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保护装置,涉及充电桩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充电桩,充电桩的外部套接有保护框,保护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斜顶,斜顶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集雨器,集雨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斜度板,斜度板的上方形成收集槽,斜度板的底部且位于集雨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出管道,输出管道另一端穿过保护框并连接有蓄水池,蓄水池的前后端与保护框的前后端之间留有流通口,蓄水池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道,通过集雨器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同步通过输出管道排出至蓄水池内部,同时在光照天气时,蓄水池内部的水会雨空气中的热量进行接触,进而起到降温的作用,能够最大化的对雨水进行利用。对雨水进行利用。对雨水进行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新能源也逐渐被使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就是新能源使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的表现。
[0003]但是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均采用镂空式设置,进而在雨天时,雨水会直接作用于充电桩外部,进而会对充电桩产生一定的损害,同时会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均采用镂空式设置,进而在雨天时,雨水会直接作用于充电桩外部,进而会对充电桩产生一定的损害,同时会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
[0005]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保护装置,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0外部套接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斜顶,所述斜顶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集雨器,所述集雨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斜度板,所述斜度板的上方形成收集槽,所述斜度板的底部且位于所述集雨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出管道,所述输出管道另一端穿过所述保护框并连接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的前后端与所述保护框的前后端之间留有流通口,所述蓄水池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道。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集雨器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同步通过输出管道排出至蓄水池内部,并进行存放,同时在光照天气时,蓄水池内部的水会雨空气中的热量进行接触,进而起到降温的作用,能够最大化的对雨水进行利用,进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0007]优选的,所述斜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玻璃板,所述斜顶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太阳能板的下方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的下方连接有蓄电池。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太阳能板会对太阳光照进行吸附,并通过逆变器转化为电能,并同步传输至蓄电池内部,并进行存放。
[0009]优选的,所述保护框的内部上方固定安装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排热扇,所述排热扇与所述流通口相对,一侧所述保护框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前端流通口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卡线块。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蓄电池能够为风扇进行供电,进而使风扇进行转动,并将保护框内部的热量吹动至保护框的下方,并通过散热网排出至外部,进而放置热量堆积现象的产生,通过卡线块能够对充电线进行缠绕,进而对充电线进行悬挂,进一步的起到对充
电线保护的作用。
[0011]优选的,所述保护框的前端且位于所述充电桩的两侧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网,所述活动门的前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前端焊接有卡块。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散热网能够将保护柜内部的热量进行排出,进而保证保护柜内部空气流通工作的进行。
[0013]优选的,所述充电桩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识别区,所述充电桩的中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识别区能够对外部电子卡进行识别,进而保证充电工作的进行。
[0015]优选的,所述充电桩的一侧下方固定安装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桩的一侧上方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充电枪的插入孔。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充电枪能够与电动汽车进行接触,进而保证电动汽车充电工作的进行,通过插入孔能够对充电枪进行放置,进而起到对充电枪保护的作用。
[0017]综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8]通过集雨器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同步通过输出管道排出至蓄水池内部,并进行存放,同时在光照天气时,蓄水池内部的水会雨空气中的热量进行接触,进而起到降温的作用,能够最大化的对雨水进行利用,进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0019]保护框采用钢材料制作,进而对外部的冲击力进行承受,进而起到对充电桩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实施例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保护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视图;
[0022]图3为实施例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保护装置的收集槽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保护框;11、活动门;12、转轴;13、卡块;14、散热网;15、蓄水池;151、排水管道;16、卡线块;2、斜顶;21、集雨器;211、收集槽;212、输出管道;213、斜度板;22、挡阳板;23、太阳能板; 24、玻璃板;25、逆变器;26、蓄电池;27、排热扇;3、充电桩;31、卡槽;32、显示屏;33、识别区;34、充电枪;35、插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
‑
3所示,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保护装置,包括充电桩 3,充电桩3的外部套接有保护框1,保护框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斜顶2,斜顶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集雨器21,集雨器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斜度板213,斜度板213的上方形成收集槽211,斜度板213的底部且位于集雨器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出管道212,输出管道212另一端穿过保护框1并连接有蓄水池15,蓄水池15的前后端与保护框1的前后端之间留有流通口,蓄水池15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道151,斜顶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23,太阳能板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玻璃板24,斜顶 2的内部且位于太阳能板23的下方连接有逆变器25,逆变器
25的下方连接有蓄电池26,保护框1的内部上方固定安装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排热扇27,排热扇27与流通口相对,一侧保护框1的内部且位于前端流通口的上方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卡线块16,保护框1的前端且位于充电桩3的两侧活动连接有活动门11,活动门1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散热网14,活动门11的前端中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2,转轴12的前端焊接有卡块13,充电桩3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32,显示屏32的下方设置有识别区33,充电桩 3的中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与卡块13相匹配的卡槽31,充电桩3的一侧下方固定安装有充电枪34,充电桩3的一侧上方开设有用于放置充电枪34的插入孔35。
[0026]首先将充电桩3安装与指定的位置,同时将保护框1安装与充电桩3 的外部,并使活动门11的内侧与充电桩3的两侧进行接触,接着转动卡块 13,并使转轴12进行转到,进而使卡块13与卡槽31进行接触,进而对活动门11进行固定。
[0027]在保护框1放置的过程中,外部的太阳光照会照射与保护框1外部,并穿过玻璃板24作用于太阳能板23处,同时太阳能板23会对太阳光照进行吸附,并通过逆变器25转化为电能,并同步传输至蓄电池26内部,并进行存放,同时蓄电池26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保护装置,包括充电桩(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3)的外部套接有保护框(1),所述保护框(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斜顶(2),所述斜顶(2)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集雨器(21),所述集雨器(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斜度板(213),所述斜度板(213)的上方形成收集槽(211),所述斜度板(213)的底部且位于所述集雨器(2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出管道(212),所述输出管道(212)另一端穿过所述保护框(1)并连接有蓄水池(15),所述蓄水池(15)的前后端与所述保护框(1)的前后端之间留有流通口,所述蓄水池(15)的底部连通有排水管道(1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23),所述太阳能板(2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玻璃板(24),所述斜顶(2)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太阳能板(23)的下方连接有逆变器(25),所述逆变器(25)的下方连接有蓄电池(2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保护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启岳,段世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电伯乐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