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94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袋机构,包括带面向一侧倾斜的第二传送带以及用于驱动第二传送带转动的第二传送驱动;第二传送带的运输面处布置隔断板且各隔断板沿所述运输面的长度方向依序间隔均布,从而形成隔板输送带结构;第二传送带的带面两侧均布置侧边支撑板,带面低侧处的侧边支撑板外侧边设置有垂直带面袋底挡板,带面高侧处的侧边支撑板平行带面且延伸至带面上方处。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倾斜状的第二传送带可以为其他工位的结构提供足够的空间,且保证包装袋运送过程中能准确定位,袋底挡板的设置可以防止包装袋滑落。袋滑落。袋滑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袋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的
,尤其涉及一种运袋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坚果类包装全部都是密集型的人员纯手工或半手工作业,安全、卫生和精准度方面都没保障,且返工率高,二次浪费大。具体而言:一方面,纯手工或半手工操作造成员工劳动强度大,易疲劳,产生负面情绪,容易出差错;另一方面,手工拿取耗材,傻瓜式辅助设备,人工开袋、封口、装箱、返工,乃至来回工位间搬运都在同一空间内,容易造成拥挤,整体工作效率低下,包装精准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能够使包装袋在各工序之间传递,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运袋机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运袋机构,包括带面向一侧倾斜的第二传送带以及用于驱动第二传送带转动的第二传送驱动;第二传送带的运输面处布置隔断板且各隔断板沿所述运输面的长度方向依序间隔均布,从而形成隔板输送带结构;第二传送带的带面两侧均布置侧边支撑板,带面低侧处的侧边支撑板外侧边设置有垂直带面袋底挡板,带面高侧处的侧边支撑板平行带面且延伸至带面上方处。
[000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06](1)倾斜状的第二传送带可以为其他工位的结构提供足够的空间,且保证包装袋运送过程中能准确定位,袋底挡板的设置可以防止包装袋滑落。
[0007](2)侧边支撑板用于支撑包装袋的首尾两端,并且方便在传送过程中各部件的安装。
[0008](3)预留的设置可以保证包装袋在袋底与侧边支撑板接近垂直时,袋底部分穿过预留间隙,不仅可保证包装袋始终与第二传送带平行,同时也能起到杂物掉落目的,以维持第二传送带带面的整洁性。
[0009](4)实际操作时人们发现,当包装袋袋体与传推料机构的推料路径不处于同一平面时,包装袋袋底部位会弯折,使得物料无法直接行进到底,从而影响进料状态。本技术通过在侧边支撑板的位于开袋填充机构处设置有托袋板可伸出的预留孔,从而依靠托袋板来解决上述问题。每当开袋填充机构开启包装袋袋口时,托袋板同步的通过预留孔上升,从而顶动包装袋的袋底随袋口同步举升;这样,可确保每次传推料机构的推料路径与包装袋袋长方向基本平齐,也就确保了物料能一推到底,操作起来极为灵巧高效。
[0010](5)两个相邻的隔断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待处理的包装袋的宽度,这样在倾斜布局的隔板间内袋子在重力作用下可自动找正。
[0011]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主要保护的是为了能够使包装袋在各工序之间传递,而不保护其中的软件部分。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系统整体图。
[0013]图2为物料供应机构的立体图。
[0014]图3为物料转向传送单元的立体图。
[0015]图4为第一传送单元的立体图。
[0016]图5为第二传送单元的立体图。
[0017]图6和图7为第二传送单元和第一物料整形单元处的剖视图。
[0018]图8为包装袋供应机构的立体图。
[0019]图9为袋仓的底部视图。
[0020]图10为运袋机构和运袋机构上成品输出机构的立体图。
[0021]图11A、图11B及图11C为传推料机构的剖视图。
[0022]图12为第一导槽的结构图。
[0023]图13为第二推料单元的结构图。
[0024]图14为开袋填充机构、运袋机构、第一拍打单元的结构图。
[0025]图15、图16和图17为开袋放料单元的结构图。
[0026]图18为贝状体的立体图。
[0027]图19为托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0为整形机构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0029]图21第一拍打单元的结构图。
[0030]图22和图23为整形机构的结构图。
[0031]图24、图25及图26为横向整形部的结构图。
[0032]图27和图28为纵向整形部的结构图。
[0033]图29为折痕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30和图31为封口机构的结构图。
[0035]图32为压袋单元与隔热块的安装状态立体图。
[0036]图33为封口单元局部的机构图。
[0037]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0038]1‑
物料供应机构 10

总支撑架
[0039]100

物料转向传送单元 101

主传送带 102

拨板组件 1021

第一转销 1022

分隔板 1023

转向拨板 1024

第二转销 1025

弧形槽
[0040]103

第一转向驱动 1031

转向支撑 1032

转向动力部 104

弧形板
[0041]110

第一传送单元 111

第一传送带 112

第一光电检测组件 113

卸料组件 114

挡件1151

第一挡板 1152

第二挡板 1153

第三挡板
[0042]120

第二传送单元 121

第一物料缓存仓 122

第二物料缓存仓
[0043]123

刮料组件 1231

刮料板1232

刮料驱动 124

第二光电检测组件
[0044]125

放料板 126

物料暂存平台 127

辅助落料部件
[0045]130

第一物料整形单元 131

第一整形驱动 132

第一整形移动板
[0046]140

第一推料单元
[0047]2‑
包装袋供应机构
[0048]210

袋仓 2101

仓面板 2102

弧形框 2103

挡袋片
[0049]220

第一吸袋单元 2201

第一吸盘 2202

第一吸袋驱动
[0050]2203

吸盘连接件
[0051]230

第三光电检测组件
[0052]3‑
运袋机构 300

第二传送带 301

第二传送驱动 302

侧边支撑板
[0053]30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带面向一侧倾斜的第二传送带(300)以及用于驱动第二传送带(300)转动的第二传送驱动(301);第二传送带(300)的运输面处布置隔断板(303)且各隔断板(303)沿所述运输面的长度方向依序间隔均布,从而形成隔板输送带结构;第二传送带(300)的带面两侧均布置侧边支撑板(302),带面低侧处的侧边支撑板(302)外侧边设置有垂直带面袋底挡板(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袋机构,其特征在于,带面高侧处的侧边支撑板(302)平行带面且延伸至带面上方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袋机构,其特征在于,带面低侧处的侧边支撑板(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诚唯信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