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093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原粮筛选去除各种杂质,再进行去石、磁选工作;水稻去壳前,将稻谷轻重分离,再分开进行砻谷;将砻谷后的净谷糙进行分筛,去除混入净稻的并肩石及其他杂质;将分筛后的糙米分为大粒米与小粒米,然后进入碾米工序;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稻谷经吸风分离出轻重不同的两种稻谷进行脱壳工作,降低了砻谷工序中对糙米的爆腰率和糙碎率,将每层筛面的分级段下层都加入一段钢丝筛,进一步的提高了除杂效果,将大小粒糙米分开进行碾白,不同品质、不同粒度的糙米分开碾白,降低了大米的碎米率,有利于提高成品大米的品质和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米加工
,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大米,亦称稻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食物,大米含有稻米中近64%的营养物质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同时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传统的大米加工方法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成品,在传统工艺上轻重粒米同时进入砻谷机中,导致糙碎、爆腰率增加,同时脱壳效率也受到了影响,脱壳后在清理工序中未能清理的杂质同时破碎,导致进入米机后会对其他完整米粒造成伤害,进一步的增加了成品米中的碎米,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大米加工工艺来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粮筛选去除各种杂质,再进行去石、磁选工作;S2、水稻去壳前,将稻谷轻重分离,再分开进行砻谷;S3、将砻谷后的净谷糙进行分筛,去除混入净稻的并肩石及其他杂质;S4、将分筛后的糙米分为大粒米与小粒米,然后进入碾米工序;S5、将白米分级,使完整米粒与不完整米粒分离;S6、进行抛光处理,使大米表面的淀粉形成胶质层,使大米晶莹透亮;S7、再次进行白米分级,然后进入色选机去除异色粒;S8、将白米灭菌处理后,包装入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中,将原粮加入至振动清理筛中,去除杂质,再加入至比重去石机中,根据异物比大米重的工作原理,筛离原粮中的石子、玻璃、金属等物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中,将稻谷经吸风分离出轻重不同的两种稻谷,选取两个砻谷机,将轻重不同的稻谷分别加入至两个砻谷机中,进行脱壳工作,由于稻谷饱食度相近,便于砻谷机进行操作控制,稻谷脱壳率会有相对提高,降低了砻谷工序中对糙米的爆腰率和糙碎率。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中,采用平面回转筛进行分筛,将每层筛面的分级段下层都加入一段钢丝筛,每层钢丝筛筛口为10-20目,达到了去除并肩石与其他杂质的目的,由于上层会提走部分物料,所以下层物料都是逐步减少,各层筛面的除杂去碎分级段可根据料流情况进行增长,进一步的提高了除杂效果。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4中,采用了两种不同原理的分级设备对谷糙混合物进行交叉分离,进一步提高了谷糙分离的效果,将糙米分成大粒米与小粒米,设置两组碾米机组,将大小粒糙米分开进行碾白,不同品质、不同粒度的糙米分开碾白,降低了大米的碎米率,有利于提高成品大米的品质和出率。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5中,利用白米分级筛将比大米粒形大的糠块、豆类筛出,把比大米长度小的碎米筛出,再利用滚筒精选筛选出碎米中的整粒米,起到了节约成本,降低损耗的作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6中,抛光工作时,将半成品米通过比重去石机,筛出异物,然后设置两道抛光机,进行抛光工作,保证大米的抛光精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7中,再次白米分级后,经过三道色选机选出优质大米粒,第一道色选机筛选出病斑粒,第二道色选机筛选出乳白粒,第三道色选机筛选出塑料、玻璃等杂质,色选机是根据大米光学特性的差异,利用光电技术奖大米中的异色物自动分拣出来,从而达到提升大米品质去除杂质的效果。