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利英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病人用胸腔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89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病人用胸腔引流装置,包括收集机构、水封机构和限压机构,所述水封机构位于所述收集机构与所述限压机构之间,所述收集机构与所述水封机构之间通过导管相连接,所述限压机构与所述水封机构之间通化导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引流组件可以在引流管产生积液时及时地对引流管内进行挤压,进一步地排出积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二通阀可以在患者移动过程中有效地保护引流管,同时可以确保患者不会感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调压组件可以及时地对装置内负压进行调整,确保引流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病人用胸腔引流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呼吸病人用胸腔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瓶是一种常用的医疗用品,是将胸腔内积液、积气引流排出体外的一种装置。现有技术中,胸腔闭式引流瓶主要由胸腔闭式引流瓶体、密封盖、插接在密封盖上的引流管、可活动地设置在胸腔闭式引流瓶体上的提手以及设置在胸腔闭式引流瓶体上的固定架等结构组成。目前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在使用时,引流瓶内的负压无法调节,导致积液越来越多时,引流速度不稳定,引流管内会出现液体滞留的现象,需要人工定时对引流管进行挤压排出积液;患者转运、搬动、倾倒引流瓶中引流液时,需将引流管夹闭,以免空气进入负压的胸腔。临床中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容易导致引流管磨损漏气,且止血钳易松动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病人用胸腔引流装置,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现有的胸腔密闭式引流瓶在使用时存在的负压无法调节,引流管内积液需要人工定时挤压排出,在移动过程中会对造成引流管损坏的问题。一种呼吸病人用胸腔引流装置,包括收集机构、水封机构和限压机构,所述水封机构位于所述收集机构与所述限压机构之间,所述收集机构与所述水封机构之间通过导管相连接,所述限压机构与所述水封机构之间通化导管相连接;其中: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引流组件、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收集瓶,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第二导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收集瓶瓶口,所述引流组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收集瓶内,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通过空心管与水封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收集瓶内;所述引流组件还包括引流管、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处理器、夹紧电磁铁和二通阀,所述引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管位于所述收集瓶外一端,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处理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外壁上,所述夹紧电磁铁对称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外壁上,所述二通阀位于所述夹紧电磁铁后部,所述二通阀固定安装在所述引流管上,所述二通阀贯通至所述引流管内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夹紧电磁铁之间信号连接;所述水封机构包括水封瓶、第三导管和第四导管,所述第三导管与所述第四导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封瓶瓶口,所述第三导管的一端通过空心管与所述第二导管相连接,所述第三导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水封瓶内,所述第四导管的一端通过空心管与所述限压机构相连接,所述第四导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水封瓶内;所述限压机构包括测压瓶、第五导管、测压管、第六导管和调压组件,所述第五导管、所述测压管与所述第六导管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测压瓶瓶口,所述测压管位于所述第五导管与所述第六导管之间,所述第五导管的一端通过空心管与所述第四导管相连接,所述第五导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测压瓶内,所述第六导管的一端连接有吸收器,所述第六导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测压瓶内;所述调压组件包括调压管、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处理器、通电线圈、截止阀、支撑板、回位弹簧、挤压活塞和弧形磁铁,所述调压管固定设置在所述测压瓶瓶口且贯通至所述测压瓶内部,所述截止阀固定设置在所述调压管位于所述测压瓶外一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调压管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截止阀下方,所述第二处理器固定设置在所述调压管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处理器位于所述截止阀上方,所述支撑板对称地固定安装在所述调压管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处理器上方,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挤压活塞固定设置在所述回位弹簧的另一端,所述通电线圈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活塞上,所述弧形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调压管的外壁上,所述调压管外壁位于所述挤压活塞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减压孔,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通电线圈之间信号连接。更优地,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引流管的上方内壁上。更优地,所述第一导管、所述第二导管、所述第四导管、所述第五导管、所述第六导管位于所述瓶内一端均未伸入液面内,所述第三导管、所述调压管位于瓶内一端均伸入液面内。更优地,所述水封瓶内设有生理盐水。更优地,所述弧形磁铁与所述通电线圈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设计的引流组件可以在引流管产生积液时及时地对引流管内进行挤压,进一步地排出积液。二,本技术设计的二通阀可以在患者移动过程中有效地保护引流管,同时可以确保患者不会感染。三,本技术设计的调压组件可以及时地对装置内负压进行调整,确保引流工作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中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连接图;图5是图1中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连接图;附图标记说明:1收集机构、2水封机构、3限压机构、11引流组件、12第一导管、13第二导管、14收集瓶、111引流管、112第一压力传感器、113第一处理器、114夹紧电磁铁、115二通阀、21水封瓶、22第三导管、23第四导管、31测压瓶、32第五导管、33第六导管、34调压组件、341调压管、342第二压力传感器、343第二处理器、345通电线圈、346截止阀、347支撑板、348回位弹簧、349挤压活塞、344弧形磁铁、3411减压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见图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呼吸病人用胸腔引流装置,包括收集机构1、水封机构2和限压机构3,所述水封机构2位于所述收集机构1与所述限压机构3之间,所述收集机构1与所述水封机构2之间通过导管相连接,所述限压机构3与所述水封机构2之间通化导管相连接。