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及自动清洗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081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及自动清洗操作方法,包括:内部中空阀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阀体中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外壁与阀体内壁之间形成原水腔室,过滤组件内部形成净水腔室,原水腔室与进水口连通,净水腔室与出水口连通;套设在过滤组件外侧的旋流发生装置;清洗组件,清洗组件可转动地套设在过滤组件的外侧,且清洗组件至少局部与阀体内壁和/或过滤组件外壁抵接;旋流发生装置和清洗组件随液体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在阀体中,清洗组件包括有叶轮,叶轮设置在旋流发生装置的下方,叶轮能够在液体旋流的带动下旋转,并带动清洗组件旋转。通过结构的调整,实现过滤器随使用过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自动清洗,清洗效果好,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及自动清洗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及自动清洗操作方法,属于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器包括:机头、上端与机头连接的滤瓶,滤瓶内设置有滤芯组件,滤芯组件包括过滤网骨架,过滤网骨架的外壁套设有过滤网。在使用的过程中,水从机头的入水口流入滤瓶与过滤网之间的空隙,经过过滤网过滤后流入过滤网骨架的中心,然后由过滤网骨架中心流至机头的出水口,过滤器现在已经深入千家万户和高档酒店。现有的过滤器,长时间使用后滤芯组件会堵塞,需要更换或清洗,现有技术清洗时多通过手动操作相应机构转动刮洗或改变水路反向冲洗,但是滤网长期附着污垢之后转动不灵活,加之顽固污渍本就清洗困难,操作起来会相当的费时费力。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过程中同步转动清洗的具有自清洗滤网功能的过滤器,不用再为定期清洗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清洗过滤器。通过结构的调整,实现过滤器随过滤器使用过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动清洗,清洗效果好,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洗过滤器的自动清洗操作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部中空,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阀体中,所述过滤组件外壁与所述阀体内壁之间形成原水腔室,所述过滤组件内部形成净水腔室,所述原水腔室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净水腔室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旋流发生装置,所述旋流发生装置套设在所述过滤组件的外侧,所述旋流发生装置用于使流经所述旋流发生装置的液体产生旋流;清洗组件,所述清洗组件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过滤组件的外侧,且清洗组件至少局部与阀体内壁和/或过滤组件外壁抵接;所述旋流发生装置和所述清洗组件随液体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阀体中,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有叶轮,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旋流发生装置的下方,所述叶轮能够在液体旋流的带动下旋转,并带动所述清洗组件旋转。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具有过滤组件外壁和阀体内壁自清洗功能,主要用于解决过滤器使用过程中过滤组件与阀体表面附着污垢的问题,可保持过滤器长久、有效的过滤水中的杂质污垢,减少过滤器的拆洗、维护次数,具体工作原理如下:自来水进入过滤器后,水流通过旋流发生装置,产生一定速度的旋转涡流;涡流冲击清洗组件上的叶轮,使清洗组件围绕过滤组件产生旋转;鉴于清洗组件与阀体内壁和/或过滤组件外壁至少局部抵接,清洗组件旋转的过程中,清洗组件会与过滤组件的外壁和/或阀体内壁发生摩擦、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过程中可清理掉附着在过滤组件外壁和/或阀体内壁上的污垢、杂质;用户正常用水的情况下,清洗组件在水涡流的冲击下会自动旋转并清洗过滤网外壁与阀体内壁,能有效杜绝污垢的附着。优选的,所述旋流发生装置包括内支撑圈、外支撑圈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分别与内支撑圈的外侧和外支撑圈的内侧连接,所述螺旋叶片为单叶片螺旋叶片或双叶片螺旋叶片或多叶片螺旋叶片,所述内支撑圈的内侧套设在所述过滤组件的外侧。本专利技术中,旋流发生装置具体加工时可以采用一体成型,螺旋叶片结构多种,根据不同的用水环境以及水质情况,可供选择,其目的均是实现对进入过滤器的水流进行旋转加速,进而增加清洗组件的叶轮的驱动力,提高清洗组件的转速,提升清洗效果。