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试验小区的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0265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试验小区的施肥装置,包括水溶筒、搅拌部、施肥部和控制器;所述水溶筒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所述水溶筒的下端连接有外板,所述外板的下端面对称且均匀分布的移动部,其优点在于:具备相应的搅拌部和施肥部,通过搅拌部和施肥部的配合操作,既避免了传统化肥施肥过程中直接手动撒肥给试验人员造成的劳动负荷,又可以化传统化肥颗粒状手动撒肥为肥料溶液自动撒肥,有效避免了传统化肥施肥过程中直接手动撒肥力度不均容易造成撒肥不均匀的缺陷,不仅极大的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负荷,而且有效避免了施肥不均匀造成试验物生长不均匀的缺陷,进而有效保证了试验小区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便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试验小区的施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试验小区的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试验小区是农业谷物栽培试验的基本土地单元,小区面积大小随实验设计而定,一般为6.67ˉ66.7平方米,在试验小区进行农作物或其他植物的生长试验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植物的生长,经常需要对试验小区先进行翻耕松土和施肥操作,而添加的多为化肥等有机肥,传统的施肥方式是人工对呈颗粒状的化肥进行手动撒肥,这种施肥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其会大幅度的增加试验人员的劳动负荷,另一方面,人工对呈颗粒状的化肥进行手动撒肥,手动撒肥力度不易控制很容易出现施肥不均匀的缺陷,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试验小区的施肥装置,具有可移动、降低劳动负荷、施肥更均匀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试验小区的施肥装置,包括水溶筒、搅拌部、施肥部和控制器;所述水溶筒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所述水溶筒的下端连接有外板,所述外板的下端面对称且均匀分布的移动部,所述水溶筒的上端设有加料部;所述搅拌部位于水溶筒的中部;所述施肥部位于水溶筒的下端;所述控制器固定在外板上,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外在电源的输出端,通过水溶筒为肥料的溶解提供溶解位置,通过加料部实现水和肥料的添加,通过搅拌部实现对水在肥料的加速溶解,并使肥料在水中均匀分布,通过施肥部实现肥料的撒肥操作,通过移动部保证该装置的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移动部包括支腿,所述支腿的上端和外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腿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端设有滚轮,为该装置的移动奠定基础。作为优选,所述加料部包括加料管,所述加料管的下端和水溶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加料管的上端固定设有料斗,为该装置中水和肥料的添加奠定基础。作为优选,所述搅拌部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和水溶筒的上端面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贯穿水溶筒且通过联轴器和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辊,所述电动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保证水在肥料的加速溶解,为肥料在水中均匀分布奠定基础。作为优选,所述水溶筒和转轴的连接处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为密封轴承,减少转轴所受到的摩擦力,降低转轴所受到的磨损,保证轴承的正常使用。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机固定在立板上,所述立板和水溶筒固定连接,避免电动机发生自转,保证电动机作为驱动机构运转。作为优选,所述施肥部包括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和外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集水管的中部和输液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输液管的中部设有电磁阀,所述输液管的上端和水溶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集水管的下端连通有均匀分布的喷头,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保证该装置的自动撒肥操作,避免手动撒肥力度不易控制造成的施肥不均匀的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相应的搅拌部和施肥部,通过搅拌部和施肥部的配合操作,既避免了传统化肥施肥过程中直接手动撒肥给试验人员造成的劳动负荷,又可以化传统化肥颗粒状手动撒肥为肥料溶液自动撒肥,有效避免了传统化肥施肥过程中直接手动撒肥力度不均容易造成撒肥不均匀的缺陷,不仅极大的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负荷,而且有效避免了施肥不均匀造成试验物生长不均匀的缺陷,进而有效保证了试验小区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便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的立体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外板;2、水溶筒;3、加料部;