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工艺技术

技术编号:287907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工艺,属于建筑技术领域。一种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石英粉、纤维素纤维、42.5硅酸盐水泥、水以及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的建筑物,不管主体是钢结构还是混凝土框架,楼板基本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近几年,国内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出现了各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钢筋桁架楼承板等新型的楼板结构,但都无法摆脱现场浇筑混凝土这一环节,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装配式干法楼面结构。
[0003]纤维水泥板作为一种装饰性板材,相比于传统的石膏板、木塑板等产品,在防火、防潮、强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相比于钢筋混凝土,其强度又弱了一个等级,无法作为受力结构的主要构件使用,降低了其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效果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工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石英粉、纤维素纤维、42.5硅酸盐水泥、水以及100
×
100
×
1.0mm钢丝网;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组成:
[0007]石英粉:1

5份;
[0008]纤维素纤维:5

10份;
[0009]42.5硅酸盐水泥:15

30份;
[0010]余量为水。
[0011]优选的,操作步骤为:
[0012]S1,制浆;将原材料按配合比放入匀浆机内加水搅拌均匀,形成浆料,浆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0

25%;
[0013]S2,底层板坯成型;
[0014]S3,底层板坯堆垛;先将湿板坯的纵横边切割整齐,再将切割后的湿板坯放置在垫板上;
[0015]S4,放置夹心钢丝网片;将尺寸与湿板坯一致的钢丝网片放置在底层板坯上,钢丝网片平整,边缘与板坯对齐,其中,钢丝网选用直径1mm的不锈钢丝,网眼尺寸为40
×
40mm,焊接固定,搭接处压扁,确保压扁后厚度不超过0.5mm,进而确保搭接处总厚度不超过1mm,可确保双层板材与钢丝网复合后平整度,钢丝搭接处无凸起;
[0016]S5,上层板坯成型;与步骤2操作一致;
[0017]S6,上层板坯堆垛;
[0018]S7,加压;
[0019]S8,初步养护;
[0020]S9,脱模;先将初步养护后的板坯用真空吸盘脱模,再将板坯按10张一组堆放到养护隔板上;
[0021]S10,蒸养。
[0022]优选的,步骤S2中的底层板坯成型和步骤S5中上层板坯成型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混合均匀的浆料打入储浆池,再通过匀浆机将浆料均匀布于毛毯之上,保证毛毯运行速度一致,逐级脱水,将浆料抄取成厚度均匀的湿板坯,湿坯表面保证光滑无杂质。
[0023]优选的,步骤S3中底层板坯堆垛的操作方法为:先将湿板坯的纵横边切割整齐,再将切割后的湿板坯放置在垫板上。
[0024]优选的,步骤S6中上层板坯堆垛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先将湿板坯的纵横边切割整齐,再将切割后的湿板坯放置在钢丝网片上,上下层板坯边缘对齐,上层放置垫板,逐级叠放在一起,总高度不宜超过1m。
[0025]优选的,步骤S7中加压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0026]采用渐进缓排加压技术,利用压机对堆垛施加压力,压制30分钟,将叠放在一起的料坯压成板坯;施加压力过程为4分钟之内施加压力由0升至1000Kg,保持3分钟,然后在3分钟之内施加压力由1000Kg升至2000Kg,保持3分钟,然后在3分钟之内施加压力由2000Kg升至3000Kg,保持3分钟,然后在3分钟之内施加压力由3000Kg升至4000Kg,保持6分钟,然后在2分钟之内压力由4000Kg降至0。
[0027]优选的,步骤S8中的初步养护的具体方法为:将压制成型的板坯静置10小时以上。
[0028]优选的,步骤S10中的蒸养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0029]采用低压长时蒸压养护技术,将脱模后的板坯放入蒸压釜内对板坯进行养护,养护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依次是升温升压、恒温恒压和降温降压。
[0030]优选的,升温升压的过程中压力由标准大气压升至1.0MPa,该阶段时间是3小时,恒温恒压过程中的压力是1.0MPa,时间是7小时,降温降压过程中的压力由1.0MPa降至标准大气压,时间为2小时。
[0031]一种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施工工艺,具体安装工艺如下:
[0032]钢结构次梁一般选用C型钢或镀锌方管,间距不超过600mm,次梁截面积经设计单位结构承载力验算确定,固定后上缘与主梁平齐,纤维水泥楼层板单层厚度不低于15mm,施工时两层交替错缝安装,架空层位于两层楼层板之间,用可调平支撑脚支撑,支撑脚沿次梁布置,间距不大于400mm,沿支撑脚上倒扣放置C型钢,作为架空层上楼层板受力龙骨使用,自攻螺钉沉头固定楼层板,钉头不得高于板面。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及其施工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4]1、该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通过制浆、底层板坯成型、底层板坯堆垛、放置夹心钢丝网片、上层板坯成型、上层板坯堆垛、加压、初步养护、脱模、蒸养等操作,可提高纤维水泥板的硬度,并夹心复合钢丝网,提高板材的抗折强度和韧性,以满足受力要求,使其可以作为受力结构的主要构件使用,增强了使用效果。
[0035]2、该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施工工艺,其楼板厚度只有30

40mm,远远低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楼面,且全干法施工,不需要脚手架,不需要养护时间,无建筑垃圾产生,施工完
成即可进行室内管线、地暖、装饰工程,工期缩减90%以上,用工缩减80%以上。
[003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可提高纤维水泥板的硬度,并夹心复合钢丝网,提高板材的抗折强度和韧性,以满足受力要求,使其可以作为受力结构的主要构件使用,增强了使用效果,其楼板厚度远远低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楼面,且全干法施工,不需要脚手架,无建筑垃圾产生,工期可以较大的缩减。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9]实施例1:
[0040]一种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石英粉、纤维素纤维、42.5硅酸盐水泥、水以及100
×
100
×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石英粉、纤维素纤维、42.5硅酸盐水泥、水以及40
×
40
×
1.0mm钢丝网;各组分按照以下重量份组成:石英粉:1

5份;纤维素纤维:5

10份;42.5硅酸盐水泥:15

30份;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为:S1,制浆;将原材料按配合比放入匀浆机内加水搅拌均匀,形成浆料,浆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0

25%;S2,底层板坯成型;S3,底层板坯堆垛;先将湿板坯的纵横边切割整齐,再将切割后的湿板坯放置在垫板上;S4,放置夹心钢丝网片;将尺寸与湿板坯一致的钢丝网片放置在底层板坯上,钢丝网片平整,边缘与板坯对齐,其中,钢丝网选用直径1mm的不锈钢丝,网眼尺寸为40
×
40mm,焊接固定,搭接处压扁,确保压扁后厚度不超过0.5mm,进而确保搭接处总厚度不超过1mm,可确保双层板材与钢丝网复合后平整度,钢丝搭接处无凸起;S5,上层板坯成型;与步骤2操作一致;S6,上层板坯堆垛;S7,加压;S8,初步养护;S9,脱模;先将初步养护后的板坯用真空吸盘脱模,再将板坯按10张一组堆放到养护隔板上;S10,蒸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底层板坯成型和步骤S5中上层板坯成型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混合均匀的浆料打入储浆池,再通过匀浆机将浆料均匀布于毛毯之上,保证毛毯运行速度一致,逐级脱水,将浆料抄取成厚度均匀的湿板坯,湿坯表面保证光滑无杂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底层板坯堆垛的操作方法为:先将湿板坯的纵横边切割整齐,再将切割后的湿板坯放置在垫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增强水泥楼层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上层板坯堆垛的具体操作方法为:先将湿板坯的纵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智张传印刘文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泰建筑产业化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