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钢化炉的风栅段机构,属于玻璃钢化领域。包括输送辊道及排布在输送辊道上下方的风排,分别为上风排和下风排,玻璃在输送辊道上传送移动,风机为风排供风对玻璃吹风降温,上风排和下风排朝向输送辊道的一面安装设置滚轮,玻璃限制在上、下风排的滚轮之间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风排上设置滚轮,可大大缩小玻璃上下跳动的范围,尤其针对玻璃厚度小于2.5cm的超薄玻璃,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有效提高其产品质量,避免因较大距离的跳动而引起的易碎易变形问题,同时可以提高超薄玻璃的平整度,有效的解决了超薄玻璃的无法扩大生产的缺陷,提高了超薄玻璃的产能。提高了超薄玻璃的产能。提高了超薄玻璃的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钢化炉的风栅段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玻璃钢化领域,涉及一种玻璃钢化炉的风栅段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玻璃钢化炉是利用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内部形成拉应力层;当玻璃受到外力作用时,压应力层可将部分拉应力抵消,避免玻璃破碎,从而达到提高玻璃强度的目的。玻璃钢化炉通常都包括上片台、加热炉、风栅段和下片台。玻璃板由输送辊道承载依次经过所述上片台、加热炉、风栅段和下片台,待加工的玻璃在上片台装片,在加热炉中进行高温加热,在风栅段中进行淬冷钢化和冷却,在下片台完成卸片。
[0003]加热好的玻璃在风栅段需要先强风淬冷进行强化,后续再逐渐冷却至常温。在强化淬冷段,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玻璃表面进行降温,如厚度为5mm的玻璃,其加热温度在720度左右,其需要在3000
‑
5000pa的急冷风压下冷却15
‑
30s,之后再在1500
‑
3000pa的风压下冷却60
‑
80s。通常玻璃越薄所冷却的时间越短,在强化淬冷段所承受的风压越强,如厚度为3mm的玻璃,其急冷风压为16000pa,急冷时间为5
‑
10s,后续的冷却风压在2000pa,冷却时间10
‑
15s,当玻璃为厚度小于2.5mm的超薄玻璃时,其在强化淬冷段所要承受的风压将会更大。
[0004]玻璃位于风栅段的上下风栅包之间,玻璃与输送辊道接触,上下风栅包的出风口与玻璃之间有一定的出风距离。当薄玻璃在强化淬冷段冷却时,薄玻璃在高风压的作用下容易水平漂移,上下跳动,这样加工的玻璃极易变形,主要是玻璃形变远远超过国标,现有钢化炉很难制作全钢化2.0mm的玻璃,对于超薄玻璃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以应对薄玻璃受强风压影响而输送不稳定、易跳动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玻璃钢化炉的风栅段机构,包括输送辊道及排布在输送辊道上下方的风排,分别为上风排和下风排,玻璃在输送辊道上传送移动,风机为风排供风对玻璃吹风降温,上风排和下风排朝向输送辊道的一面安装设置滚轮, 玻璃限制在上、下风排的滚轮之间移动。
[0008]进一步的,风排由若干个并列的风栅包组成,风栅包还包括若干并列排布的风栅条,风栅条朝向输送辊道的一面为出风面,出风面上开设多个出风口;滚轮安装设置在风栅条的出风面上,介于出风口之间。
[0009]进一步的,单个风栅条上纵向间隔设置若干滚轮。
[0010]进一步的,相邻两个风栅条上的滚轮可以纵向错位排布,也可以并行排布。
[0011]进一步的,滚轮包括轮子和轮架;风栅条出风面的出风口之间开设安装口,轮架与安装口密封安装,轮子部分置于风栅条内,部分露在出风面外。
[0012]进一步的,滚轮为从动轮轮。
[0013]进一步的,轮子上缠绕防高温材料。
[0014]进一步的,轮子转动的方向与输送方向相切平行。
[0015]进一步的,玻璃上方也安装有辅助辊道,位置与输送辊道对应。
