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外把手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84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外把手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门外把手包括安装于车门内部的底座、以及位于车门外侧的手柄。在手柄的持拿部的一侧构造有安装部,安装部贯穿车门的外侧门板并安装于底座上,持拿部另一侧设有连接部,连接部贯穿外侧门板并被弹性牵拉地连接于底座上。连接部因外力对手柄的拉动而向着车门外侧方向移动,并于外力消除时,连接部因所受的弹性牵拉而可回归原位;并且,在底座上设有可减缓连接部回归原位速度的阻尼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门外把手,可以减轻车门外把手被拉动后回位过程中对外侧门板的敲击力度,从而改善车门外把手的使用体验。改善车门外把手的使用体验。改善车门外把手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门外把手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外把手。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汽车车辆需要不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车门外把手作为用户使用车辆首个触摸和操作的零部件,对用户的使用感受具有重要影响。
[0003]现有的车门外把手,当使用者拉动把手的手柄时,把手向外弹出,松开把手后,把手靠弹力回撤至原位;在回撤过程中会敲击车门的外侧门板,类似敲锣音,给人一不舒和车门廉价的感觉。在车辆闭锁后,也经常需要拉一下把手,确认车门是否完成上锁,因此,这种因把手回撤发出的敲击声急需加以解决。
[0004]现阶段,一般通过在把手与车门的外侧门板之间布置PP+EPDM缓冲垫,吸收把手敲击钣金的能量;但为了美观考虑,把手与外侧门板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大,因此缓冲垫很薄,与把手干涉量只能做到0.8mm左右,吸收敲击的性能有限,无法满足用户使用体验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门外把手,以减轻车门外把手被拉动后回位过程中对外侧门板的敲击力度,从而改善车门外把手的使用体验。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车门外把手,包括安装于车门内部的底座,以及位于所述车门外侧的手柄,于所述手柄的持拿部的一端构造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贯穿所述车门的外侧门板,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持拿部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贯穿所述外侧门板并被弹性牵拉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并于所述底座上设有阻尼器,且因外力对所述手柄的拉动,所述连接部可向所述车门外侧方向移动,并于所述外力消除时,所述连接部因所述弹性牵拉而可回位,所述阻尼器可构成对所述连接部回位速度的减缓。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可旋转的枢转件,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于所述枢转件上的连接件;所述枢转件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弹性部件,且因所述弹性部件施加于所述枢转件上的弹性预紧力,而构成对所述连接部的弹性牵拉。
[0009]进一步的,所述枢转件经销轴转动设于所述底座上。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套装于所述销轴上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末端分别抵压于所述底座和所述枢转件上,以对所述枢转件施加所述弹性预紧力。
[0011]进一步的,所述销轴的插装端构造有销轴卡头,所述销轴卡头可受压而内收以穿经所述底座上的轴孔,且于所述销轴插装到位时,所述销轴卡头弹性恢复而构成所述销轴于所述底座上的卡置。
[0012]进一步的,环所述轴孔,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以收容所述销轴卡头的沉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为套装于所述销轴上的旋转阻尼器。
[0014]进一步的,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滑动槽,所述连接件导向滑动于所述滑动槽中。
[0015]进一步的,所述枢转件上固装有挂销,所述连接件钩挂连接于所述挂销上。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7](1)本技术所述的车门外把手,针对由于连接部被弹性牵拉而使手柄回撤归位,在底座上设置阻尼器,以对该弹性牵拉的力度加以缓释,从而使手柄的回撤过程减缓,可以减轻车门外把手被拉动后回位过程中对外侧门板的敲击力度,进而改善车门外把手的使用体验。
[0018](2)采用枢转件的旋转和连接件对枢转件的钩挂,将对直线运动的弹性牵拉改变为对旋转运动的弹性牵拉,更便于弹性部件的配设。
[0019](3)通过销轴穿装底座和枢转件,使枢转件可枢转于底座上,结构简单,且便于装配。
[0020](4)弹性部件采用扭簧,便于弹性部件在销轴上的安装,通过扭簧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分别抵压底座和枢转件,从而可很好实现对枢转件旋转的弹性约束,可使枢转件在被连接件拉动旋转后顺畅地回归原位。
[0021](5)销轴的销轴头被滞留在底座的轴孔外侧,相对于销轴头的一端,销轴的插装端构造有可形变的销轴卡头,便于销轴在底座上的穿装和固定,从而使装配更为便捷。
[0022](6)在销轴卡头所在的一侧的轴孔四周开设沉槽,可避免销轴卡头向外探出底座的外部,从而使整个底座的外形更为规整,利于底座在车门内部的布置。
[0023](7)采用旋转阻尼器,便于配备,适合对枢转件旋转归位的速度抑制,且适合在销轴上的装配,利于整个技术方案的实施。
[0024](8)在底座上成型滑动槽,将连接件导线滑动的设置在滑动槽中,可使手柄的外拉和回位移动过程更为顺畅稳定,利于提升车门外把手的使用感受。
[0025](9)对应连接件,在枢转件上固装挂销,便于连接件和枢转件之间的钩挂装配,且使两者之间的力传递更为平顺,从而改善连接部和枢转件之间的连接装配效果。
[0026]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采用有本技术所述的车门外把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出的车辆具有上述的车门外把手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技术,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门外把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门外把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枢转件、销轴、扭簧和阻尼器的装配图;
[0031]图4为图3中所示部件的爆炸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
底座,101

承装部,102

滑动槽,103

轴孔,104

沉槽,2

手柄,200

持拿部,201

安装部,202

拉杆,203

连接件,223

连接部;
[0034]3‑
枢转件,301

挂销,302

穿轴孔,303

固定销,4

销轴,401

销轴头,402

销轴卡头,5

扭簧,501

第一末端,502

第二末端,6

阻尼器,600

转动部,601

挡块,602

穿装孔,603

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6]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涉及到的左、右、上、下等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外把手,包括安装于车门内部的底座(1),以及位于所述车门外侧的手柄(2),于所述手柄(2)的持拿部(200)的一端构造有安装部(201),所述安装部(201)贯穿所述车门的外侧门板,并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拿部(200)的另一端设有连接部(223),所述连接部(223)贯穿所述外侧门板并被弹性牵拉地连接于所述底座(1)上,并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阻尼器(6),且因外力对所述手柄(2)的拉动,所述连接部(223)可向所述车门外侧方向移动,并于所述外力消除时,所述连接部(223)因所述弹性牵拉而可回位,所述阻尼器(6)可构成对所述连接部(223)回位速度的减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可旋转的枢转件(3),所述连接部(223)包括连接于所述枢转件(3)上的连接件(203);所述枢转件(3)和所述底座(1)之间设有弹性部件,且因所述弹性部件施加于所述枢转件(3)上的弹性预紧力,而构成对所述连接部(223)的弹性牵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件(3)经销轴(4)转动设于所述底座(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套装于所述销轴(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晨辉乔东张占东高同召杨瑞华李艳秋李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