毂(3)为中空结构,转轴(1)穿过轮毂(3),且轮毂(3)对称设置于转轴(1)两端;所述左半轮架(5)和右半轮架(6)分别卡接于对称设置的轮毂(3)上,且左半轮架(5)和右半轮架(6)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回弹静音的健腹轮,包括转轴(1)和转轮(2),转轴(1)转动连接于转轮(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2)内形成空腔结构,转轴(1)中部设有支撑套(8),支撑套(8)位于转轮(2)的空腔内,且支撑套(8)一侧与转轮(2)内壁相连;所述支撑套(8)内设有扭簧(4),扭簧(4)一端与转轴(1)相连,扭簧(4)一端与转轮(2)相连;所述转轮(2)包括轮毂(3)、左半轮架(5)和右半轮架(6),轮毂(3)为中空结构,转轴(1)穿过轮毂(3),且轮毂(3)对称设置于转轴(1)两端;所述左半轮架(5)和右半轮架(6)分别卡接于对称设置的轮毂(3)上,且左半轮架(5)和右半轮架(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弹静音的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3)包括圆环结构的内圈(3-1)和外圈(3-2),内圈(3-1)的内壁与转轴(1)的外壁相抵,且内圈(3-1)和外圈(3-2)之间形成有连接筋(3-3),内圈(3-1)、外圈(3-2)和连接筋(3-3)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弹静音的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3-2)上形成有多个卡扣(3-4),卡扣(3-4)环绕外圈(3-2)的外边沿圆周设置,左半轮架(5)上形成有与卡扣(3-4)相对应的左半卡槽(5-4),同理右半轮架(6)上形成有与卡扣(3-4)相对应的右半卡槽(6-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弹静音的健腹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轮架(5)上形成有左半筛网(5-3),左半卡槽(5-4)位于左半筛网(5-3)的边沿处,且左半卡槽(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航俊
申请(专利权)人:汤航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