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抗弯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885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4
一种材料抗弯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座以及防护单元;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侧板以及两托辊;所述侧板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托辊固定在所述侧板上且其轴线与所述底板平行;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两固定板和两侧挡板;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所述托辊位于两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板上均固定有一侧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弯性能检测装置设有防止试样材料飞溅出去的防护单元,能提高检测时的安全性。能提高检测时的安全性。能提高检测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材料抗弯性能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材料力学性能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弯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各种形式的外力作用,因此需要制作这些机械零件或工具的材料具有在承受一定范围内机械载荷时不发生超许可范围变形或破坏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材料力学性能。其中,材料承受弯曲塑性变形的能力称为抗弯性能,材料的抗弯性能一般通过弯曲试验进行检测的。
[0003]请参阅图1,根据GB/T232

2010弯曲试验方法的相关规定,弯曲试验是通过圆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横截面的试样1在弯曲装置2上经受压力而发生弯曲塑性变形,不改变压力方向,直至所述试样1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来实现的。试验时,所述试样1放置在所述弯曲装置2的两支辊上,且所述试样1的轴线与所述弯曲装置2的压头轴线垂直,所述弯曲装置2的压头位于所述弯曲装置2的两支辊之间的中点处;所述弯曲装置2的压头向所述试样1施加力使其弯曲,直至达到规定的弯曲角度,然后确认所述试样1是否发生超范围的变形或破坏。
[0004]为进行上述抗弯性能检测,请参阅图2,专利申请号为201920088500.3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材料弯曲试验装置,包括压头3、底座4以及两支座5。两支座5设置所述底座4的同侧,所述压头3位于所述支座5之间。试验时,调节两支座5之间的距离,将所述试样1放置到所述支座5后,所述试样1位于所述压头3与所述支座5之间,所述压头3向所述试样1施加朝向所述底座4的压力,所述支座5支撑所述试样1
[0005]由上述弯曲试验装置可以看出,尽管在抗弯性能检测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压力超过材料所能承受的范围而使得试样遭受破坏导致材料崩裂、飞溅危及操作人员的情况,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抗弯性能检测装置缺少必要的防护,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安全性的抗弯性能检测装置。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
[0008]一种抗弯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座以及防护单元;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侧板以及两托辊;所述侧板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托辊固定在所述侧板上且其轴线与所述底板平行;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两固定板和两侧挡板;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所述托辊位于两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板上均固定有一侧挡板。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抗弯性能检测装置能阻挡从试样两侧飞溅出来,减少飞溅的材料对操作人员造成的伤害,提高检测时的安全性。
[0010]进一步,所述侧挡板为开口朝向所述托辊的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进一步阻挡材料飞溅出来。
[0011]进一步,所述固定板设有固定槽,所述侧挡板上设有螺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侧挡
板通过螺钉与螺母固定连接。螺纹连接使得固定板高度可调。
[0012]进一步,所述防护单元还包括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侧板相对;所述前挡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托辊轴线到所述底板的距离。前挡板在不妨碍检测操作的同时阻挡部分从前面飞溅出来的材料。
[0013]进一步,所述防护单元还包括档条;所述档条固定在所述前挡板上且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档条之间具有间隙且其到所述底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托辊轴线到所述底板的距离。档条进一步防止材料从前侧飞溅的同时,操作人员从档条间的间隙观察到检测过程。
[0014]进一步,所述防护单元还包括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一端为燕尾形,所述档条固定在其另一端;所述前挡板上设有燕尾形的通槽,所述支撑条插入所述通槽内。通过燕尾槽固定档条。
[0015]进一步,所述支撑条插入所述通槽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底板突出的弹性凸块;所述通槽设有与所述弹性凸块相配合的凹孔。弹性凸块使得支撑条与前挡板紧密贴合,防止支撑条从前挡板滑出。
[0016]进一步,还包括试验机以及施压单元,所述施压单元包括承托板以及压板;所述支撑座的底板固定在所述试验机的台面;所述承托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并在所述试验机带动下向所述底板移动;所述压板一端固定在所述承托板上且另一端位于两托辊之间;沿所述托辊轴线投影,所述压板的板面垂直于两托辊轴心的连线。
[0017]进一步,所述施压单元还包括凹槽;所述卡板固定在所述承托板上并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底板的凹槽;所述压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卡板的凹槽内。卡板使得压板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换,延长装置寿命。
[0018]进一步,所述压板设有轴线垂直于其板面的盲孔、弹簧和凸柱;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盲孔内,另一端与所述凸柱固定,所述弹簧沿所述盲孔轴线方向伸缩;所述卡板的凹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凸柱相配合的定位孔。弹簧和凸柱的结构便于定位。
[0019]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弯曲试验的示意图;
[0021]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多功能材料弯曲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抗弯性能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抗弯性能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防护单元的剖视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中施压单元的剖视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的抗弯性能检测装置通过防护单元提高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试样1为带有焊缝的HR6W钢,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检测对象,可对不同材料的试样1进行检测。
[0027]具体地,请结合参阅图3到图6,本技术的材料抗弯性能检测装置包括试验机10、支撑座20、防护单元30以及施压单元40。所述试验机10为由液压泵、电机等带动的压力
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试验机10为济南东方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WAW

300B的液压试验机,且所述试验机10的压力输出端位于其台面的上方。所述支撑座20固定在所述试验机10的台面上以支撑所述试样1。所述施压单元40与所述支撑座20相对设置,且所述施压单元40与所述试验机10的压力输出端连接并在所述试验机10的带动下压向所述支撑座20。检测时,所述试样1位于所述施压单元40与所述支撑座20之间。所述防护单元30设置在所述支撑座20上,并位于围绕着所述试样1进行防护。此外,也可以通过人工施压的方法通过所述施压单元40向所述试样1进行施压进行检测。
[0028]其中,所述支撑座20上包括两轴线平行的托辊210、底板220以及侧板230。所述底板220固定在所述试验机10的台面上。所述侧板230固定在所述底板220上;优选地,所述侧板230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220一侧。所述托辊210固定在与所述侧板230上且其轴线与所述试验机10的台面平行;优选地,所述托辊210的轴心连线与所述试验机10的台面平行。进一步,所述托辊210上均套设橡胶套(图未示)以防止所述试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以及防护单元;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侧板以及两托辊;所述侧板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托辊固定在所述侧板上且其轴线与所述底板平行;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两固定板和两侧挡板;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所述托辊位于两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板上均固定有一侧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为开口朝向所述托辊的半包围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设有固定槽,所述侧挡板上设有螺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侧挡板通过螺钉与螺母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抗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单元还包括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侧板相对;所述前挡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托辊轴线到所述底板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单元还包括档条;所述档条固定在所述前挡板上且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档条之间具有间隙且其到所述底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托辊轴线到所述底板的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弯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单元还包括支撑条,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倪进飞王向杰李茂东卢忠铭杨波王小聪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