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除杂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017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51
一种大米除杂设备,涉及大米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方形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呈上下布置的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第一搅拌筒、第二搅拌筒横向水平布置、并均呈圆柱形,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的两端分别通过回转轴承安装在箱体内,箱体外安装有驱动第一搅拌筒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驱动第二搅拌筒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由网板制成的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对大米进行输送除杂,大米输送过程中得到了充分搅拌,搅拌过程中小颗粒杂物能够顺利从第一搅拌筒下落至杂物导板上,而大米则能够顺利由第二搅拌筒中落入大米料箱内,相对现有技术对堆积输送的大米进行除杂,大大提高了除杂效果。大大提高了除杂效果。大大提高了除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米除杂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大米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大米除杂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大米除杂设备是大米加工行业中采用的一种重要加工设备,它的作用是将石子等杂物从大米等中去除,去除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大米的质量,现有的除杂设备效果较差,严重影响大米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米除杂设备,使得大米除杂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大大提升了大米质量。
[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米除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呈上下布置的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第一搅拌筒、第二搅拌筒横向水平布置、并均呈圆柱形,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的两端分别通过回转轴承安装在箱体内,箱体外安装有驱动第一搅拌筒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驱动第二搅拌筒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
[0005]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的内壁上均沿轴向布置有螺旋输送叶片,第一搅拌筒的右端连接有第一端盖,第一端盖的中心设置有进料孔,箱体的外壁上安装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出料口水平设置、并由第一端盖的进料孔延伸至第一搅拌筒内,第一搅拌筒的左端为开口作为出料口、并向外伸出箱体;所述第二搅拌筒的左端连接有第二端盖,第二端盖的中心设置有进料孔,第二搅拌筒的右端为开口作为出料口、并向外伸出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设置有导料筒,导料筒的上端口连接在箱体侧壁上、并与第一搅拌筒的出料口连通,导料筒的下端口水平布置、并由第二端盖的进料口延伸至第二搅拌筒内;
[0006]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均采用网板制成,第一搅拌筒的网孔小于米粒,第二搅拌筒的网孔大于米粒,第二搅拌筒下方的箱体内设置有大米料箱,箱体的右侧设置有呈上下布置的小颗粒杂物接料箱和大颗粒杂物接料箱,所述第一搅拌筒下方的箱体内设置有向右倾斜向下布置的杂物导板,杂物导板向外延伸至小颗粒杂物接料箱内,所述第二搅拌筒的出料口延伸至大颗料杂物接料箱内。
[0007]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左侧还设置有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料口与导料筒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料筒的内壁上还安装有磁铁,导料筒上还设置有便于对磁体上吸附的杂物进行清理的开关门。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通过由网板制成的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对大米进行输送除杂,大米输送过程中得到了充分搅拌,搅拌过程中小颗粒杂物能够顺利从第一搅拌筒下落至杂物导板上,而大米则能够顺利由第二搅拌筒中落入大米料箱内,相对现有技术对堆积输送的大米进行除杂,大大提高了除杂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方形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呈上下布置的第一搅拌筒2和第二搅拌筒3,第一搅拌筒2、第二搅拌筒3横向水平布置、并均呈圆柱形,第一搅拌筒2和第二搅拌筒3的两端分别通过回转轴承4安装在箱体1内,箱体1外安装有驱动第一搅拌筒2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5以及驱动第二搅拌筒3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电机5、第二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均延伸至箱体1内、并通过齿轮或链条或皮带与第一搅拌筒2、第二搅拌筒3传动连接。
[0013]第一搅拌筒2和第二搅拌筒3的内壁上均沿轴向布置有螺旋输送叶片7,第一搅拌筒2的右端连接有第一端盖8,第一端盖8的中心设置有进料孔,箱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进料斗9,进料斗9的出料口水平设置、并由第一端盖8的进料孔延伸至第一搅拌筒2内,第一搅拌2筒的左端为开口作为出料口、并向外伸出箱体1;所述第二搅拌筒3的左端连接有第二端盖10,第二端盖10的中心设置有进料孔,第二搅拌筒3的右端为开口作为出料口、并向外伸出箱体1,所述箱体1的左侧设置有导料筒11,导料筒11的上端口密封连接在箱体1侧壁上、并与第一搅拌筒2的出料口连通,导料筒11的下端口水平布置、并由第二端盖10的进料口延伸至第二搅拌筒3内。
[0014]第一搅拌筒2和第二搅拌筒3均采用网板制成,第一搅拌筒2的网孔小于米粒,第二搅拌筒2的网孔大于米粒,第二搅拌筒2下方的箱体1内设置有大米料箱12,箱体1的右侧设置有呈上下布置的小颗粒杂物接料箱13和大颗粒杂物接料箱14,所述第一搅拌筒2下方的箱体1内设置有向右倾斜向下布置的杂物导板15,杂物导板15向外延伸至小颗粒杂物接料箱13内,所述第二搅拌筒3的出料口延伸至大颗料杂物接料箱14内。
[0015]箱体1的左侧还设置有旋风分离器16,旋风分离器16的进料口与导料筒11连接,导料筒11的内壁上还安装有磁铁17,导料筒11上还设置有便于对磁体17上吸附的杂物进行清理的开关门18。
[0016]本技术的工作过程:
[0017]大米由进料斗9进入第一搅拌筒2内,第一驱动电机5驱动第一搅拌筒旋转向前输送大米,同时大米在第一搅拌筒2内充分搅拌,使小颗粒杂物能够由网孔下落至杂物导板15上,再由杂物导板15滑落至小颗粒杂物接料箱13内,而大米则向前落入导料筒11内,在下落过程中,旋风分离器16米糠等轻物质进行吸附,同时磁铁17对铁质杂物进行吸附,之后进入第二搅拌筒3内,大米由网孔落入大米料箱12,大颗粒杂物输送至大颗粒杂物接料箱14。
[0018]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为保证大米的输送以及颗粒杂物的分离,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转速为控制在10~20圈/每分钟,避免转速过快,使大米产生离心力而影响杂物分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除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呈上下布置的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第一搅拌筒、第二搅拌筒横向水平布置、并均呈圆柱形,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的两端分别通过回转轴承安装在箱体内,箱体外安装有驱动第一搅拌筒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驱动第二搅拌筒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一搅拌筒和第二搅拌筒的内壁上均沿轴向布置有螺旋输送叶片,第一搅拌筒的右端连接有第一端盖,第一端盖的中心设置有进料孔,箱体的外壁上安装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出料口水平设置、并由第一端盖的进料孔延伸至第一搅拌筒内,第一搅拌筒的左端为开口作为出料口、并向外伸出箱体;所述第二搅拌筒的左端连接有第二端盖,第二端盖的中心设置有进料孔,第二搅拌筒的右端为开口作为出料口、并向外伸出箱体,所述箱体的左侧设置有导料筒,导料筒的上端口连接在箱体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绍兰朱红红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兴化市四季香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