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整显像品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084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调整显像品质的方法,用以调整一显示器的显像结果。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依据输入的画面数据作自动相位调整,以得一相位数据。将该显示格式与预存的制式格式比较,格式相符时则存储该相位数据,格式不符时则离开。以该画面数据的水平分辨率与预存的制式水平分辨率比较,若与制式分辨率不符时则离开,若相符则执行自动水平位置调整以得一水平位置数据,并将该水平位置数据存储后离开。(*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调整显像品质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且快速调整显示器显像品质的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技术的创新,显像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以显示器为例,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由于体积庞大且辐射严重,近年来已逐渐淡出高阶显示器的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低辐射、低耗电且轻薄短小的液晶显示器(LCD)。由于液晶显示器具有上述优点,故早已成为高阶市场的主流机种,成为高阶显示器的代名词。目前笔记型计算机,单枪投影机都是使用液晶显示器,甚至越来越多桌上型计算机的使用者也都选择液晶显示器来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屏幕。显示器的屏幕是由一个个亮点所组成,这些亮点称为像素。像素是屏幕最基本的单位,藉由输入显示器的像素数据中对应该像素的红、蓝、绿三原色信号的比例,来决定该像素显示的颜色与亮度。整个屏幕画面是由每个不同颜色与亮度的像素所组成,而整个屏幕亮点的个数越多,表示每个亮点所占的面积越小,呈现的画面就越细致。一般我们以屏幕水平方向每一列(row)的像素个数乘上屏幕垂直方向每一行(column)的像素个数来代表一个显示器屏幕的分辨率(resolution),也就是一个显示器所能显示的画面的细致程度。例如一个分辨率为1024×768的显示器,代表该显示器的屏幕水平方向每一列有1024个像素,垂直方向每一行有768个像素,而整个屏幕总共有1024×768个像素。输入显示器的画面数据可分为像素数据与显示格式两部分。像素数据是屏幕上每一个像素显示的红、蓝、绿三原色信号的比例,以决定每一个像素所显示的颜色与亮度。除了像素数据以外,画面数据还包括一组显示格式(timing),该组显示格式中有三个参数,分别为水平同步信号Hs、垂直同步信号Vs以及像素时钟(pixel clock)CK。这三个参数的单位都是频率,像素时钟CK即每秒可显示颜色的像素数,决定某个像素显示颜色到下一个像素显示颜色间隔时间的长短。当输入的像素数据所对应的像素为该列最后一行的像素时,由水平同步信号Hs控制绕回下一列第一行的像素依据像素数据来显示颜色。故水平同步信号Hs可决定每秒显示颜色的像素列数。当输入的像素数据所对应的像素为屏幕最后一列最后一行的像素时,由垂直同步信号Vs控制绕回屏幕的第一列第一个像素依据像素数据来显示颜色。故垂直同步信号Vs可决定每秒显示的画面数。当画面数据输入显示器时,显示器便由左上方第一列第一行的像素开始,依据所输入的画面数据中对应该像素的像素数据显示颜色,之后依序是第一列第二行的像素,第一列第三行的像素,......。直到第一列最后一行的像素依据所对应的像素数据显示颜色之后,再绕回第二列第一行的像素显示颜色,接着是第二列第二行的像素,......,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列最后一行的像素显示颜色。如此将每个像素所显示的颜色拼凑起来即形成所要显示的画面。而当有另一个画面数据输入显示器时,则重新由左上方第一列第一行的像素开始,依照相同的顺序决定每个像素所要显示的颜色,由此拼凑出另一个画面。由于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的现象,所以如果显示器画面的更新速度大到某个程度,则快速更新的画面由人眼所见就不是一个个快速闪动的画面,而是连续的动态画面组合,也就是影片。不同的画面在显示器屏幕上更换的速度称为更新频率(refresh rate),也就是垂直同步信号的频率。