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8中,将大米粒加入至75-90%的酒精液中浸泡1-2h,进行灭菌消毒工作,然后将消毒后的大米粒加入至30-50℃温水中,清洗30-60min,再加入至清水中清洗15-30min,然后将大米干燥,通过酒精对包装带擦拭消毒,最后进行包装入库工序,通过酒精消毒可对成品米粒进行杀菌消毒,进一步的提高了成品米的品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8中,进行大米干燥工序时,选择经过酒精消毒后的沙布袋,将大米粒平铺在纱布袋上,进行晾干工作,该工序位于无尘车间内进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中,将稻谷经吸风分离出轻重不同的两种稻谷进行脱壳工作,由于稻谷饱食度相近,便于砻谷机进行操作控制,稻谷脱壳率会有相对提高,降低了砻谷工序中对糙米的爆腰率和糙碎率。2、该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中,将每层筛面的分级段下层都加入一段钢丝筛,由于上层会提走部分物料,所以下层物料都是逐步减少,各层筛面的除杂去碎分级段可根据料流情况进行增长,进一步的提高了除杂效果。3、该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中,将大小粒糙米分开进行碾白,不同品质、不同粒度的糙米分开碾白,降低了大米的碎米率,有利于提高成品大米的品质和出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流程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粮筛选去除各种杂质,再进行去石、磁选工作;S2、水稻去壳前,将稻谷轻重分离,再分开进行砻谷;S3、将砻谷后的净谷糙进行分筛,去除混入净稻的并肩石及其他杂质;S4、将分筛后的糙米分为大粒米与小粒米,然后进入碾米工序;S5、将白米分级,使完整米粒与不完整米粒分离;S6、进行抛光处理,使大米表面的淀粉形成胶质层,使大米晶莹透亮;S7、再次进行白米分级,然后进入色选机去除异色粒;S8、将白米灭菌处理后,包装入库。具体的,S1中,将原粮加入至振动清理筛中,去除杂质,再加入至比重去石机中,根据异物比大米重的工作原理,筛离原粮中的石子、玻璃、金属等物质。具体的,S2中,将稻谷经吸风分离出轻重不同的两种稻谷,选取两个砻谷机,将轻重不同的稻谷分别加入至两个砻谷机中,进行脱壳工作,由于稻谷饱食度相近,便于砻谷机进行操作控制,稻谷脱壳率会有相对提高,降低了砻谷工序中对糙米的爆腰率和糙碎率。具体的,S3中,采用平面回转筛进行分筛,将每层筛面的分级段下层都加入一段钢丝筛,每层钢丝筛筛口为10-20目,达到了去除并肩石与其他杂质的目的,由于上层会提走部分物料,所以下层物料都是逐步减少,各层筛面的除杂去碎分级段可根据料流情况进行增长,进一步的提高了除杂效果。具体的,S4中,采用了两种不同原理的分级设备对谷糙混合物进行交叉分离,进一步提高了谷糙分离的效果,将糙米分成大粒米与小粒米,设置两组碾米机组,将大小粒糙米分开进行碾白,不同品质、不同粒度的糙米分开碾白,降低了大米的碎米率,有利于提高成品大米的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原粮筛选去除各种杂质,再进行去石、磁选工作;/nS2、水稻去壳前,将稻谷轻重分离,再分开进行砻谷;/nS3、将砻谷后的净谷糙进行分筛,去除混入净稻的并肩石及其他杂质;/nS4、将分筛后的糙米分为大粒米与小粒米,然后进入碾米工序;/nS5、将白米分级,使完整米粒与不完整米粒分离;/nS6、进行抛光处理,使大米表面的淀粉形成胶质层,使大米晶莹透亮;/nS7、再次进行白米分级,然后进入色选机去除异色粒;/nS8、将白米灭菌处理后,包装入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粮筛选去除各种杂质,再进行去石、磁选工作;
S2、水稻去壳前,将稻谷轻重分离,再分开进行砻谷;
S3、将砻谷后的净谷糙进行分筛,去除混入净稻的并肩石及其他杂质;
S4、将分筛后的糙米分为大粒米与小粒米,然后进入碾米工序;
S5、将白米分级,使完整米粒与不完整米粒分离;
S6、进行抛光处理,使大米表面的淀粉形成胶质层,使大米晶莹透亮;
S7、再次进行白米分级,然后进入色选机去除异色粒;
S8、将白米灭菌处理后,包装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将原粮加入至振动清理筛中,去除杂质,再加入至比重去石机中,根据异物比大米重的工作原理,筛离原粮中的石子、玻璃、金属等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将稻谷经吸风分离出轻重不同的两种稻谷,选取两个砻谷机,将轻重不同的稻谷分别加入至两个砻谷机中,进行脱壳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采用平面回转筛进行分筛,将每层筛面的分级段下层都加入一段钢丝筛,每层钢丝筛筛口为10-2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米加工除杂的减少碎米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采用了两种不同原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胜桃赵超然刘金河高仁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牧马湖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