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27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三个盛放仓,盛放仓的上表面盖设有休眠盖,盛放仓的上表面开设有盛放室,休眠盖的下表面对应盛放仓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下部设有纱网,底座的上表面两侧的外部均设有两根相间隔的有固定杆,盛放仓两侧外部插设有插设套筒,插设套筒贯穿相间隔两根固定杆的杆体,插设套筒前端插设有插设套杆,插设套杆的前端位于插设套筒前端的外部并套设有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盛放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使用方便,有利于红豆杉种子在未种植时的贮藏,进而有利于进行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
本技术涉及红豆杉
,尤其涉及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
技术介绍
红豆杉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的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目前大部分红豆杉是人工种植,传统的方式是将红豆杉种子放在封闭的箱子内进行密封保存,等待来年种植,但是,这样密封不利于种子后期在种植时生长后期缩短和种子的发芽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三个盛放仓,所述盛放仓的上表面盖设有休眠盖,所述盛放仓的下表面与相邻休眠盖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盛放仓的上表面开设有盛放室,所述休眠盖的下表面对应盛放仓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下部设有纱网,所述纱网的边沿与放置槽下部对应休眠盖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侧的外部均设有两根相间隔的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呈竖直状态,所述休眠盖的两侧对应固定杆的部分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另一端连接至相邻的固定杆的内侧表面,所述盛放仓两侧外部插设有插设套筒,所述插设套筒贯穿相间隔两根固定杆的杆体,且所述插设套筒的前后两端分别靠近盛放仓前后两端所在的竖直平面,所述插设套筒的前端呈开口状态,所述插设套筒前端插设有插设套杆,所述插设套杆的前端位于插设套筒前端的外部并套设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盛放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休眠盖的后端外表面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对应休眠盖的盖体开设有第二装填孔,所述第二安装槽两端的中部对应休眠盖的盖体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休眠盖通过第二安装槽安装有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的上表面与休眠盖的后端外表面相平齐,所述第二密封盖的两端安装有第二安装螺栓,所述第二安装螺栓的下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二螺纹孔内。优选的,所述休眠盖的外部上表面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对应休眠盖的盖体开设有第一装填孔,所述第一安装槽两端的中部所对应休眠盖的盖体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休眠盖通过第一安装槽安装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的上表面与休眠盖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第一密封盖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安装螺栓,所述第一安装螺栓的下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螺纹孔内,所述第一装填孔下端的外侧所对应的休眠盖盖体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金属网罩。优选的,所述盛放仓前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优选的,所述休眠盖前端的端面与盛放仓的前端端面相平齐时,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后侧表面与插设套筒前端的端面相接触。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用于红豆杉种子储藏的过程中,先通过把手对盛放仓进行抽动,使盛放仓的前端移动至上方休眠盖前端的外部,此时可向盛放仓内放置红豆杉种子,待红豆杉种子放置完毕后,通过把手对盛放仓进行抽动,使盛放仓的前端与上方休眠盖的前端相对齐,此时实现休眠盖对下方的盛放仓的遮盖,且在对盛放仓进行抽动的过程中,插设套杆相对插设套筒做与盛放仓同向的运动,此时插设套筒能够对插设套杆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盛放仓在抽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进一步在打开第二密封盖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二装填孔向放置槽内放入茅草,待茅草放入完毕后,将第二密封盖放置在第二安装槽内以实现对第二装填孔的封堵,并进一步的将第二安装螺栓延伸至对应的第二螺纹孔内,以实现第二密封盖在第二安装槽处的固定;此时茅草会通过纱网实现对盛放仓内的红豆杉种子的覆盖,在茅草对红豆杉种子进行覆盖的情况下,有助于红豆杉种子的内部休眠,进而有助于红豆杉种子在储藏后进行种植时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且整个储藏室的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有利于红豆杉种子在未种植时的贮藏,进而有利于进行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的休眠盖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的休眠盖右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的休眠盖俯视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的休眠盖右视放大示意图。