如:水质情况很好,杂质少,对清洗组件的转速要求不高时,可以选择单叶片螺旋叶片。优选的,所述外支撑圈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或凹槽,所述阀体内壁对应所述凸起或凹槽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或凸起,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外支撑圈和阀体相对位置固定。此结构设计的目的是让旋流发生装置固定于阀体内,避免相对运动,影响加速旋流的效果,凸起与凹槽的可拆卸固定配合方式,加工方便,安装、拆卸也简单,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优选的,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支架和若干刷洗组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叶轮的底部,所述刷洗组件包括基座和刷洗件,所述支架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基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刷洗件设置在所述基座内侧和/或外侧,所述刷洗件的末端露出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刷洗件的末端与所述过滤组件的外壁和/或所述阀体的内壁抵接。此优选方案中,刷洗件间接通过基座与支架固定,存在三种并列方案:其一,刷洗件设置在所述基座内侧,末端与过滤组件的外壁抵接;其二,刷洗件设置在所述基座外侧,末端与阀体的内壁抵接;其三,刷洗件同时设置在所述基座内侧和外侧,末端分别与过滤组件的外壁和阀体的内壁抵接;三种并列方案可以根据产品加工需要,适应性选择。优选的,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支架和若干刷洗件,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叶轮的底部,所述刷洗件设置在支架的内侧和/或外侧,所述刷洗件的末端与所述过滤组件的外壁和/或所述阀体的内壁抵接。与前述优选方案类似,此优选方案中,刷洗件直接与支架固定,也存在三种并列方案:其一,刷洗件直接设置在所述支架内侧,末端与过滤组件的外壁抵接;其二,刷洗件直接设置在所述支架外侧,末端与阀体的内壁抵接;其三,刷洗件直接设置在所述支架内侧和外侧,末端分别与过滤组件的外壁和阀体的内壁抵接;三种并列方案可以根据产品加工需要,适应性选择。优选的,所述刷洗件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柔性材料包括橡胶、尼龙刷毛、聚丙烯刷毛、PBT刷毛和PET刷毛。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台阶,所述叶轮设置在所述台阶上。通过设置一台阶,用于装配叶轮,既能满足叶轮的安装需求,又确保了过滤器结构紧凑,体积大小合理。优选的,还包括有减阻垫圈,所述减阻垫圈设置在所述叶轮的底部和所述台阶之间。优选的,所述叶轮的底部和/或所述台阶的顶部表面设有减阻材料涂层。此处两种并列优选方案,均是为了减少叶轮与台阶之间的阻力,避免影响叶轮转动而设计的,无论是减阻垫圈,还是减阻材料涂层,均能很好的实现这一目的,且加工、维护也方便。所述减阻垫圈由摩擦系数低的材料制成,所述摩擦系数低的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和BAM;所述减阻材料涂层采用摩擦系数低的材料,所述摩擦系数低的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和BAM。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有滤网和滤网骨架,所述滤网骨架设置在所述阀体中,所述滤网骨架的上部与所述阀体固定密封连接,所述滤网骨架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滤网套设于所述滤网骨架的表面并盖住所述通孔,所述滤网骨架内部形成净水腔室。优选的,所述阀体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的杯体,所述杯体与所述本体相互可拆卸连接形成所述阀体。所述杯体通常采用透明材料加工而成。优选的,所述杯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所述原水腔室连通,所述排污口上还设置有阀门模组,所述阀门模组用于控制所述排污口的通断。优选的,所述阀门模组包括球阀组件和手柄,所述球阀组件包括阀芯和传动杆,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阀体外侧,所述手柄、传动杆和阀芯依次连接。此种结构方案中,排污采用手动控制排污。