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气管异物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651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视气管异物镜,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气管异物镜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第一端设有图像传感器,所述管体内、沿轴向设有异物钳进出通道,所述异物钳进出通道设有位于管体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侧部。在气管异物夹取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图像传感器实时采集气管内部图像,以观察气管内部状况及异物位置,并在图像视野中呈现出的气管内部状况及异物的位置指引下,通过异物钳夹取气管内异物,改变了现有的气管异物夹取手术过程中仅凭借医生手感、术前估计的位置及术者感觉进行盲操作的现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气管内异物取出的难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气管异物取出手术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气管异物镜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视气管异物镜。
技术介绍
气管异物镜是医学上常用的对人体气管或支气管内是否存在异物进行检查的医疗器械,利用气管异物镜可以观察到气管或支气管内的异物所在的位置,以辅助取出异物。目前的气管异物镜取异物手术中,由于器械所限,在确定异物位置后,利用异物夹取钳夹取气管内异物,夹取过程完全依靠医生手感、术前估计的位置及术者感觉进行盲操作,对医生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视气管异物镜,在气管异物夹取手术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气管内部状况及异物位置,以改变现有的气管异物夹取手术过程中仅凭借医生手感、术前估计的位置及术者感觉进行盲操作的现状,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异物取出的难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气管异物镜,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第一端设有图像传感器,所述管体内、沿轴向设有异物钳进出通道,所述异物钳进出通道设有位于管体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侧部。优选地,所述异物钳进出通道设有位于管体第二端与冲洗管路连通的第一接口。优选地,所述异物钳进出通道设有位于管体第二端用于与抽吸管路连通的第二接口。优选地,所述管体于第一端或靠近第一端处设有与异物钳进出通道连通的径向通孔。优选地,所述管体内、沿轴向还设有照明通道,所述照明通道至少设有位于管体第一端的开口,且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侧部;或者,所述管体内、沿轴向还设有照明通道,所述照明通道至少设有位于管体第一端的开口,所述开口中设有所述图像传感器。优选地,所述照明通道包括轴向并行设置的第一光路通道及第二光路通道,所述第一光路通道及第二光路通道分别设置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两侧;或者,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二管体套设在第一管体外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具有间隙;第一管体外侧面到第二管体内侧面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所述照明通道,所述图像传感器设在第一管体的第一端。优选地,所述照明通道中设有导光介质。优选地,所述导光介质连接有第一光路接口,在所述第一光路接口用于连接冷光源,所述第一光路接口位于所述管体第二端或者靠近所述管体第二端;所述导光介质为光导纤维;或者,所述导光介质为导光板;或者,所述导光介质为在导光通道中喷涂的导光油墨层。优选地,所述异物钳进出通道还设有位于管体第二端的第二开口,所述异物钳进出通道为柱状通道,0<柱状通道直径≤1.5mm。优选地,所述图像传感器为CMOS图像传感器,1/32英寸<所述图像传感器尺寸规格≤1/18英寸。优选地,所述图像传感器的镜头视场角≥120°。优选地,0.5mm<所述管体外径≤3.7mm。本技术提供的可视气管异物镜,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第一端设有图像传感器,所述管体内、沿轴向设有异物钳进出通道,所述异物钳进出通道设有位于管体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侧部。由于在管体第一端设有图像传感器,在管体内、沿轴向异物钳进出通道,在气管异物夹取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图像传感器实时采集气管内部图像,以观察气管内部状况及异物位置,并在图像视野中呈现出的气管内部状况及异物的位置指引下,通过异物钳进出通道夹取气管内异物,改变了现有的气管异物夹取手术过程中仅凭借医生手感、术前估计的位置及术者感觉进行盲操作的现状,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气管内异物取出的难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相关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制。