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标本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84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昆虫标本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集信息;步骤二、捕虫,利用捕虫装置捕获昆虫,将捕获到的昆虫放入毒瓶中进行毒杀;步骤三、防腐,将毒杀后的昆虫放入95%的乙醇中进行酒精消毒,杀死微生物进行防腐;步骤四、塑形;步骤五、烘干;步骤六、还软,将烘干后的昆虫放在还软器皿中,并滴加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昆虫标本的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标本制作
,具体为一种昆虫标本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草蜢、蟑螂等。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多数昆虫可以做标本,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昆虫标本是昆虫经过各种处理,令之可以长久保存,并尽量保持原貌,藉以提供作为展览、示范、教育、鉴定、考证及其它各种研究之用。昆虫标本处理方法可以采取整个个体或是一部分成为样品,经过如物理风干、真空、化学防腐等处理可制成。昆虫标本制作历来是农林业从业人员重要的工作之一,特别是从事昆虫系统分类研究的高校或科研院所。
[0003]现有的昆虫标本的制作工艺制作的昆虫标本质量不佳,效率较慢,昆虫标本制作过程中常用到捕虫装置,现有的捕虫装置在捕虫时无法捕获完整的昆虫,导致昆虫标本制作质量较差,同时在捕捉昆虫时效率较慢,捕虫效果不好。
[0004]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昆虫标本的制作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0007]现有的昆虫标本的制作工艺制作的昆虫标本质量不佳,效率较慢,昆虫标本制作过程中常用到捕虫装置,现有的捕虫装置在捕虫时无法捕获完整的昆虫,导致昆虫标本制作质量较差,同时在捕捉昆虫时效率较慢,捕虫效果不好。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昆虫标本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0]步骤一、采集信息,收集昆虫的自然生存环境和习性信息,测量并记录昆虫的体长、体重、尾长及肢体长度;
[0011]步骤二、捕虫,利用捕虫装置捕获昆虫,将捕获到的昆虫放入毒瓶中进行毒杀;捕虫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0012]先将捕虫装置放在昆虫较多的地方,启动第一转动电机,驱动其输出端带动风扇叶片转动,从而将放置在收集柜内的昆虫诱导剂的气味通过连接通道依次传递至第一收集室和第二收集室,最终通过第一收集孔和第二收集孔散发出去,对昆虫进行吸引,使昆虫进入第一收集箱内,并最终进入收集柜内完成第一轮捕虫;
[0013]开启LED灯,发出吸引光源,启动第二转动电机,驱动其输出端带动主动皮带轮转
动,通过传动皮带带动从动皮带轮转动,从动皮带轮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收集板转动,配合收集槽对昆虫进行到导向,利用昆虫的趋光性使昆虫进入光源室内,完成第二轮收集;
[0014]步骤三、防腐,将毒杀后的昆虫放入95%的乙醇中进行酒精消毒,杀死微生物进行防腐;
[0015]步骤四、塑形,利用三角带对昆虫进行固定,按照昆虫生前的形态和体型对昆虫的形状继续塑形;
[0016]步骤五、烘干,将昆虫放置于50

7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20

30min;
[0017]步骤六、还软,将烘干后的昆虫放在还软器皿中,并滴加10

20ml石炭酸进行还软,还软时间为30

40min;
[0018]步骤七、展翅固定,将还软后的昆虫利用挑针挑伸卷缩的须、足、触角等,后将两翅分开下压复位,插针固定后使用展翅固定法对昆虫进行摆放;
[0019]步骤八、风干,将摆放好的昆虫放在通风口进行风干,时间为50