目前一般计算机主机的画面更新频率是60Hz以上,即显示器屏幕一秒至少可显示60个画面数据。现有技术中,为低分辨率的画面数据显示于屏幕。由于液晶显示器所显示的画面通常皆为全屏幕的满框画面,但输入显示器的画面数据的分辨率格式并不一定都与显示器屏幕的分辨率相同。故显示器可接收不同分辨率格式的画面数据,并由显示器本身的微控制单元(MCU)进行运算处理后在屏幕显示全屏幕的满框画面。举例来说,若画面数据100的分辨率格式为800×600,而显示器屏幕的分辨率是1024×768,由于画面数据100的像素数目少于显示器屏幕可显示的像素点数,此时若将画面数据100直接呈现,必然无法将画面填满于整个屏幕。因此,若要将画面数据100作全屏幕显示,便必须通过演算法将画面数据100的像素数扩充至1024×768才行;能达此目的的演算法有许多种,而内插法即为较常用的作法之一。作内插法时,会先将画面数据100中第一列第一行的像素Pn显示在显示器屏幕的第一列第一行的位置Pm处,而后依序将画面数据100的像素及藉内插法运算而得的像素显示出来,即可形成1024×768点的画面数据102,将屏幕填满。当使用者使用液晶显示器时,可能会出现画面闪动、画质不清晰或是画面偏移没有显示在屏幕的中央位置......等问题,使得显示器输出画面品质不佳。此时可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高画面的品质。一般显示器输出画面的品质可由以下四个参数来调整,分别是水平位置(H-pos)调整、垂直位置(V-pos)调整、相位调整以及像素时钟调整.....等调校方式,以达到使画面品质稳定的目的,由于一般显示卡在出厂时,其像素时钟及垂直位置通常十分正确,故作像素时钟调整及垂直位置调整对画面品质改善的效果有限,而水平位置与相位则与画面品质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精确地调整。下文中,将针对传统的自动调整方法加以说明。当使用者觉得显示器的画面品质不佳时,使用者可利用显示器屏幕旁边的自动调整钮,进行画质的自动调整。此时显示器中的自动调整装置便会撷取输入画面数据的信号分别作水平位置调整、垂直位置调整、相位调整以及像素时钟调整这四个动作来调整画面的品质。有些显示器的自动调整装置是由软件控制,当画面数据馈入显示器时,该自动调整装置可自动根据输入画面数据的信号作自动调整,以改善显示器画面的品质。使用传统方法调整画面的品质会发生的问题是,对大多数使用者而言,由于不熟悉液晶显示器的操作,所以看到显示器画面品质不佳时,并不清楚只要按下自动调整钮就可调整画面的品质。使用者会误以为买到瑕疵品而求助于生产或出售该显示器的公司的服务人员,甚至向公司要求退货。虽然藉由服务人员的解说即可解决此问题,但会造成购买显示器的使用者与生产或出售显示器的公司人员的困扰与时间的浪费。另外,显示器以传统方法执行自动调整的动作时,都必须完整地执行水平位置调整、垂直位置调整、相位调整以及像素时钟调整四个动作,使得自动调整的时间变得很长,执行一次自动调整大约需要花七秒钟左右。在实际作自动调整的动作时,通常并不需要调整全部的参数,只要调整部分参数即可使显示画面达到所要求的品质。目前一般显示卡输入显示器的画面数据的显示格式中,通常最不需要调整的参数是像素时钟,但是依传统方法执行自动调整时,调整像素时钟却会用掉最久的时间,大约需要三秒钟左右。而作自动调整时最需要调整的参数是相位,作相位调整所需的时间很短。如果作自动调整的动作时,输入画面数据的显示格式已经改变,此时因为时间的限制,使得自动调整的动作未完成而没有进行相位的调整,则造成相位不正确,画面闪烁。没有达到调整画面品质的效果。再者,传统上进行自动调整时,必然会针对画面数据进行水平位置调整;所谓水平位置调整,即上文中将画面数据中第一列第一行的像素拉到屏幕左上角显示的步骤,如果画面数据的分辨率是可以全屏幕显示的分辨率,则水平位置调整可以达到全屏幕显示的目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调整显像品质的方法,用以调整一显示器的显像结果,该自动调整显像品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画面数据,其中,该画面数据具有一显示格式,该显示格式具有一显示分辨率; 依据该画面数据作自动相位调整,以得一相位数据; 以该显示格式与预存的多个制式格式比较,格式相符时则存储该相位数据,格式不符时则离开,其中,每个所述制式格式各具有一制式分辨率;以及 以该显示分辨率与预存的制式分辨率比较,该显示分辨率与该制式分辨率不符时则离开,该显示分辨率与该制式分辨率相符时,方执行自动水平位置调整以得一水平位置数据,并将该水平位置数据存储后离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良吉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