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培专利>正文

颅脑损伤术后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79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颅脑损伤术后护理床,解决现有颅脑损伤术后护理床不能在患者床头抬高或者降低时,同步、安全、方便地调整引流瓶的高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颅脑损伤术后护理床,添加了引流提升机构,所述引流提升机构由提升架、动滑轮、微调手轮组成,所述微调手轮上缠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依次穿过滑轮组,并与所述床头板顶部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了动滑轮传动比的机械原理和三角形的中线原理,将患者头部位置的调整同步转化为引流瓶高度的调整,大大方便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只需要单手即可精确调整引流瓶高度,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颅脑损伤术后护理床
本实用新设计一种护理床,具体涉及一种颅脑损伤术后护理床。
技术介绍
在重症ICU病房中脑外伤患者,在术后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需要进行脑室引流,床头抬高15°到30°,保证患者颅内压保持在安全值内。一般现阶段均采用固定架来悬挂引流瓶,当患者需要将床头抬高或者降低时,需要重新调整悬挂引流瓶的高度,且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引流装置及患者的状态,因此,一般在给患者的床头抬高或者降低的过程中,需要多名护理人员协助,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颅脑损伤术后护理床,解决现有颅脑损伤术后护理床在患者床头抬高或者降低时,不能同步、安全、方便地调整引流瓶高度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设计的一种颅脑损伤术后护理床,除了传统的具有可抬升的床头板的床体,还设计了引流提升机构,所述引流提升机构由提升架、动滑轮、微调手轮组成,所述提升架底部与所述床体固定安装,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定滑轮,所述提升架中部侧边纵向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所述动滑轮,所述动滑轮左上方安装有第二定滑轮,右上方安装有第三定滑轮,所述滑槽下方安装有所述微调手轮,所述微调手轮上缠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滑轮上轮槽、动滑轮下轮槽、第三定滑轮上轮槽、第一定滑轮下轮槽,并与所述床头板顶部固接。所述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微调手轮的轮轴均平行安装在所述提升架的内壁上。其中床头板抬升机构设计为:所述床体内侧横向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顶端与所述床头板底面中部铰接。所述动滑轮中心安装有承重轴,所述承重轴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上下两端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提升架内壁贴合,所述承重轴另一侧伸出所述滑槽,且固定安装有挂钩。进一步地,所述动滑轮与所述挂钩之间的所述承重轴上套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内径小于所述滑槽的槽宽,外径大于所述滑槽的槽宽。进一步地,所述床头板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头垫和护颈。基于安全考虑,所述牵引绳并排设置有两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计的引流提升机构,利用了动滑轮传动比的机械原理和三角形的中线原理,将患者头部位置的调整同步转化为引流瓶高度的调整,大大方便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2、本技术在设计了同步升降机构的同时,还设计了微调装置,护理人员只需要单手即可精确调整引流瓶高度,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3、本技术设计的引流提升机构,采用滑板及导向轮限制动滑轮晃动,避免动滑轮工作中失效或抖动,保障了机构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展示图;图3是动滑轮部分侧面剖视图。附图中:1.床体;2.床头板;3.提升架;4.动滑轮;5.微调手轮;6.第一定滑轮;7.滑槽;8.第二定滑轮;9.第三定滑轮;10.牵引绳;11.丝杠;12.传动杆;13.承重轴;14.滑板;15.滚轮;16.挂钩;17.导向轮。具体实施方式如说明书附图中图1至图2所示的颅脑损伤术后护理床,包括床体1,床体1安装有可抬升的床头板2,还设计了引流提升机构,引流提升机构由提升架3、动滑轮4、微调手轮5组成,提升架3底部与床体1固定安装,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定滑轮6,提升架3中部侧边纵向开有滑槽7,滑槽7内安装有动滑轮4,动滑轮4左上方安装有第二定滑轮8,右上方安装有第三定滑轮9,滑槽7下方安装有微调手轮5,微调手轮5自身配有自锁装置,轴心连接有手柄,微调手轮5上缠有牵引绳10,牵引绳10依次穿过第二定滑轮8上轮槽、动滑轮4下轮槽、第三定滑轮9上轮槽、第一定滑轮6下轮槽,并与床头板2顶部固接,为了方便拆分引流提升机构与床体1,也可将牵引线10与床头板2可拆连接。