所述收集机构1包括引流组件11、第一导管12、第二导管13和收集瓶14,所述第一导管12与所述第二导管1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收集瓶14瓶口,所述引流组件11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管12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管1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收集瓶14内,所述第二导管13的一端通过空心管与水封机构2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管1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收集瓶14内;所述引流组件11还包括引流管111、第一压力传感器112、第一处理器113、夹紧电磁铁114和二通阀115,所述引流管1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管12位于所述收集瓶14外一端,所述第一压力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病人用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机构(1)、水封机构(2)和限压机构(3),所述水封机构(2)位于所述收集机构(1)与所述限压机构(3)之间,所述收集机构(1)与所述水封机构(2)之间通过导管相连接,所述限压机构(3)与所述水封机构(2)之间通化导管相连接;其中:/n所述收集机构(1)包括引流组件(11)、第一导管(12)、第二导管(13)和收集瓶(14),所述第一导管(12)与所述第二导管(1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收集瓶(14)瓶口,所述引流组件(11)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管(12)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管(1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收集瓶(14)内,所述第二导管(13)的一端通过空心管与水封机构(2)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管(1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收集瓶(14)内;/n所述引流组件(11)还包括引流管(111)、第一压力传感器(112)、第一处理器(113)、夹紧电磁铁(114)和二通阀(115),所述引流管(1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管(12)位于所述收集瓶(14)外一端,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12)固定设置在所述引流管(111)的另一端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处理器(113)固定设置在所述引流管(111)的外壁上,所述夹紧电磁铁(114)对称设置在所述引流管(111)的外壁上,所述二通阀(115)位于所述夹紧电磁铁(114)后部,所述二通阀(115)固定安装在所述引流管(111)上,所述二通阀(115)贯通至所述引流管(111)内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12)与所述第一处理器(113)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113)与所述夹紧电磁铁(114)之间信号连接;/n所述水封机构(2)包括水封瓶(21)、第三导管(22)和第四导管(23),所述第三导管(22)与所述第四导管(2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封瓶(21)瓶口,所述第三导管(22)的一端通过空心管与所述第二导管(13)相连接,所述第三导管(2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水封瓶(21)内,所述第四导管(23)的一端通过空心管与所述限压机构(3)相连接,所述第四导管(2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水封瓶(21)内;/n所述限压机构(3)包括测压瓶(31)、第五导管(32)、测压管、第六导管(33) 和调压组件(34),所述第五导管(32)、所述测压管与所述第六导管(3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测压瓶(31)瓶口,所述测压管位于所述第五导管(32)与所述第六导管(33)之间,所述第五导管(32)的一端通过空心管与所述第四导管(23)相连接,所述第五导管(3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测压瓶(31)内,所述第六导管(33)的一端连接有吸收器,所述第六导管(3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测压瓶(31)内;/n所述调压组件(34)包括调压管(341)、第二压力传感器(342)、第二处理器(343)、通电线圈(345)、截止阀(346)、支撑板(347)、回位弹簧(348)、挤压活塞(349)和弧形磁铁(344),所述调压管(341)固定设置在所述测压瓶(31)瓶口且贯通至所述测压瓶(31)内部,所述截止阀(346)固定设置在所述调压管(341)位于所述测压瓶(31)外一端,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342)固定设置在所述调压管(34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342)位于所述截止阀(346)下方,所述第二处理器(343)固定设置在所述调压管(341)的外壁上,所述第二处理器(343)位于所述截止阀(346)上方,所述支撑板(347)对称地固定安装在所述调压管(341)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347)位于所述第二处理器(343)上方,所述回位弹簧(34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347)上,所述挤压活塞(349)固定设置在所述回位弹簧(348)的另一端,所述通电线圈(345)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活塞(349)上,所述弧形磁铁(344)固定设置在所述调压管(341)的外壁上,所述调压管(341)外壁位于所述挤压活塞(349)与所述支撑板(347)之间设有减压孔(3411),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342)与所述第二处理器(343)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器(343)与所述通电线圈(345)之间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病人用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机构(1)、水封机构(2)和限压机构(3),所述水封机构(2)位于所述收集机构(1)与所述限压机构(3)之间,所述收集机构(1)与所述水封机构(2)之间通过导管相连接,所述限压机构(3)与所述水封机构(2)之间通化导管相连接;其中:
所述收集机构(1)包括引流组件(11)、第一导管(12)、第二导管(13)和收集瓶(14),所述第一导管(12)与所述第二导管(1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收集瓶(14)瓶口,所述引流组件(11)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管(12)的一端,所述第一导管(1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收集瓶(14)内,所述第二导管(13)的一端通过空心管与水封机构(2)相连接,所述第二导管(1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收集瓶(14)内;
所述引流组件(11)还包括引流管(111)、第一压力传感器(112)、第一处理器(113)、夹紧电磁铁(114)和二通阀(115),所述引流管(11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导管(12)位于所述收集瓶(14)外一端,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12)固定设置在所述引流管(111)的另一端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处理器(113)固定设置在所述引流管(111)的外壁上,所述夹紧电磁铁(114)对称设置在所述引流管(111)的外壁上,所述二通阀(115)位于所述夹紧电磁铁(114)后部,所述二通阀(115)固定安装在所述引流管(111)上,所述二通阀(115)贯通至所述引流管(111)内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12)与所述第一处理器(113)之间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113)与所述夹紧电磁铁(114)之间信号连接;
所述水封机构(2)包括水封瓶(21)、第三导管(22)和第四导管(23),所述第三导管(22)与所述第四导管(2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水封瓶(21)瓶口,所述第三导管(22)的一端通过空心管与所述第二导管(13)相连接,所述第三导管(2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水封瓶(21)内,所述第四导管(23)的一端通过空心管与所述限压机构(3)相连接,所述第四导管(2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水封瓶(21)内;
所述限压机构(3)包括测压瓶(31)、第五导管(32)、测压管、第六导管(33)和调压组件(34),所述第五导管(32)、所述测压管与所述第六导管(3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测压瓶(31)瓶口,所述测压管位于所述第五导管(32)与所述第六导管(33)之间,所述第五导管(32)的一端通过空心管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利英王砚丽纪莲莲白春杰
申请(专利权)人:马利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