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88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设备,其结构包括支架、滚轮、混料筒、匀料装置、辅助架、进料斗。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的刮壁结构,在旋转环感应到混料筒做旋转运动时,通电做同步的旋转运动,进而对混料筒内壁附着的物料做刮料作用,以避免物料滞留混料筒内部出现固化现象,同时配合旋转环运动时所产生的气流,穿过溢流件进入混料筒内部,从而对混料时产生的粉尘做抑制上扬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的推料机构与混料筒的旋转轨迹的配合,对随混料筒旋转至上部时的物料做自由向下的推动作用,以防止混料筒内部的物料在离心旋转的惯力作用下,贴合混料筒进行旋转,而无法实现均匀混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设备。
技术介绍
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由于其种类繁多,在特定的施工项目上,所需用到不同材料的混合配比,故而需要采用混料设备进行加工的。在利用混料设备对建筑施工所用的材料进行混合时,由于传统的混料设备是通过高速的旋转对物料做混合操作的,其过程中,由于离心惯性,会导致物料在旋转的同时,始终贴合在混料筒的内壁,继而在快速的旋转以及瞬时的重力下压作用下,导致混料筒内部附着有较为顽固的物料,并且物料始终呈同一个方向做旋转,并无法起到很好的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在利用混料设备对建筑施工所用的材料进行混合时,由于传统的混料设备是通过高速的旋转对物料做混合操作的,其过程中,由于离心惯性,会导致物料在旋转的同时,始终贴合在混料筒的内壁,继而在快速的旋转以及瞬时的重力下压作用下,导致混料筒内部附着有较为顽固的物料,并且物料始终呈同一个方向做旋转,并无法起到很好的混合效果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设备,其结构包括支架、滚轮、混料筒、匀料装置、辅助架、进料斗,所述滚轮安装于支架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混料筒安装于支架上表面,且两侧分别与滚轮相配合,所述匀料装置设于混料筒内侧壁,所述辅助架安装于混料筒后表面,且与支架相焊接,所述进料斗设于混料筒后表面并相连接,所述匀料装置包括刮壁结构、推料机构,所述刮壁结构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推料机构前后方,并与混料筒相配合,所述推料机构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混料筒内侧壁。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混料筒内侧壁分别设有两个凹环槽,并与刮壁结构相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刮壁结构包括旋转环、扣板、溢流件、刮板,所述旋转环位于混料筒内侧壁设有的凹环槽内部并相配合,所述扣板与旋转环相连接,所述溢流件设于扣板另一端,并位于混料筒内部,所述刮板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溢流件两边,并与混料筒内侧壁相接触,有利于对因重力压合而附着在混料筒内壁的物料,在混料时做刮除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旋转环内部设有动力传感器,有利于在混料筒旋转的同时,自动感应从而使得旋转环通电做旋转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溢流件包括扣环框、进气口、网层,所述进气口设于扣环框外侧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网层设于扣环框另一侧并为一体话结构,所述网层位于混料筒内部,有利于旋转时产生的气流,穿过溢流件进入混料筒内部,从而对混料时产生的粉尘做抑制上扬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推料机构包括固定框、限位弹簧、活动杆、配重板、压板,所述固定框安装于混料筒内侧壁中部并垂直相连接,所述限位弹簧设于固定框内部,所述活动杆上端伸入固定框内部,并穿过限位弹簧,所述配重板设于活动杆上端,并为与固定框内部,所述压板安装于活动杆末端,并位于混料筒内部,有利于配合混料的旋转轨迹,对随混料筒旋转至上部时的物料做自由向下推动的作用,以避免出现混料不均的现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压板为弧形结构且下表面分布有三角锥,所述三角锥与压板通过电焊垂直相连接,有利于实现对物料做向下推动时,同步做刺破处理,从而加速物料的均匀混料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方案,所述三角锥为磁质结构,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小与物料的刚性碰撞。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相对比较于传统的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设备,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的刮壁结构,在旋转环感应到混料筒做旋转运动时,通电做同步的旋转运动,进而对混料筒内壁附着的物料做刮料作用,以避免物料滞留混料筒内部出现固化现象,同时配合旋转环运动时所产生的气流,穿过溢流件进入混料筒内部,从而对混料时产生的粉尘做抑制上扬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的推料机构与混料筒的旋转轨迹的配合,对随混料筒旋转至上部时的物料做自由向下的推动作用,以防止混料筒内部的物料在离心旋转的惯力作用下,贴合混料筒进行旋转,而无法实现均匀混料。