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可调式压裂返排装置。涉及油田压裂辅助装置技术领域。调节阀上部法兰密封连接三级压力差递减的串联的三个减压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改变开启电磁线圈的数量,改变钢芯的推力,从而改变锥形孔和阀芯的锥形头之间的环空面积,达到改变放喷流量的目的,避免常规更换油嘴的复杂操作,减少作业时间,提高作业安全性,调节阀进口和阀芯后端的压力差小,压裂返排液的流速低,降低阀芯和阀体的冲击力,提高使用寿命,通过依次降低出口压力,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同时最终出口管道的低流速也提高了流量计的计量准确性。也提高了流量计的计量准确性。也提高了流量计的计量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压裂返排装置
: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压裂辅助装置
,具体地说是可调式压裂返排装置。
技术介绍
:
[0002]压裂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导流能力的裂缝,工程技术人员希望通过对返排流速的控制使支撑剂在裂缝内获得较好的铺置,进而使裂缝具有较高的导流能力,目前压裂返排放喷时,控制返排流速的方式是利用金属水嘴或针型阀通过改变过流面积控制返排流速,由于压裂放喷时,井底压力一般都在十几到几十MPa,直接通过油嘴放喷到常压容器内,放喷前后的压力差决定了油嘴内的压裂返排液的流速极高,导致油嘴被冲击磨损过快,放喷流量不易控制,安全性能低,同时更换油嘴需要停止放喷作业,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可调式压裂返排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可调式压裂返排装置,包括调节阀,调节阀上部法兰密封连接三级压力差递减的串联的三个减压阀;
[0005]调节阀包括阀体,阀体下部设有锥形孔,锥形孔内设有阀芯,阀芯下部为圆锥头,阀芯的圆锥头与锥形孔的圆锥度相同,阀芯的圆锥头下部有台阶轴,台阶轴与阀体下部的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II,支撑板上设有圆周均布的过液孔,支撑板上设有芯轴,芯轴与阀芯底部的沉孔间隙配合连接;
[0006]阀芯上部为一个斜面,阀芯的斜面左侧,阀体上横向设有缸套,缸套内设有活塞,活塞和缸套通过密封圈间隙配合连接,活塞右侧固定连接支杆,支杆右侧的端面与阀芯的斜面贴合;
[0007]活塞左侧固定连接钢芯,钢芯伸出缸套左侧端面,位于缸套外面的钢芯外圆上套设有若干电磁线圈,活塞左侧与缸套之间设有弹簧I。
[0008]调节阀上部连接的第一个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小于放喷压力0.1
‑
0.2Mpa,三个减压阀减压的压差依次递减,至第三个减压阀出口压力为0.2Mpa。
[0009]调节阀上连接的第三个减压阀后端通过管道串联连接有流量计。
[001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改变开启电磁线圈的数量,改变钢芯的推力,也就是改变了活塞左右移动的位置,通过支杆移动推动阀芯的斜面改变阀芯的上下位置,从而改变锥形孔和阀芯的锥形头之间的环空面积,达到改变放喷流量的目的,避免常规更换油嘴的复杂操作,减少作业时间,提高作业安全性,调节阀上部连接的第一个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小于放喷压力0.1
‑
0.2Mpa,调节阀进口和阀芯后端的压力差小,通过阀芯和锥形孔的压裂返排液的流速低,圆锥形的阀芯对液体扰动小,降低阀芯和阀体的冲击力,提高使用寿命,通过依次降低出口压力,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同时最终出口管道的低流速也提高了流量计的计量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
‑
调节阀,2
‑
阀芯,3
‑
锥形孔,4
‑
弹簧I,5
‑
支撑板,6
‑
支杆,7
‑
活塞,8
‑
弹簧II,9
‑
电磁线圈,10
‑
钢芯,11
‑
缸套,12
‑
斜面,13
‑
减压阀,14
‑
流量计,15
‑
芯轴,16
‑
过液孔,17
‑
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由图1结合图2所示,可调式压裂返排装置,包括调节阀1,调节阀1上部法兰密封连接三级压力差递减的串联的三个减压阀13;
[0016]调节阀1包括阀体17,阀体17下部设有锥形孔3,锥形孔3内设有阀芯2,阀芯2下部为圆锥头,阀芯2的圆锥头与锥形孔3的圆锥度相同,阀芯2的圆锥头下部有台阶轴,台阶轴与阀体17下部的支撑板5之间设有弹簧II8,支撑板5上设有圆周均布的过液孔16,支撑板5上设有芯轴15,芯轴15与阀芯2底部的沉孔间隙配合连接,在阀芯2的上下移动时起到导向作用;
[0017]阀芯2上部为一个斜面12,阀芯2的斜面12左侧,阀体17上横向设有缸套11,缸套11内设有活塞7,活塞7和缸套11通过密封圈间隙配合连接,活塞7右侧固定连接支杆6,支杆6右侧的端面与阀芯2的斜面12贴合;
[0018]活塞7左侧固定连接钢芯10,钢芯10伸出缸套11左侧端面,位于缸套11外面的钢芯10外圆上套设有若干电磁线圈9,改变开启电磁线圈9的数量,就改变了钢芯10的推力,也就是改变了活塞7左右移动的位置,通过支杆6移动推动阀芯2的斜面12改变阀芯2的上下位置,从而改变锥形孔3和阀芯2的锥形头之间的环空面积,达到改变放喷流量的目的,避免常规更换油嘴的复杂操作,减少作业时间,提高作业安全性,活塞7左侧与缸套11之间设有弹簧I4用于抵制井下压力作用在活塞7右侧的压力。
[0019]调节阀1上部连接的第一个减压阀13的进口压力小于放喷压力0.1
‑
0.2Mpa,调节阀1进口和阀芯2后端的压力差小,通过阀芯2和锥形孔3的压裂返排液的流速低,圆锥形的阀芯2对液体扰动小,降低阀芯2和阀体17的冲击力,提高使用寿命,三个减压阀13减压的压差依次递减,至第三个减压阀13出口压力为0.2Mpa。
[0020]调节阀1上连接的第三个减压阀13后端通过管道串联连接有流量计14,通过依次降低出口压力,提高装置的安全性,同时最终出口管道的低流速也提高了流量计的计量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压裂返排装置,包括调节阀(1),其特征在于:调节阀(1)上部法兰密封连接三级压力差递减的串联的三个减压阀(13);调节阀(1)包括阀体(17),阀体(17)下部设有锥形孔(3),锥形孔(3)内设有阀芯(2),阀芯(2)下部为圆锥头,阀芯(2)的圆锥头与锥形孔(3)的圆锥度相同,阀芯(2)的圆锥头下部有台阶轴,台阶轴与阀体(17)下部的支撑板(5)之间设有弹簧II(8),支撑板(5)上设有圆周均布的过液孔(16),支撑板(5)上设有芯轴(15),芯轴(150与阀芯(2)底部的沉孔间隙配合连接;阀芯(2)上部为一个斜面(12),阀芯(2)的斜面(12)左侧,阀体(17)上横向设有缸套(11),缸套(11)内设有活塞(7),活塞(7)和缸套(11)通过密封圈间隙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淞源,张虎,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市天德忠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