如说明书附图图2所示,床体1内侧横向安装有丝杠11,丝杠11通过床尾摇柄手动旋转驱动,丝杠11上螺纹连接有传动杆12,传动杆12顶端与床头板2底面中部铰接,本技术同样也适用于电动抬升机构。如说明书附图图3所示,动滑轮4中心安装有承重轴13,承重轴13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板14,滑板14上下两端安装有滚轮15,滚轮15与提升架3内壁贴合,承重轴13另一侧伸出滑槽7,且固定安装有挂钩16。为了防止动滑轮4发生偏转、抖动甚至失效,动滑轮4与挂钩16之间的承重轴13上套有导向轮17,导向轮17内径小于滑槽7的槽宽,外径大于滑槽7的槽宽,升降过程中,保证导向轮17始终在滑槽7内上下移动,为了方便安装,导向轮17可采用两瓣式,对称安装在滑槽7内外两侧。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定滑轮6、第二定滑轮8、第三定滑轮9、微调手轮5的轮轴均平行安装在提升架3的内壁上。另外,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的使用效果,床头板2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头垫和护颈,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头部与引流瓶的同步升降,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最后,为防止牵引绳10断裂失效,牵引绳10并排设置有两股。本技术设计的护理床使用方法:(1)换床:整理床身,将患者换床后躺于床体上,头部位于头垫和护颈位置,通过绳子将引流瓶固定于挂钩下方,通过微调手轮调整动滑轮高度,同时观察患者及引流状况,调整到适当高度后,锁紧手轮;(2)抬头:通过床尾手柄驱动丝杠顺时针旋转,丝杠驱动传动杆将床头板抬升,同时,床头板会拉动牵引绳,牵引绳通过第一定滑轮、第三定滑轮拉动动滑轮,动滑轮中心的承重轴拉动挂钩,挂钩拉动引流瓶,进行同步提升,该过程中护理人员可观察患者及引流状态,如需微调重复步骤(1)。(3)放平:通过床尾手柄驱动丝杠逆时针旋转,丝杠驱动传动杆将床头板放平,动滑轮在自重作用下,拉动牵引绳,挂钩与引流瓶同步下降,该过程中护理人员可观察患者及引流状态,如需微调重复步骤(1)。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脑损伤术后护理床,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安装有可抬升的床头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流提升机构,所述引流提升机构由提升架(3)、动滑轮(4)、微调手轮(5)组成,所述提升架(3)底部与所述床体(1)固定安装,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定滑轮(6),所述提升架(3)中部侧边纵向开有滑槽(7),所述滑槽(7)内安装有所述动滑轮(4),所述动滑轮(4)左上方安装有第二定滑轮(8),右上方安装有第三定滑轮(9),所述滑槽(7)下方安装有所述微调手轮(5),所述微调手轮(5)上缠有牵引绳(10),所述牵引绳(10)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滑轮(8)上轮槽、动滑轮(4)下轮槽、第三定滑轮(9)上轮槽、第一定滑轮(6)下轮槽,并与所述床头板(2)顶部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脑损伤术后护理床,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安装有可抬升的床头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流提升机构,所述引流提升机构由提升架(3)、动滑轮(4)、微调手轮(5)组成,所述提升架(3)底部与所述床体(1)固定安装,连接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定滑轮(6),所述提升架(3)中部侧边纵向开有滑槽(7),所述滑槽(7)内安装有所述动滑轮(4),所述动滑轮(4)左上方安装有第二定滑轮(8),右上方安装有第三定滑轮(9),所述滑槽(7)下方安装有所述微调手轮(5),所述微调手轮(5)上缠有牵引绳(10),所述牵引绳(10)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滑轮(8)上轮槽、动滑轮(4)下轮槽、第三定滑轮(9)上轮槽、第一定滑轮(6)下轮槽,并与所述床头板(2)顶部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损伤术后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内侧横向安装有丝杠(11),所述丝杠(11)上螺纹连接有传动杆(12),所述传动杆(12)顶端与所述床头板(2)底面中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损伤术后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妮娜吴艳余娟
申请(专利权)人:唐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