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型元件用承载带,包括:平坦部;收纳部,收纳部具有多个沿平坦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形成在平坦部上的凹状的收纳单元,收纳单元与薄型元件形状相匹配;以及限位部,限位部具有多对分别与多个收纳单元对应形成在平坦部上的凸状的限位单元,每对限位单元分别形成在对应收纳单元的前后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薄型元件用承载带,能够很好的将薄型元件限制在收纳单元内,有效避免薄型元件滑出收纳单元,且在原料片材上下成型(即,收纳单元下凹、限位单元上凸),料厚上下两面分摊比较均匀,收纳单元底部具有较好的强度。收纳单元底部具有较好的强度。收纳单元底部具有较好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型元件用承载带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包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薄型元件用承载带。
技术介绍
[0002]在对电子部件等进行保管、输送、装配时,广泛使用承载带来对电子元器件来进行承载,再用上带覆盖在口袋上,并将上带的左右两侧固定在承载带的左右两侧(即收纳单元的左右两侧);一般在承载带上设置与电子元器件形状匹配的凹状的口袋,而对于薄片状的小型电子元器件,由于其长宽尺寸较小,如果口袋设置较深,会导致口袋底部变薄,造成口袋强度不足,从而使得在产品运输过程中载带容易变形而不能电子产品起到运输保护作用甚至导致电子产品损坏;如果口袋深度设置较浅,薄片状的产品很容易自所述载带的前后方向滑到上袋与载带上表面之间或滑至其他口袋中卡主,导致客户SMD 异常;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对于薄片状的小型电子元器件基本采用纸带包装,而纸带受到其厚度的限制,且静电防护和防潮性能差;因此就需要设计一个相应的结构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需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型元件用承载带,包括:平坦部;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具有多个沿所述平坦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形成在所述平坦部上的凹状的收纳单元,所述收纳单元与薄型元件形状相匹配;以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具有多对分别与多个所述收纳单元对应形成在所述平坦部上的凸状的限位单元,每对所述限位单元分别形成在对应所述收纳单元的前后两侧。
[0004]根据本专利
技术介绍
中对现有技术所述,对于薄片状的小型电子元器件,如果口袋设置较深,会导致口袋底部变薄,造成口袋强度不足;如果口袋深度设置较浅,薄片状的产品很容易自所述载带的前后方向滑出其对应的口袋,导致客户SMD 异常;采用纸带包装,静电防护和防潮性能差;而本技术公开的薄型元件用承载带,上带覆盖在口袋上,且上带的左右两侧固定在承载带的左右两侧(即收纳单元的左右两侧),从而避免薄型元件自左右方向滑出收纳单元,在收纳单元的前后两侧设置限位单元避免薄型元件自前后方向滑出收纳单元,从而能够很好的将薄型元件限制在收纳单元内,有效避免薄型元件滑出收纳单元,且在原料片材上下成型(即,收纳单元下凹、限位单元上凸),料厚上下两面分摊比较均匀,收纳单元底部具有较好的强度。
[0005]另外,根据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薄型元件用承载带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单元高度为0.1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薄型元件用承载带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平坦部上并位于所述收纳部的左或/和右侧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具有多个分别与多个收纳单元对应设置的定位通孔。
[0008]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收纳单元沿所述平坦部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形成在所述平坦部上。
[0009]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收纳单元的底部形成有收纳单元通孔。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收纳单元通孔形成在收纳单元的底部中心。
[0011]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单元沿所述平坦部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收纳单元沿所述平坦部长度方向的尺寸。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单元沿所述平坦部长度方向的尺寸等于所述收纳单元沿所述平坦部长度方向的尺寸。
[0013]进一步地,每相邻两个所述收纳单元之间设置有隔栏,所述隔栏由对应相邻两个所述收纳单元之间的两个限位单元构成。
[0014]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6]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承载带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为平坦部,2为收纳单元,3为限位单元,4为定位通孔,5为收纳单元通孔,6为隔栏,7为口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上”、“下”、“下”、“上”、“前”、“后”、“内”、“外”、“横”、“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方法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联接”、“连通”、“相连”、“连接”、“配合”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配合”可以是面与面的配合,也可以是点与面或线与面的配合,也包括孔轴的配合,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如下,提供一种薄型元件用承载带,上带覆盖在口袋上,且上带的左右两侧固定在承载带的左右两侧(即收纳单元的左右两侧),从而避免薄型元件自左右方向滑出收纳单元,在收纳单元的前后两侧设置限位单元避免薄型元件自前后方向滑出收纳单元,从而能够很好的将薄型元件限制在收纳单元内,有效避免薄型元件滑出收纳单元,且在原料片材上下成型(即,收纳单元下凹、限位单元上凸),料厚上下两面分摊比较均匀,收纳单元底部具有较好的强度。
[0023]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承载带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4]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一种薄型元件用承载带,包括平坦部1;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具有多个沿所述平坦部1的长度方向(即、承载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形成在所述平坦部1上的凹状的收纳单元2,所述收纳单元2与薄型元件形状相匹配;以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具有多对分别与多个所述收纳单元2对应形成在所述平坦部1上的凸状的限位单元3,每对所述限位单元3分别形成在对应所述收纳单元2的前后两侧。
[0025]根据本专利
技术介绍
中对现有技术所述,如图1所示,在对电子部件等进行保管、输送、装配时,广泛使用承载带来对电子元器件来进行承载,再用上带覆盖在口袋7上,并将上带的左右两侧固定在口袋7的左右两侧,对于薄片状的小型电子元器件,如果口袋7设置较深,会导致口袋7底部变薄,造成口袋7强度不足;如果口袋7深度设置较浅,薄片状的产品很容易自所述载带的前后方向滑出其对应的口袋7,导致客户SMD 异常;采用纸带包装,静电防护和防潮性能差;而本技术公开的薄型元件用承载带,上带覆盖在口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元件用承载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坦部;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具有多个沿所述平坦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形成在所述平坦部上的凹状的收纳单元,所述收纳单元与薄型元件形状相匹配;以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具有多对分别与多个所述收纳单元对应形成在所述平坦部上的凸状的限位单元,每对所述限位单元分别形成在对应所述收纳单元的前后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元件用承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高度为0.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型元件用承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型元件用承载带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平坦部上并位于所述收纳部的左或/和右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育星,沈仲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丰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