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气体动态配气控制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875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种气体动态配气控制装置及系统,包括混合罐、待混合气体罐、气体处理装置和CPU处理器,混合罐与待混合气体罐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混合罐与气体处理装置通过进气管道连接,进气管道上依次设有前置过滤装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和第一电磁阀,混合罐、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第五压力传感器、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依次通过出气管道连接,混合罐与第四压力传感器之间的出气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时动态监控、混和速度快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种气体动态配气控制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种气体动态配气控制装置及系统的
,尤其是多种气体动态配气控制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配气仪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按照定比例进行配比、混合并输出设定浓度气体的仪器,用千向用气设备提供设定浓度的混合气。现有的配气仪常包括多条不同气体的待混气输入管、混合腔以及混合气输出管路,存储有不同气体的储气装置通过对应的待混气输入管按照设定比例的流量向混合腔内供气,经混合腔混合后形成设定浓度的混合气并向用气设备供气,用气设备对千使用的混合气的压力、组分都有严格的要求,现有的配气仪提供的混合气压力、组分不稳定,导致用气设备工作效率低下,且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种气体动态配气控制装置及系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多种气体动态配气控制装置及系统,包括混合罐、待混合气体罐、气体处理装置和CPU处理器,所述混合罐与待混合气体罐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所述混合罐与气体处理装置通过出气管道连接,所述进气管道上依次设有前置过滤装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和第一电磁阀,所述待混合气体罐与第一压力传感器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所述前置过滤装置设置在待混合气体罐的出气口,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混合罐依次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与混合罐之间的进气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出气管上依次设有第二电磁阀、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第五压力传感器、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所述混合罐、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第五压力传感器、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依次通过出气管道连接,所述混合罐与第四压力传感器之间的出气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四压力传感器均与CPU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均与CPU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均与CPU处理器电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种气体动态配气控制装置及系统,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第四压力传感器之间通过出气管道连接有取样箱。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压力调节装置包括。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气罐上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加温装置,所述加温装置设置在混合气管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气罐上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加温装置,所述加温装置设置在混合气管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混合罐之间的进气管道上、第二电磁阀与混合罐之间的出气管道上均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分别位于混合罐的进气口、混合罐的出气口。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前置过滤装置、和过滤网除去待混合气体内的杂质,保证混和气体的纯净,防止混和气体质量不合格。2、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来监控进气管道内气体事实动态,保证气体稳定,通过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和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来调节进气管内气体压力大小和气体流量大小。3、第四压力传感器、第五压力传感器、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来监控出气管道内气体事实动态,保证混和气体的稳定,通过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和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来调节出气管内气体压力大小和气体流量大小。4、通过第三压力传感器来监控混合罐内的压力防止气体不稳定,通过加温装置加热能加快气体混和,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控温度,防止温度过高造成气体不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种气体动态配气控制装置及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种气体动态配气控制装置及系统控制图。图中:1、待混合气体罐;2、前置过滤装置;3、第一压力传感器;4、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5、第二压力传感器;6、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7、第一电磁阀;8、过滤网;9、第三压力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1、加温装置;12、混合罐;13、取样箱;14、第二电磁阀;15、第四压力传感器;16、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17、第五压力传感器;18、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19、气体处理装置;20、CPU处理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多种气体动态配气控制装置及系统,包括混合罐12、待混合气体罐1、气体处理装置19和CPU处理器20,所述混合罐12与待混合气体罐1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所述混合罐12与气体处理装置19通过出气管道连接,所述进气管道上依次设有前置过滤装置2、第一压力传感器3、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4、第二压力传感器5、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6和第一电磁阀7,所述待混合气体罐1与第一压力传感器3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所述前置过滤装置2设置在待混合气体罐1的出气口,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4、第二压力传感器5、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6、混合罐12依次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6与混合罐12之间的进气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7;待混合气体罐1内的气体先通过前置过滤装置2过滤,然后通过进气管道输送到混合罐12,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3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来动态监控气体的压力,通过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4可以调节进气管道内气体的压力大小,所述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6可以监控进气管道内气体的流量,能更好的控制待混合气体。所述出气管上依次设有第二电磁阀14、第四压力传感器15、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16、第五压力传感器17、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18,所述混合罐12、第四压力传感器15、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16、第五压力传感器17、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18依次通过出气管道连接,所述混合罐12与第四压力传感器15之间的出气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4;混合罐12内混合后的气体通过出气管道输送到气体处理装置19,通过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16调节出气管道内的气体压力,通过第四压力传感器15监控调压前的压力,通过第五压力传感器17监控调压后的压力,通过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18来检测和控制出气管道内气体的流量。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第二压力传感器5、第四压力传感器15均与CPU处理器20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4、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16、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14均与CPU处理器20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6、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18均与CPU处理器20电连接。当第一压力传感器3采集到出气管道内的压力传输给CUP处理器20,CPU处理器20通过与设定值的对比,然后CPU的输出端输出信号控制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4进行调节进气管内压力,然后通过第二压力传感器5进行监测压力变化,当第二压力传感器5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种气体动态配气控制装置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罐(12)、待混合气体罐(1)、气体处理装置(19)和CPU处理器(20),所述混合罐(12)与待混合气体罐(1)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所述混合罐(12)与气体处理装置(19)通过出气管道连接,所述进气管道上依次设有前置过滤装置(2)、第一压力传感器(3)、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4)、第二压力传感器(5)、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6)和第一电磁阀(7),所述待混合气体罐(1)与第一压力传感器(3)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所述前置过滤装置(2)设置在待混合气体罐(1)的出气口,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4)、第二压力传感器(5)、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6)、混合罐(12)依次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6)与混合罐(12)之间的进气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7);/n所述出气管上依次设有第二电磁阀(14)、第四压力传感器(15)、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16)、第五压力传感器(17)、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18),所述混合罐(12)、第四压力传感器(15)、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16)、第五压力传感器(17)、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18)依次通过出气管道连接,所述混合罐(12)与第四压力传感器(15)之间的出气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4);/n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第二压力传感器(5)、第四压力传感器(15)均与CPU处理器(20)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4)、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16)、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14)均与CPU处理器(20)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6)、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18)均与CPU处理器(20)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种气体动态配气控制装置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罐(12)、待混合气体罐(1)、气体处理装置(19)和CPU处理器(20),所述混合罐(12)与待混合气体罐(1)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所述混合罐(12)与气体处理装置(19)通过出气管道连接,所述进气管道上依次设有前置过滤装置(2)、第一压力传感器(3)、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4)、第二压力传感器(5)、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6)和第一电磁阀(7),所述待混合气体罐(1)与第一压力传感器(3)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所述前置过滤装置(2)设置在待混合气体罐(1)的出气口,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第一气体压力调节装置(4)、第二压力传感器(5)、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6)、混合罐(12)依次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气体流量控制器(6)与混合罐(12)之间的进气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7);
所述出气管上依次设有第二电磁阀(14)、第四压力传感器(15)、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16)、第五压力传感器(17)、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18),所述混合罐(12)、第四压力传感器(15)、第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16)、第五压力传感器(17)、第二气体流量控制器(18)依次通过出气管道连接,所述混合罐(12)与第四压力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珂张鹏园刘佳陆科财陈俊莹黄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奥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