图中:底座1、盛放仓2、盛放室201、休眠盖3、放置槽301、固定杆4、第一连接座5、插设套筒6、插设套杆7、第二连接座8、纱网9、把手10、第一装填孔11、第一安装槽12、第一螺纹孔13、第一密封盖14、第一安装螺栓15、第二装填孔16、第二安装槽17、第二螺纹孔18、第二密封盖19、第二安装螺栓20、金属网罩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8,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三个盛放仓2,盛放仓2前端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把手10,盛放仓2的上表面盖设有休眠盖3,盛放仓2的下表面与相邻休眠盖3的上表面相接触,盛放仓2的上表面开设有盛放室201,盛放室201用于贮藏红豆杉种子,休眠盖3的下表面对应盛放仓2开设有放置槽301,放置槽301的下部设有纱网9,在贮藏红豆杉种子时,可以在放置槽301内放入茅草,茅草盖在红豆杉种子上有利于种子内部休眠,从而增强种植时红豆杉种子的发芽势以及发芽率,纱网9的边沿与放置槽301下部对应休眠盖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休眠盖3的外部上表面中心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2,第一安装槽12对应休眠盖3的盖体开设有第一装填孔11,第一安装槽12两端的中部所对应休眠盖3的盖体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3,休眠盖3通过第一安装槽12安装有第一密封盖14,第一密封盖14的上表面与休眠盖3的上表面相平齐,第一密封盖14的两端安装有第一安装螺栓15,第一安装螺栓15的下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一螺纹孔13内,第一装填孔11下端的外侧所对应的休眠盖3盖体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金属网罩21,在打开第一密封盖14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装填孔11向金属网罩21内放入干燥剂,在金属网罩21内放入干燥剂的情况下,可吸收盛放仓2与休眠盖3所组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三个盛放仓(2),所述盛放仓(2)的上表面盖设有休眠盖(3),所述盛放仓(2)的下表面与相邻休眠盖(3)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盛放仓(2)的上表面开设有盛放室(201),所述休眠盖(3)的下表面对应盛放仓(2)开设有放置槽(301),所述放置槽(301)的下部设有纱网(9),所述纱网(9)的边沿与放置槽(301)下部对应休眠盖(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两侧的外部均设有两根相间隔的有固定杆(4),且所述固定杆(4)呈竖直状态,所述休眠盖(3)的两侧对应固定杆(4)的部分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5),所述第一连接座(5)的另一端连接至相邻的固定杆(4)的内侧表面,所述盛放仓(2)两侧外部插设有插设套筒(6),所述插设套筒(6)贯穿相间隔两根固定杆(4)的杆体,且所述插设套筒(6)的前后两端分别靠近盛放仓(2)前后两端所在的竖直平面,所述插设套筒(6)的前端呈开口状态,所述插设套筒(6)前端插设有插设套杆(7),所述插设套杆(7)的前端位于插设套筒(6)前端的外部并套设有第二连接座(8),所述第二连接座(8)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盛放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休眠盖(3)的后端外表面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7),所述第二安装槽(17)对应休眠盖(3)的盖体开设有第二装填孔(16),所述第二安装槽(17)两端的中部对应休眠盖(3)的盖体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8),所述休眠盖(3)通过第二安装槽(17)安装有第二密封盖(19),所述第二密封盖(19)的上表面与休眠盖(3)的后端外表面相平齐,所述第二密封盖(19)的两端安装有第二安装螺栓(20),所述第二安装螺栓(20)的下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8)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豆杉种子贮藏室,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三个盛放仓(2),所述盛放仓(2)的上表面盖设有休眠盖(3),所述盛放仓(2)的下表面与相邻休眠盖(3)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盛放仓(2)的上表面开设有盛放室(201),所述休眠盖(3)的下表面对应盛放仓(2)开设有放置槽(301),所述放置槽(301)的下部设有纱网(9),所述纱网(9)的边沿与放置槽(301)下部对应休眠盖(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两侧的外部均设有两根相间隔的有固定杆(4),且所述固定杆(4)呈竖直状态,所述休眠盖(3)的两侧对应固定杆(4)的部分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5),所述第一连接座(5)的另一端连接至相邻的固定杆(4)的内侧表面,所述盛放仓(2)两侧外部插设有插设套筒(6),所述插设套筒(6)贯穿相间隔两根固定杆(4)的杆体,且所述插设套筒(6)的前后两端分别靠近盛放仓(2)前后两端所在的竖直平面,所述插设套筒(6)的前端呈开口状态,所述插设套筒(6)前端插设有插设套杆(7),所述插设套杆(7)的前端位于插设套筒(6)前端的外部并套设有第二连接座(8),所述第二连接座(8)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盛放仓(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休眠盖(3)的后端外表面中心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7),所述第二安装槽(17)对应休眠盖(3)的盖体开设有第二装填孔(16),所述第二安装槽(17)两端的中部对应休眠盖(3)的盖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贤华
申请(专利权)人:崇义县章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