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过滤网与透明的杯体自清洗功能的过滤器,主要用于解决过滤器使用过程中过滤网与透明的杯体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阀体(1),所述阀体(1)内部中空,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n过滤组件(4),所述过滤组件(4)设置在所述阀体(1)中,所述过滤组件(4)外壁与所述阀体(1)内壁之间形成原水腔室,所述过滤组件(4)内部形成净水腔室,所述原水腔室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净水腔室与所述出水口连通;/n旋流发生装置(2),所述旋流发生装置(2)套设在所述过滤组件(4)的外侧,所述旋流发生装置(2)用于使流经所述旋流发生装置(2)的液体产生旋流;/n清洗组件(5),所述清洗组件(5)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过滤组件(4)的外侧,且清洗组件(5)至少局部与阀体(1)内壁和/或过滤组件(4)外壁抵接;/n所述旋流发生装置(2)和所述清洗组件(5)随液体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阀体(1)中,所述清洗组件(5)包括有叶轮(5a),所述叶轮(5a)设置在所述旋流发生装置(2)的下方,所述叶轮(5a)能够在液体旋流的带动下旋转,并带动所述清洗组件(5)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1),所述阀体(1)内部中空,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过滤组件(4),所述过滤组件(4)设置在所述阀体(1)中,所述过滤组件(4)外壁与所述阀体(1)内壁之间形成原水腔室,所述过滤组件(4)内部形成净水腔室,所述原水腔室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净水腔室与所述出水口连通;
旋流发生装置(2),所述旋流发生装置(2)套设在所述过滤组件(4)的外侧,所述旋流发生装置(2)用于使流经所述旋流发生装置(2)的液体产生旋流;
清洗组件(5),所述清洗组件(5)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过滤组件(4)的外侧,且清洗组件(5)至少局部与阀体(1)内壁和/或过滤组件(4)外壁抵接;
所述旋流发生装置(2)和所述清洗组件(5)随液体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阀体(1)中,所述清洗组件(5)包括有叶轮(5a),所述叶轮(5a)设置在所述旋流发生装置(2)的下方,所述叶轮(5a)能够在液体旋流的带动下旋转,并带动所述清洗组件(5)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发生装置(2)包括内支撑圈(2a)、外支撑圈(2b)和螺旋叶片(2c),所述螺旋叶片(2c)分别与内支撑圈(2a)的外侧和外支撑圈(2b)的内侧连接,所述螺旋叶片(2c)为单叶片螺旋叶片或双叶片螺旋叶片或多叶片螺旋叶片,所述内支撑圈(2a)的内侧套设在所述过滤组件(4)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圈(2b)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或凹槽,所述阀体(1)内壁对应所述凸起或凹槽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或凸起,通过凸起和凹槽的配合,外支撑圈(2b)和阀体(1)相对位置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5)包括支架(5b)和若干刷洗组件(5c),所述支架(5b)设置在所述叶轮(5a)的底部,所述刷洗组件(5c)包括基座和刷洗件,所述支架(5b)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基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刷洗件设置在所述基座内侧和/或外侧,所述刷洗件的末端露出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刷洗件的末端与所述过滤组件(4)的外壁和/或所述阀体(1)的内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5)包括支架(5b)和若干刷洗件,所述支架(5b)设置在所述叶轮(5a)的底部,所述刷洗件设置在支架(5b)的内侧和/或外侧,所述刷洗件的末端与所述过滤组件(4)的外壁和/或所述阀体(1)的内壁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洗件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柔性材料包括橡胶、尼龙刷毛、聚丙烯刷毛、PBT刷毛和PET刷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台阶(4a),所述叶轮(5a)设置在台阶(4a)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减阻垫圈(3),所述减阻垫圈(3)设置在所述叶轮(5a)的底部和台阶(4a)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5a)的底部和/或所述台阶(4a)的顶部表面设有减阻材料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洗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4)包括有滤网(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文曹开军刘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倍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