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悬浮物去除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958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悬浮物去除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部设有搅拌仓,搅拌仓的右下侧设有出水口,搅拌仓内偏心设有偏心笼,偏心笼的下侧偏心连接转轴,转轴的上端通过倾斜的强化板连接偏心笼,所述偏心笼内设有空腔,空腔内放置有放样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偏心力对柴油机尾气处理液进行离心分离,将内部的悬浮物进行依次过滤,满足去除要求,同时,通过上升管和喷管对放样管的内进行清洗,对滤孔进行清理。对滤孔进行清理。对滤孔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悬浮物去除仪


[0001]本技术涉及悬浮物去除
,具体是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悬浮物去除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汽车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和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及大气环境的危害已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汽车内燃机排放的氮氧化物绝大部分是一氧化氮(NO),少量是二氧化氮(NO),一般用氮氧化合物(NO)表示。NO是无色气体,本身毒性不大,但在大气中缓慢氧化成NO。NO2是褐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味,被吸入人体后与水结合成硝酸,引起咳嗽、气喘,甚至肺气肿和心急损伤。NO是在地面附近形成含有毒臭氧的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报道,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减少这两项排放物的研究,就我国而言,已经实施的“国V”排放标准意味着汽车尾气的排放必须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大量实验研究表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最适合柴油车的“国V”排放解决方案,而这项技术必须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NO进行处理,因此,车用尿素溶液成了“国V”排放解决方案的必备产品。尿素SCR技术是通过向排气管中喷入一定量的尿素水溶液,尿素再经过蒸发、热解和水解过程得到还原剂NH,NH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会选择性的将NO还原为N,从而实现降低NO排放的目的。如果载柴油机不装尾气处理液、或装载纯度不高、质量伪劣的处理液,都会使车辆发动机发生自动减速的情况。同时,质量伪劣的柴油机尾气处理液会污染SCR催化反应罐中的催化剂,造成严重后果。
[0003]柴油机尾气处理液在出厂时需要进行悬浮物的去除,以保障质量,现有的悬浮物去除装置,去除的效率低,滤孔需要经常清理,导致去除效果差。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悬浮物去除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悬浮物去除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悬浮物去除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右部设有搅拌仓,搅拌仓的右下侧设有出水口,搅拌仓内偏心设有偏心笼,偏心笼的下侧偏心连接转轴,转轴的下端连接电机,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壳体内,转轴上设有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传动轴,传动轴的上端贯穿搅拌仓连接离心泵的动力轴,离心泵的出水处连通上升管,上升管的上端设有单向阀,上升管沿搅拌仓的内壁向上延伸并连接软管一,所述偏心笼内设有空腔,空腔内放置有放样管;
[0007]所述偏心笼的下侧倾斜设置,且偏心笼的下侧中部安装有导流管,导流管上均匀设有通孔,所述放样管的与偏心笼的腔体匹配设置,且放样管的外壁上均匀设有通孔,偏心笼的上侧通过螺纹连接旋盖,旋盖的上侧设有固定管,固定管的下端连接若干喷管,喷管圆