[0016]本技术中,在风排上设置滚轮,可大大缩小玻璃上下跳动的范围,尤其针对玻璃厚度小于2.5cm的超薄玻璃,本专利技术将有效提高其产品质量,避免因较大距离的跳动而引起的易碎易变形问题,同时可以提高超薄玻璃的平整度,有效的解决了超薄玻璃的无法扩大生产的缺陷,提高了超薄玻璃的产能。滚轮设置在出风口之间,将不会影响风栅条的出风效果。滚轮为从动轮,无需动力,与玻璃接触时摩擦力很小,随着玻璃的移动被动转动,不影响玻璃的正常运输。本玻璃钢化炉的风栅段机构同样也可以适用于玻璃厚度超过2.5cm的中厚玻璃,滚轮可随风栅包上下移动调整间距,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玻璃,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玻璃钢化炉风栅段的整体结构图。
[0018]图2是本实施例中风栅包的立体结构图。
[0019]图3是本实施例中若干风栅包组合的俯视图。
[0020]图4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21]图5是本实施例中滚轮安装的剖视图。
[0022]图6是本实施例中上下风栅包组合效果图。
[0023]图7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图。
[0024]图8是现有技术中对应图6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
‑
8所示,一种玻璃钢化炉的风栅段机构,包括输送辊道1及排布在输送辊道1上下方的风排2,分别为上风排21和下风排22,玻璃3在输送辊道1上传送移动,风机为风排2供风对玻璃吹风降温,上风排21和下风排22朝向输送辊道1的一面安装设置滚轮4,玻璃3限制在上、下风排的滚轮4之间移动。风排2由若干个并列的风栅包5组成,风栅包5还包括若干并列排布的风栅条6,风栅条6朝向输送辊道1的一面为出风面7,出风面7上开设多个出风口8;滚轮4安装设置在风栅条6的出风面7上,介于出风口8之间。本实施例中,每个风栅包5的风栅条6的数量为2个,但实际并不限于此,多介于在2
‑
6条。另外,输送辊道设置在风栅条6之间,图中未明示。
[0027]如图6
‑
8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上下风排的风栅条6与玻璃3之间的有一定的间距(如图8所示),当薄玻璃在强化淬冷段冷却时,薄玻璃在高风压的作用下容易水平漂移,上下跳动,这样对玻璃的加工极为不利,易碎且易变形,还容易降温不均达不到强化的要求。而本实施例中,在风栅条6上设置滚轮4,玻璃3在上下方的滚轮4之间移动,玻璃的上下跳动幅度
明显减小,将有效遏制玻璃因强风而引起的飘移问题,强化冷却更均匀,不易发生变形;且玻璃有滚轮的缓冲接触,能有效减少易碎现象,大大提高玻璃的出品质量。
[0028]如图2、3所示,单个风栅条6上纵向间隔设置若干滚轮4。相邻两个风栅条6上的滚轮4可以纵向错位排布,但也可以并行排布。如此可尽可能的减少因设置滚轮而阻挡的风量。同时尽可能地使玻璃与滚轮均匀接触,避免产生局部变形问题。
[0029]如图4、5所示,滚轮4包括轮子41和轮架42;风栅条6出风面7的出风口8之间开设安装口43,轮架42与安装口43密封安装,如此避免风栅出风不均匀,不影响玻璃的受风分布问题。轮子41部分置于风栅条6内,部分露在出风面7外。如此可以预留更多的安装空间,对滚轮的型号选择更有利。滚轮4为从动轮轮,无需动力,与玻璃接触时摩擦力很小,不影响玻璃的正常运输。
[0030]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钢化炉的风栅段机构,包括输送辊道(1)及排布在输送辊道(1)上下方的风排(2),分别为上风排(21)和下风排(22),玻璃(3)在输送辊道(1)上传送移动,风机为风排(2)供风对玻璃吹风降温,其特征在于,上风排(21)和下风排(22)朝向输送辊道(1)的一面安装设置滚轮(4), 玻璃(3)限制在上、下风排的滚轮(4)之间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化炉的风栅段机构,其特征在于,风排(2)由若干个并列的风栅包(5)组成,风栅包(5)还包括若干并列排布的风栅条(6),风栅条(6)朝向输送辊道(1)的一面为出风面(7),出风面(7)上开设多个出风口(8);滚轮(4)安装设置在风栅条(6)的出风面(7)上,介于出风口(8)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钢化炉的风栅段机构,其特征在于,单个风栅条(6)上纵向间隔设置若干滚轮(4)。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珊,
申请(专利权)人:宣城吉鼎玻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