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匀料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刮壁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刮壁结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推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架-1、滚轮-2、混料筒-3、匀料装置-4、辅助架-5、进料斗-6、刮壁结构-4a、推料机构-4b、旋转环-4a1、扣板-4a2、溢流件-4a3、刮板-4a4、扣环框-4a31、进气口-4a32、网层-4a33、固定框-4b1、限位弹簧-4b2、活动杆-4b3、配重板-4b4、压板-4b5、三角锥-4b5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设备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设备,其结构包括支架1、滚轮2、混料筒3、匀料装置4、辅助架5、进料斗6,所述滚轮2安装于支架1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混料筒3安装于支架1上表面,且两侧分别与滚轮2相配合,所述匀料装置4设于混料筒3内侧壁,所述辅助架5安装于混料筒3后表面,且与支架1相焊接,所述进料斗6设于混料筒3后表面并相连接,所述匀料装置4包括刮壁结构4a、推料机构4b,所述刮壁结构4a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推料机构4b前后方,并与混料筒3相配合,所述推料机构4b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混料筒3内侧壁。如图2-图3所示,所述混料筒3内侧壁分别设有两个凹环槽,并与刮壁结构4a相配合。如图4-图5所示,所述刮壁结构4a包括旋转环4a1、扣板4a2、溢流件4a3、刮板4a4,所述旋转环4a1位于混料筒3内侧壁设有的凹环槽内部并相配合,所述扣板4a2与旋转环4a1相连接,所述溢流件4a3设于扣板4a2另一端,并位于混料筒3内部,所述刮板4a4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溢流件4a3两边,并与混料筒3内侧壁相接触,有利于对因重力压合而附着在混料筒3内壁的物料,在混料时做刮除配合。如图3-图4所示,所述旋转环4a1内部设有动力传感器,有利于在混料筒3旋转的同时,自动感应从而使得旋转环4a1通电做旋转运动。如图5所示,所述溢流件4a3包括扣环框4a31、进气口4a32、网层4a33,所述进气口4a32设于扣环框4a31外侧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网层4a33设于扣环框4a31另一侧并为一体话结构,所述网层4a33位于混料筒3内部,有利于旋转时产生的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设备,其结构包括支架(1)、滚轮(2)、混料筒(3)、匀料装置(4)、辅助架(5)、进料斗(6),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安装于支架(1)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混料筒(3)安装于支架(1)上表面,且两侧分别与滚轮(2)相配合,所述匀料装置(4)设于混料筒(3)内侧壁,所述辅助架(5)安装于混料筒(3)后表面,且与支架(1)相焊接,所述进料斗(6)设于混料筒(3)后表面并相连接;/n所述匀料装置(4)包括刮壁结构(4a)、推料机构(4b),所述刮壁结构(4a)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推料机构(4b)前后方,并与混料筒(3)相配合,所述推料机构(4b)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混料筒(3)内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设备,其结构包括支架(1)、滚轮(2)、混料筒(3)、匀料装置(4)、辅助架(5)、进料斗(6),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安装于支架(1)上表面左右两侧,所述混料筒(3)安装于支架(1)上表面,且两侧分别与滚轮(2)相配合,所述匀料装置(4)设于混料筒(3)内侧壁,所述辅助架(5)安装于混料筒(3)后表面,且与支架(1)相焊接,所述进料斗(6)设于混料筒(3)后表面并相连接;
所述匀料装置(4)包括刮壁结构(4a)、推料机构(4b),所述刮壁结构(4a)共设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推料机构(4b)前后方,并与混料筒(3)相配合,所述推料机构(4b)共设有四个且分别呈均匀等距状安装于混料筒(3)内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3)内侧壁分别设有两个凹环槽,并与刮壁结构(4a)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混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壁结构(4a)包括旋转环(4a1)、扣板(4a2)、溢流件(4a3)、刮板(4a4),所述旋转环(4a1)位于混料筒(3)内侧壁设有的凹环槽内部并相配合,所述扣板(4a2)与旋转环(4a1)相连接,所述溢流件(4a3)设于扣板(4a2)另一端,并位于混料筒(3)内部,所述刮板(4a4)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呈对称状安装于溢流件(4a3)两边,并与混料筒(3)内侧壁相接触。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美珍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浩杰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