图1为本技术可视气管异物镜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视气管异物镜一实施例截面图;图3本技术可视气管异物镜又一实施例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帮助公众理解本技术,对现有技术作一简要介绍如下:目前,气管异物镜夹取手术中,由于器械所限,基本是凭借医生手感、术前估计的位置及术者感觉进行盲操作,异物取出难度较大。为了解决异物夹取手术的上述现状,本技术提供的可视气管异物镜,适用于气管异物检查及异物取出手术中。参看图1至图3所示,所述可视气管异物镜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第一端设有图像传感器2,所述管体1内、沿轴向设有异物钳进出通道3,所述异物钳进出通道3设有位于管体1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2的侧部。其中,0.5mm<管体长度≤280mm,例如,管体长度为5mm、10mm、15mm、20mm、80mm、100mm、150mm、200mm、260mm等;管体1第一端为管体1在工作时先插入人体气管的一端,即在应用时通常说的前端。图像传感器2用于采集气管内部图像,并可以将所述图像输出,以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气管内部状况及异物所在位置;图像传感器2为电子CMOS图像传感器,其规格尺寸大于0、小于等于1/18英寸;所述图像传感器2的镜头视场角≥120°。具体地,所述图像传感器2电性连接于图像处理装置4,所述图像处理装置4输出端连接有3D立体显示器;其中,图像传感器2将拍摄的图像发送至图像处理装置4,图像处理装置4对所述图像进行处理后,输出至3D立体显示器上显示,以供操作者对人体内部观察;具体地,所述图像传感器2通过线缆连接图像处理装置4;图像传感器2通过线缆也可以直接连接于显示器上进行输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像传感器2设于所述管体1的第一端,即应用时的前端。由于将所述图像传感器2设于管体1的第一端,即通常意义上在应用时管体1的前端,这样可以缩短目标物在进入图像传感器2成像之前所经过的投射路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成像过程可能产生的显色性能下降,图像周边的变形,可视角度的变小及图像噪声。异物钳进出通道3,用于作为异物夹取钳的出入通道,这样,借助于所述异物钳进出通道3,便于异物钳进入人体气管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视气管异物镜,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第一端设有图像传感器,所述管体内、沿轴向设有异物钳进出通道,所述异物钳进出通道设有位于管体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侧部。由于在管体第一端设有图像传感器,在管体内、沿轴向异物钳进出通道,在气管异物夹取手术过程中可以通过图像传感器2实时采集气管内部图像,以观察气管内部状况及异物位置,并在图像视野中呈现出的气管内部状况及异物的位置指引下,通过异物钳进出通道3夹取气管内异物,改变了现有的气管异物夹取手术过程中仅凭借医生手感、术前估计的位置及术者感觉进行盲操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气管异物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第一端设有图像传感器(2),所述管体(1)内、沿轴向设有异物钳进出通道(3),所述异物钳进出通道(3)设有位于管体(1)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2)的侧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气管异物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第一端设有图像传感器(2),所述管体(1)内、沿轴向设有异物钳进出通道(3),所述异物钳进出通道(3)设有位于管体(1)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2)的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气管异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钳进出通道(3)设有位于管体(1)第二端与冲洗管路连通的第一接口(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气管异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异物钳进出通道(3)设有位于管体(1)第二端用于与抽吸管路连通的第二接口(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视气管异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于第一端或靠近第一端处设有与异物钳进出通道(3)连通的径向通孔(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气管异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内、沿轴向还设有照明通道(7),所述照明通道(7)至少设有位于管体(1)第一端的开口,且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2)侧部;或者,
所述管体(1)内、沿轴向还设有照明通道(7),所述照明通道(7)至少设有位于管体(1)第一端的开口,所述开口中设有所述图像传感器(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视气管异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通道(7)包括轴向并行设置的第一光路通道及第二光路通道,所述第一光路通道及第二光路通道分别设置于所述图像传感器(2)的两侧;或者,
所述管体(1)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文彤倪鑫王蓬鹏邰隽董国庆唐力行张杰杨小健张薇肖潇韩阳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