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可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防护服门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63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防护服门襟结构,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其包括从外至内依次重叠固定为一体的外布层、内布层和弹性塑料薄板,内布层上设置有呈矩形的第二易撕线,外布层上设置有与第二易撕线错开的且呈矩形的第一易撕线,第一易撕线不贯穿外布层的外表面,弹性塑料薄板的左、右边缘均位于第一易撕线和第二易撕线的内侧,弹性塑料薄板的顶端和底端延伸至第一易撕线和第二易撕线的外侧且弹性塑料薄板的底端伸缩设置有把手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脱医用防护服时其门襟不能快速且省力地撕开的问题。且省力地撕开的问题。且省力地撕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防护服门襟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快速撕开的医用防护服门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面对一些能够经过飞沫或空气传播等方式经由呼吸道传染的微生物或病毒的疫情的时候,由于这些微生物或者病毒附着力和穿透力极强,为了保护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往往需要他们穿戴防护装备来将自己的身体与外界环境隔离开,以防感染。防护装备中,主要有防护服。
[0003]现有常用的传染病防护服均为一次性用品,在开襟处通过拉链连接,由于拉链的密封性较差,通常会在拉链外侧再设置一层与防护服本体材料相同的门襟,门襟的一侧固定于拉链一侧的防护服本体上,门襟的另一侧与拉链另一侧的防护服本体粘接,为了保证密封性,医用防护服的门襟粘接通常使用的是粘胶进行粘接,虽然密封性提高了,但在脱防护服时,需要撕开门襟暴露拉链,撕开门襟粘接处很费力,并且很难一次性立马打开,费时费力;由于抗疫工作劳动强度高,工作人员还面临一定的心里压力,有可能会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这个时候需要帮助晕倒的工作人员快速脱掉防护服进行抢救治疗,但门襟的粘接处很难撕开会耽误抢救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撕开的医用防护服门襟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脱医用防护服时其门襟不能快速且省力地撕开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提供一种医用防护服门襟结构,其包括从外至内依次重叠固定为一体的外布层、内布层和弹性塑料薄板,内布层上设置有呈矩形的第二易撕线,外布层上设置有与第二易撕线错开的且呈矩形的第一易撕线,第一易撕线不贯穿外布层的外表面,弹性塑料薄板的左、右边缘均位于第一易撕线和第二易撕线的内侧,弹性塑料薄板的顶端和底端延伸至第一易撕线和第二易撕线的外侧且弹性塑料薄板的底端伸缩设置有把手部。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内布层和外布层上设置易撕线,在门襟与防护服粘接太牢固的情况下,依靠最内层的弹性塑料薄板向外施力来沿易撕线崩开内布层和外布层,易撕线的设置破坏了内布层和外布层的整体性使其更容易被撕开且撕开的路径更加规整,能够通过易撕线的设置位置来控制内布层和外布层的断开边缘,使可能已经被污染的门襟不会在脱防护服的过程中沾到拉链及拉链内部部分。
[0008]弹性塑料薄板由并排的若干块单元薄板柔性连接而成,每个单元薄板具有一定的硬度,在整体被拉动时,能够快速地崩开易撕线,同时单元薄板之间是柔性连接,弹性塑料薄板又不会影响穿戴者弯腰等动作。
[0009]外布层上的第一易撕线没有贯穿外布层的外表面,使外布层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
屏蔽层来密封拉链上的间隙,但在遭受到弹性塑料薄板的施力时,由于有了第一易撕线的牵扯,也很容易被撕开。
[0010]将本方案中的门襟结构应用于医用防护服上,能够密封拉链上的间隙,提高防护服的防护能力,脱防护服时,能够快速撕开粘接在防护服上的门襟,省时省力,同时在遇到需要及时抢救穿戴者的情况下,能够为急救赢得时间。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医用防护服门襟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弹性塑料薄板的正面图。
[0013]图3为图2中A处的剖面放大图。
[0014]图4为医用防护服门襟结构在防护服上的位置示意图。
