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喷油偶件防咬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29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0
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喷油偶件防咬死结构,在喷油器体的底端设有下孔,在油嘴弹簧的上端设有油嘴垫片,下孔的孔径小于油嘴垫片的外径,喷油嘴偶件由油嘴针阀体和油嘴针阀杆组成,油嘴针阀杆与油嘴针阀体之间为偶件配合,顶杆的下端面与油嘴针阀杆的顶面接触,顶杆的上段直径小于下孔的孔径。由于改进了油嘴针阀杆的升程控制件结构,顶杆与喷油器体之间为间隙套装,无需配合导向,因此,从结构上消除了现有结构中二者咬卡,既降低了顶杆与喷油器体加工精度,降低加工成本,又消除了咬死缺陷,能极大地提高喷油器的出油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延长了喷油器总成的使用寿命。而延长了喷油器总成的使用寿命。而延长了喷油器总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喷油偶件防咬死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喷油器
,具体是一种球阀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喷油偶件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结构共轨喷油器总成如图1的所示,其中,喷油器体1、顶杆2,油嘴弹簧3、过渡块4、油嘴针阀体5、油嘴针阀杆6和油嘴垫片7构成了偶件喷油控制结构,油嘴针阀杆6的升程由顶杆2控制,顶杆2的上段外圆柱与喷油器体的下孔8之间为偶件配合,油嘴弹簧3上端与油嘴垫片7限位。
[0003]在现有结构喷油器总成中,由于控制油嘴针阀杆6的限位杆2的上段与喷油器体1的下孔8之间为偶件配合,不仅加工难度大,成本高,而且二者之间经常出现因油中含杂质而咬死,导致整个喷油器无法正常工作,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喷油偶件防咬死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喷油偶件防咬死结构,其特征是:在喷油器体底端设有下孔,在喷油器体下端依次设有过渡块和喷油嘴偶件,顶杆和油嘴弹簧套装后设置在过渡块的中心孔中,在油嘴弹簧的上端设有油嘴垫片,下孔的孔径小于油嘴垫片的外径,喷油嘴偶件由油嘴针阀体和油嘴针阀杆组成,油嘴针阀杆与油嘴针阀体之间为偶件配合,顶杆的下端面与油嘴针阀杆的顶面接触,顶杆的上段直径小于下孔的孔径。
[0007]进一步,所述顶杆包括弹簧柱和弹簧座,油嘴弹簧套装在弹簧柱上,油嘴弹簧的下端与弹簧座的上端面接触,弹簧座的下端面与油嘴针阀杆的上端接触,弹簧柱的外径小于下孔的孔径。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由于改进了油嘴针阀杆的升程控制件结构,采用顶杆限位,顶杆与喷油器体之间为间隙套装,无需配合导向,因此,从结构上消除了现有结构中二者咬卡,既降低了顶杆与喷油器体加工精度,降低加工成本,又消除了咬死缺陷,能极大地提高喷油器的出油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延长了喷油器总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现有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出油控制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

喷油器体;2

顶杆;3

油嘴弹簧;4

过渡块;5

油嘴针阀体;6

油嘴针阀杆;7

油嘴垫片;8

下孔;21

弹簧柱;22

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喷油偶件防咬死结构,如图2所示,在喷油器体1底端设有下孔8,在喷油器体1下端依次设有过渡块4和喷油嘴偶件,顶杆2和油嘴弹簧3套装后设置在过渡块4的中心孔中,在油嘴弹簧3的上端设有油嘴垫片7,下孔8的孔径小于油嘴垫片7的外径,喷油嘴偶件由油嘴针阀体5和油嘴针阀杆6组成,油嘴针阀杆6与油嘴针阀体5之间为偶件配合,所述顶杆2包括弹簧柱21和弹簧座22,油嘴弹簧3套装在弹簧柱21上,油嘴弹簧3的下端与弹簧座22的上端面接触,弹簧座22的下端面与油嘴针阀杆6的上端接触,弹簧柱21的外径小于下孔8的孔径,弹簧座22的外径与过渡块4的中心孔之间为间隙配合,弹簧座22在过渡块4的中心孔中可自由升降移动。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喷油偶件防咬死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喷油器体(1)、顶杆(2)、油嘴弹簧(3)、过渡块(4)、油嘴针阀体(5)、油嘴针阀杆(6)和油嘴垫片(7),在喷油器体(1)底端设有下孔(8),所述顶杆(2)包括弹簧柱(21)和弹簧座(22),油嘴弹簧(3)套装在弹簧柱(21)上,油嘴弹簧(3)的下端与弹簧座(22)的上端面接触,弹簧座(22)的下端面与油嘴针阀杆(6)的上端接触,弹簧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勇刘义亭庄福如沙有胜鞠得雨王进钱音瑶赵波李明聂增奎肖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格林鲍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