周设置,固定管内转动连接有活塞,活塞内设有导管一,导管一与固定管之间通过填料函密封,导管一的上端连接三通管,软管一连接三通管的一端,三通管的另一端连接软管二,软管二的上端连接加水口,加水口位于上盖内,上盖的左端铰接在壳体的上侧,所述放样管内卡接有若干筛管,筛管通过上侧的卡槽卡接在放样管内部,筛管设有若干个,且筛管从内到外的滤孔孔径逐渐变小。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上端通过倾斜的强化板连接偏心笼。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偏心笼靠近转轴的侧壁厚度大于相对的一侧,且侧壁最厚的内部设有配重块,使得偏心笼的重心靠近转轴,降低转动时的本身的偏心力。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盖的上侧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方便转动的凸条,旋盖的下端设有密度环,密封环的下端伸入腔体内。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水口和固定管的轴线与电机的转轴轴线重合,进一步降低偏心力的作用。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放样管的上侧左右两端固定有突出的夹块,夹块的下侧设有对位槽,偏心笼内设有与对位槽匹配的卡接结构,卡接结构包括梯形卡块和弹簧,保证每次放样管安装在同一位置,防止放样管旋转。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偏心力对柴油机尾气处理液进行离心分离,将内部的悬浮物进行依次过滤,满足去除要求,同时,通过上升管和喷管对放样管的内进行清洗,对滤孔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悬浮物去除仪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悬浮物去除仪中放样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悬浮物去除仪中筛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壳体;2、筛管;3、搅拌仓;4、电机;5、偏心笼;6、放样管;7、导流管;8、出水口;9、皮带;10、传动轴;11、离心泵;12、上升管;13、旋盖;14、固定管;15、喷管;16、活塞;17、弹簧;18、导管一;19、三通管;20、软管一;21、软管二;22、加水口;23、上盖;24、卡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悬浮物去除仪,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右部设有搅拌仓3,搅拌仓3的右下侧设有出水口8,搅拌仓3内偏心设有偏心笼5,偏心笼5的下侧偏心连接转轴,转轴的上端通过倾斜的强化板连接偏心笼5,转轴
的下端连接电机4,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转轴上设有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9连接传动轴10,传动轴10的上端贯穿搅拌仓3连接离心泵11的动力轴,离心泵11的出水处连通上升管12,上升管12的上端设有单向阀,上升管12沿搅拌仓3的内壁向上延伸并连接软管一20,所述偏心笼5内设有空腔,空腔内放置有放样管6,偏心笼5靠近转轴的侧壁厚度大于相对的一侧,且侧壁最厚的内部设有配重块,使得偏心笼5的重心靠近转轴,降低转动时的本身的偏心力;
[0023]所述偏心笼5的下侧倾斜设置,且偏心笼5的下侧中部安装有导流管7,导流管7上均匀设有通孔,所述放样管6的与偏心笼5的腔体匹配设置,且放样管6的外壁上均匀设有通孔,偏心笼5的上侧通过螺纹连接旋盖13,所述旋盖13的上侧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方便转动的凸条,旋盖13的下端设有密度环,密封环的下端伸入腔体内,旋盖13的上侧设有固定管14,固定管14的下端连接若干喷管15,喷管15圆周设置,固定管14内转动连接有活塞16,活塞16内设有导管一18,导管一18与固定管14之间通过填料函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液悬浮物去除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右部设有搅拌仓(3),搅拌仓(3)的右下侧设有出水口(8),搅拌仓(3)内偏心设有偏心笼(5),偏心笼(5)的下侧偏心连接转轴,转轴的下端连接电机(4),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转轴上设有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9)连接传动轴(10),传动轴(10)的上端贯穿搅拌仓(3)连接离心泵(11)的动力轴,离心泵(11)的出水处连通上升管(12),上升管(12)的上端设有单向阀,上升管(12)沿搅拌仓(3)的内壁向上延伸并连接软管一(20),所述偏心笼(5)内设有空腔,空腔内放置有放样管(6);所述偏心笼(5)的下侧倾斜设置,且偏心笼(5)的下侧中部安装有导流管(7),导流管(7)上均匀设有通孔,所述放样管(6)的与偏心笼(5)的腔体匹配设置,且放样管(6)的外壁上均匀设有通孔,偏心笼(5)的上侧通过螺纹连接旋盖(13),旋盖(13)的上侧设有固定管(14),固定管(14)的下端连接若干喷管(15),喷管(15)圆周设置,固定管(14)内转动连接有活塞(16),活塞(16)内设有导管一(18),导管一(18)与固定管(14)之间通过填料函密封,导管一(18)的上端连接三通管(19),软管一(20)连接三通管(19)的一端,三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朝勇
申请(专利权)人:溢通环保科技莆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