[0015]其中,1、外布层;11、第一易撕线;2、内布层;21、第二易撕线;3、弹性塑料薄板;301、单元薄板;302、柔性连接膜布;31、把手部;311、突起; 312、拉环;32、外露部;33、滑槽;3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专利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17]如图1、图2所示,该医用防护服门襟结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重叠固定为一体的外布层1、内布层2和弹性塑料薄板3,弹性塑料薄板3由并排的若干块单元薄板301柔性连接而成,相邻单元薄板301之间通过长度不大于1mm的塑料材质的柔性连接膜布302连接。
[0018]内布层2上设置有呈矩形的第二易撕线21,外布层1上设置有与第二易撕线21错开的且呈矩形的第一易撕线11,第一易撕线11不贯穿外布层1的外表面,弹性塑料薄板3的左、右边缘均位于第一易撕线11和第二易撕线21的内侧,弹性塑料薄板3的顶端和底端延伸至第一易撕线11和第二易撕线21的外侧且弹性塑料薄板3的底端伸缩设置有把手部31。
[0019]第一易撕线11位于第二易撕线21向外侧偏移2~5mm的位置,即在平行于内布层2的投影面内,第二易撕线21的投影向矩形外侧偏移2~5mm就是第一易撕线11的投影。第一易撕线11和第二易撕线21均通过激光标刻机加工成型,激光能够准确控制易撕线上断孔的深度,从而精确控制断孔是否贯穿对应的布层,第一易撕线11是一定不能贯穿,第二易撕线21最好是不贯穿,为了防止有个别加工误差导致有断孔贯穿,通过第一易撕线11和第二易撕线21错开设置,能够增加门襟的防护能力。
[0020]内布层2的内表面固定有粘胶条,粘胶条临近内布层2的边缘分布但不包含与防护服固定的一边,在设置粘胶条的地方如果有弹性塑料薄板3的覆盖,则粘胶条设置在弹性塑料薄板3的内表面上。通过粘胶条能够将门襟的顶端、底端和右端均与防护服粘接密封(左端已预先缝制在防护服上),从而通过门襟完全覆盖住拉链,增加防护服通过拉链连接的开襟处的防护能力,如图4所示。
[0021]呈矩形的第一易撕线11和第二易撕线21的宽度均至少比门襟所覆盖拉链的宽度
大4mm。因为在将门襟沿着第一易撕线11和第二易撕线21撕开后,设置粘胶条的地方仍然与防护服粘接在一起,如果第一易撕线11和第二易撕线21 的宽度较小,那么在撕开以后,门襟的边缘离拉链处的开襟距离太近,很容易引起污染。
[0022]弹性塑料薄板3的厚度为0.8mm~2mm。在该厚度内的弹性塑料薄板对穿戴者造成的不舒适性最低,又具有能够崩开易撕线的刚度。
[0023]弹性塑料薄板3的顶端与外布层1和内布层2的顶端齐平,塑料薄板3的底端向外布层1和内布层2底端的下方延伸5mm~10mm形成外露部32。外露部 32的正面上设置有标示区,可以通过颜色或者文字标注握住或捏住此处可以快速将门襟撕开的信息。
[0024]如图2、图3所示,把手部31套接或插接于弹性塑料薄板3上,弹性塑料薄板3上设置有滑槽33,滑槽的两端设置有卡槽34,把手部31上设置有在滑槽33中滑动并能够卡入卡槽34中的突起311。把手部31上固定有拉环312。为了降低弹性塑料薄板3对穿戴者行动的影响,把手部31需要尽可能短甚至没有,但是弹性塑料薄板3又需要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防护服门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外至内依次重叠固定为一体的外布层(1)、内布层(2)和弹性塑料薄板(3),所述弹性塑料薄板(3)由并排的若干块单元薄板(301)柔性连接而成,所述内布层(2)上设置有呈矩形的第二易撕线(21),所述外布层(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易撕线(21)错开的且呈矩形的第一易撕线(11),所述第一易撕线(11)不贯穿所述外布层(1)的外表面,所述弹性塑料薄板(3)的左、右边缘均位于所述第一易撕线(11)和所述第二易撕线(21)的内侧,所述弹性塑料薄板(3)的顶端和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易撕线(11)和所述第二易撕线(21)的外侧且所述弹性塑料薄板(3)的底端伸缩设置有把手部(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门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易撕线(11)位于所述第二易撕线(21)向外侧偏移2~5mm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门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布层(2)的内表面固定有粘胶条,所述粘胶条临近所述内布层(2)的边缘分布但不包含与防护服固定的一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服门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易撕线(11)和所述第二易撕线(21)均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可郑永玲
申请(专利权)人:李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