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8883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5
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系统及方法,属于防汛技术领域,包括展现层、服务交互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持久层,所述展现层用于系统功能的展示,采用S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汛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目前的防汛应急指挥工作期间,防汛装备、重点部位、防汛预案等相关信息均采用线下的方式进行填报,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和时间进行归集和汇总,准确性、信息共享性相对较差,无法满足公司防汛工作要求;
[0003]今年来,开展了实物ID试点建设,实物ID建设已经覆盖了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维检修、退役报废全业务过程,实现了以实物ID为纽带,项目编码、项目WBS编码、物料编码、设备编码、资产编码等五码全业务数据贯通应用,为资产全寿命周期业务协同管理和大数据价值挖掘应用创造了条件;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将实物ID技术与防汛应急指挥工作相结合的新方法,来开展防汛重点部位的管理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系统及方法,依托于实物ID应用管控平台,实现抢修队伍维护,规范基础数据,清理防汛物资库存来源,实现防汛物资的快速统计,加强防汛重点部位管理,提升防汛处置能力。
[0006]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0007]步骤一:通过PMS2.0系统生成实物ID编码,将实物ID编码对应的标签,贴在对应的设备上,将实物ID标签与电网实物资产连接,记录台帐信息;
[0008]步骤二:以步骤一建立的实物ID标签为载体,通过信息采集终端扫描实物ID标签,读取防汛重点部位相关设备信息,通过安全接入平台传输至防汛重点部位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整理和汇集;
[0009]步骤三:按照所述步骤二读取的信息,组建应急抢修队伍,并按等级规范,采用SG

UPA平台展现框架中的TREE标签和DATAGRID标签,进行抢修队伍信息新增和更新;
[0010]步骤四:根据所述步骤二获得防汛重点部位信息,制定巡视任务及处置预案信息,采用CUBE框架提供的upload组件和Java.io流技术进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完成处置预案在线编辑、审核及打印;
[0011]至此,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方法完成。
[0012]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展现层、服务交互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持久层,所述展现层用于系统功能的展示,采用SG

UAP平台展现框架为操作界面;所述服务交互层采用RESTFUL客户端服务架构,为展现层提供服务;所述业务逻辑层包括对比实验管理逻辑组件以及SG

UAP平台标准逻辑组件;所述持久层包括SG

UAP平台持久
化组件;所述展现层、服务交互层、业务逻辑层以及持久层的各层级的数据交互采用JDBC连接。
[0013]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系统及方法,依托于实物ID应用管控平台,实现抢修队伍维护,规范基础数据,清理防汛物资库存来源,实现防汛物资的快速统计,加强防汛重点部位管理,提升防汛处置能力。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专利技术采用SG

UAP平台,具备业务处理灵活配置与重组能力,提供标准的开放接口,便于系统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且具有良好的水平扩展能力,以适应业务规模的发展对系统性能的扩展需求;
[0016]2.本专利技术系统具备高度安全可靠性,并通过采用多种安全机制和技术手段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满足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要求;
[0017]具体包括,
[0018]数据安全:支持数据交换的信息包加密,数据传输通道加密。
[0019]网络安全:提高系统安全性;采取确实有效的安全手段,保证系统信息和信息传输的安全,如网络上传输的信息不被非法截获,非法修改和非法输入的信息不被承认。
[0020]认证安全:具备完善的安全保密手段,实现应用用户认证、授权和访问控制。
附图说明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系统及方法执行功能流程示意框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系统及方法,如图1所示,通过信息采集终端将采集的设备信息通过电力专网将被监测的重点部位相关信息传输至防汛重点部位管理系统;其权限管理采用统一权限系统集成,通过统一权限系统接口程序isc_sm和统一认证程序isc_sso进行身份认证,实现系统单点登录,并通过受控资源管理,实现对业务应用权限管理,当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在登录系统后,能够浏览和使用自己职能下的所有应用及功能,实现人员职责和软件使用权限划分。
[0025]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系统执行以下功能:
[0026]1.抢修队伍管理: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组建公司应急抢修队伍,规范各级抢修队伍,在防汛重点部位管理系统中,实现抢修队伍的维护、更新等相关功能,便于处置预案中引用相关信息。
[0027]2.装备和物资管理:实现防汛物资库存地点、装备和物资、库存明细等基础数据维护功能,建立规范的防汛相关运维装备台帐、物资盘点,保证各类物资和装备处于充足可用状态,从而实现防汛相关装备和物资的全口径精准管理。
[0028]3.防汛隐患管理:实现重点部位登记、修改、销号、预案预览、特巡等功能。
[0029](1)重点部位登记:通过信息采集终端扫描实物“ID”编码进实现重点部位登记、修
改、销号、预案预览、现场图片采集等功能。
[0030](2)特殊巡视任务管理:制定特殊巡视任务,确定巡视范围,定期巡视防汛重点地段、检查防汛设施情况,并将巡视任务发布至手持终端上,现场人员利用移动应用开展重点部位巡视工作。
[0031]4.处置预案管理:按照“一点一案”要求,结合应急抢修队伍、装备和物资信息、地理环境、行车路线、重点部位等信息,实现现场处置预案在线编辑、审核及打印等功能。
[0032]具体的功能清单,如下表所示,
[0033][0034][0035]本专利技术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系统的数据来源为PMS2.0、ERP等业务系统数据,将PMS2.0、ERP等业务系统数据被抽到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的统一存储服务对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采集量测类数据统一存储和管理。
[0036]然后通过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的数据分析组件对业务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挖掘。
[0037]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系统依托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分析域统一分析服务组件完成,遵循国网公司“一平台、一系统、多场景、微应用”的整体技术规划,比对实验系统整体采用前后端分离的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实物ID的防汛重点部位调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步骤一:通过PMS2.0系统生成实物ID编码,将实物ID编码对应的标签,粘贴在对应的设备上,将实物ID标签与电网实物资产连接,记录台帐信息;步骤二:以步骤一建立的实物ID标签为载体,通过信息采集终端扫描实物ID标签,读取防汛重点部位相关设备信息,通过安全接入平台传输至防汛重点部位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整理和汇集;步骤三:按照所述步骤二读取的信息,组建应急抢修队伍,并按等级规范,采用SG

UPA平台展现框架中的TREE标签和DATAGRID标签,进行抢修队伍信息新增和更新;步骤四:根据所述步骤二获得防汛重点部位信息,制定巡视任务及处置预案信息,采用CUBE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冯世涛沈悦朱大铭耿婧王凯张赛鹏张静伟方博高峰朴永鑫王洪香金翔宇李辉刘建欣郑颀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