31、加料管;32、料斗;4、搅拌部;41、转轴;42、轴承;43、立板;44、电动机;45、联轴器;46、安装板;47、搅拌辊;5、施肥部;51、喷头;52、输液管;53、电磁阀;54、集水管;55、连接杆;6、移动部;61、连接座;62、滚轮;63、支腿;7、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试验小区的施肥装置,包括水溶筒2、搅拌部4、施肥部5和控制器7;水溶筒2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水溶筒2的下端连接有外板1,外板1的下端面对称且均匀分布的移动部6,移动部6包括支腿63,支腿63的上端和外板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支腿6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座61,连接座61的下端设有滚轮62,为该装置的移动奠定基础,水溶筒2的上端设有加料部3,加料部3包括加料管31,加料管31的下端和水溶筒2的内部相连通,加料管31的上端固定设有料斗32,为该装置中水和肥料的添加奠定基础;搅拌部4位于水溶筒2的中部,搅拌部4包括转轴41,水溶筒2和转轴41的连接处设有轴承42,轴承42为密封轴承,减少转轴41所受到的摩擦力,降低转轴41所受到的磨损,保证轴承42的正常使用,转轴41的上端和水溶筒2的上端面中部转动连接,转轴41的上端贯穿水溶筒2且通过联轴器45和电动机44的输出轴连接,电动机44固定在立板43上,立板43和水溶筒2固定连接,避免电动机44发生自转,保证电动机44作为驱动机构运转,转轴4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6,安装板46的下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搅拌辊47,电动机44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7的输出端,保证水在肥料的加速溶解,为肥料在水中均匀分布奠定基础;施肥部5位于水溶筒2的下端,施肥部5包括集水管54,集水管54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55和外板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集水管54的中部和输液管52的下端相连通,输液管52的中部设有电磁阀53,输液管52的上端和水溶筒2的内部相连通,集水管54的下端连通有均匀分布的喷头51,电磁阀53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7的输出端,保证该装置的自动撒肥操作,避免手动撒肥力度不易控制造成的施肥不均匀的缺陷;控制器7固定在外板1上,控制器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外在电源的输出端,通过水溶筒2为肥料的溶解提供溶解位置,通过加料部3实现水和肥料的添加,通过搅拌部4实现对水在肥料的加速溶解,并使肥料在水中均匀分布,通过施肥部5实现肥料的撒肥操作,通过移动部6保证该装置的移动。所述水溶筒2标注刻度,表明容积,以便于根据面积选择溶液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结构的用于试验小区的施肥装置,先将待撒肥料化肥和水通过加料部3中的加料管31和料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试验小区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溶筒(2)、搅拌部(4)、施肥部(5)和控制器(7);/n所述水溶筒(2)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所述水溶筒(2)的下端连接有外板(1),所述外板(1)的下端面对称且均匀分布的移动部(6),所述水溶筒(2)的上端设有加料部(3);/n所述搅拌部(4)位于水溶筒(2)的中部;/n所述施肥部(5)位于水溶筒(2)的下端;/n所述控制器(7)固定在外板(1)上,所述控制器(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外在电源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试验小区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溶筒(2)、搅拌部(4)、施肥部(5)和控制器(7);
所述水溶筒(2)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所述水溶筒(2)的下端连接有外板(1),所述外板(1)的下端面对称且均匀分布的移动部(6),所述水溶筒(2)的上端设有加料部(3);
所述搅拌部(4)位于水溶筒(2)的中部;
所述施肥部(5)位于水溶筒(2)的下端;
所述控制器(7)固定在外板(1)上,所述控制器(7)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电连接外在电源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试验小区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6)包括支腿(63),所述支腿(63)的上端和外板(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腿(63)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座(61),所述连接座(61)的下端设有滚轮(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试验小区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部(3)包括加料管(31),所述加料管(31)的下端和水溶筒(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加料管(31)的上端固定设有料斗(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试验小区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4)包括转轴(41),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晋秀贾亚琴申艳婷冯建黎王苗李峰董飞许玉娟闫秋艳杨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