60min,风干后撤针;
[0020]步骤九、加标签,将步骤一中收集到的信息制作成标签,并放置在风干后的昆虫标本上,即得到昆虫标本。
[0021]进一步的,步骤七中所述展翅固定法步骤如下:
[0022]将昆虫利用大头针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固定时插针部位分别为肩部两侧各1针,近端部两侧各1针,然后在两触角之间插入1针,并下按使两触角分开呈八字形。
[0023]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捕虫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座,工作台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收集机构和第二收集机构,第二收集机构位于两个第一收集机构之间;
[0024]第一收集机构包括第一收集箱,第一收集箱的底部与工作台的上表面相固定,第二收集机构包括第二收集箱,第二收集箱的外部底端固定有光源室,光源室的顶部与第二收集箱内部相通,光源室的外部底端与工作台的上表面相固定。
[00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箱的前端设有安装门,安装门的一侧与第一收集箱的一侧铰链连接,安装门的前后两端贯穿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收集孔,安装门的后端设有第一收集室,第一收集室的后端贯穿设有入口。
[00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箱的外部顶端固定有第二收集室,第二收集室的顶部和底部贯穿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收集孔,第一收集箱的内部顶端固定有电机室,电机室的顶部与第二收集室的底部相通,电机室的内部设有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转动电机的外表面通过四个均匀环形分布的第一支撑杆与电机室的内部侧壁相固定,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若干均匀环形分布的风扇叶片。
[0027]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室的下方设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外表面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收集箱的内部侧壁相固定,连接通道的顶部与电机室的底部相通,连接通道的前端固定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后端与连接通道内部相通,连接管的前端与入口相连接。
[002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集箱的内部侧壁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有隔板,隔板的下方
设有收集柜,连接通道的底部穿过隔板且与收集柜的顶部内部相通,收集柜的底部与第一收集箱的内部底端滑动连接,收集柜的内部放置有昆虫诱导剂。
[0029]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室的内部两侧壁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表面缠绕有LED灯。
[003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外部一侧壁固定有第二转动电机,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主动皮带轮,第二收集箱的内部两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穿过第二收集箱且固定有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安装有传动皮带。
[0031]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收集板,第二收集箱的顶部开设有收集槽。
[00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3]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捕虫装置捕获的昆虫,种类更加丰富,捕捉的昆虫完整度更高,更加接近昆虫原本的形态,标本制作的质量更好。
[0034]本专利技术捕虫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收集机构,使第一转动电机驱动风扇叶片转动,从而使收集柜内的昆虫诱导剂从第一收集孔和第二收集孔散发出去,从而吸引昆虫从中进入第一收集箱内,并最终进入收集柜内部进行收集,通过设置第一收集孔和第二收集孔使收集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昆虫标本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集信息,收集昆虫的自然生存环境和习性信息,测量并记录昆虫的体长、体重、尾长及肢体长度;步骤二、捕虫,利用捕虫装置捕获昆虫,将捕获到的昆虫放入毒瓶中进行毒杀;捕虫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先将捕虫装置放在昆虫较多的地方,启动第一转动电机(209),驱动其输出端带动风扇叶片(211)转动,从而将放置在收集柜(216)内的昆虫诱导剂的气味通过连接通道(212)依次传递至第一收集室(204)和第二收集室(206),最终通过第一收集孔(203)和第二收集孔(207)散发出去,对昆虫进行吸引,使昆虫进入第一收集箱(201)内,并最终进入收集柜(216)内完成第一轮捕虫;开启LED灯(303),发出吸引光源,启动第二转动电机(304),驱动其输出端带动主动皮带轮(305)转动,通过传动皮带(308)带动从动皮带轮(307)转动,从动皮带轮(307)带动转动杆(306)转动,从而带动收集板(309)转动,配合收集槽(310)对昆虫进行到导向,利用昆虫的趋光性使昆虫进入光源室(302)内,完成第二轮收集;步骤三、防腐,将毒杀后的昆虫放入95%的乙醇中进行酒精消毒,杀死微生物进行防腐;步骤四、塑形,利用三角带对昆虫进行固定,按照昆虫生前的形态和体型对昆虫的形状继续塑形;步骤五、烘干,将昆虫放置于50

7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20

30min;步骤六、还软,将烘干后的昆虫放在还软器皿中,并滴加10

20ml石炭酸进行还软,还软时间为30

40min;步骤七、展翅固定,将还软后的昆虫利用挑针挑伸卷缩的须、足、触角等,后将两翅分开下压复位,插针固定后使用展翅固定法对昆虫进行摆放;步骤八、风干,将摆放好的昆虫放在通风口进行风干,时间为50

60min,风干后撤针;步骤九、加标签,将步骤一中收集到的信息制作成标签,并放置在风干后的昆虫标本上,即得到昆虫标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标本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所述展翅固定法步骤如下:将昆虫利用大头针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固定时插针部位分别为肩部两侧各1针,近端部两侧各1针,然后在两触角之间插入1针,并下按使两触角分开呈八字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标本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捕虫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下表面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座(11),工作台(1)的上表面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收集机构(2)和第二收集机构(3),第二收集机构(3)位于两个第一收集机构(2)之间;第一收集机构(2)包括第一收集箱(201),第一收集箱(201)的底部与工作台(1)的上表面相固定,第二收集机构(3)包括第二收集箱(301),第二收集箱(301)的外部底端固定有光源室(302),光源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佳伟华兴宏曹翠萍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兴宏工艺标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