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井胜专利>正文

一种排污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800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排污泵,包括泵体、驱动齿轮、第一工作齿轮、第一工作叶轮、第一切换齿轮和驱动组件;泵体上设有进污口和排污口,第一工作齿轮与第一工作叶轮同轴连接,以驱动第一工作叶轮在泵体内转动,第一工作叶轮与泵体形成第一进液口并与进污口连通,第一工作叶轮与泵体形成第一出液口并与排污口连通;驱动组件与第一切换齿轮连接,以控制第一切换齿轮与驱动齿轮和第一工作齿轮形成选择性啮合连接,从而使本发明专利技术排污泵可以在第一工作叶轮发生卡死的情况下,将工作齿轮切换至空转状态,从而达到防抱死效果,实现对排污泵的保护。实现对排污泵的保护。实现对排污泵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污泵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排污泵
,具体涉及一种排污泵。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排污泵是一个运用较为广泛的传输工具,目前市场上的排污泵一般包括带有输入口和输出口的泵体、设置在泵体内的电机和由电机驱动的叶轮。
[0003]在排污泵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污水中往往带有块状、颗粒状或者长纤维状的杂质,排污泵中的叶轮极易受到堵塞而卡死,甚至造成电机烧坏或者降低电机寿命,损坏排污泵设备本身,影响排污泵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避免排污泵出现卡死而可能造成电机的损坏,保证排污泵的正常工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排污泵。该排污泵包括泵体、驱动齿轮、第一工作齿轮、第一工作叶轮、第一切换齿轮和驱动组件;所述泵体上设有进污口和排污口,所述第一工作齿轮与所述第一工作叶轮同轴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工作叶轮在所述泵体内转动,所述第一工作叶轮与所述泵体形成第一进液口并与所述进污口连通,所述第一工作叶轮与所述泵体形成第一出液口并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切换齿轮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切换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一工作齿轮形成选择性啮合连接;
[0005]当所述第一工作叶轮未被卡死时,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切换齿轮同时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一工作齿轮形成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齿轮带动所述第一工作齿轮进行同步转动;当所述第一工作叶轮出现卡死时,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切换齿轮脱离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一工作齿轮的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停止带动所述第一工作齿轮进行转动。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块、第一切换杆和第一切换弹簧,并且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一曲线导轨;所述第一切换杆可以相对于所述泵体进行往复移动,并且所述第一切换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切换齿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曲线导轨接触连接;所述第一切换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切换杆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泵体接触;当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泵体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曲线导轨相对于所述第一切换杆进行往复移动,使所述第一切换杆在所述第一曲线导轨和所述第一切换弹簧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往复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一切换齿轮与所述第一工作齿轮和所述驱动齿轮的连接关系。
[0007]进一步优选的,该排污泵还设有驱动叶轮,所述泵体上设有控制进口和控制出口,所述驱动组件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块上设有控制凸起;所述驱动叶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同轴连接,并且由所述驱动齿轮带动所述驱动叶轮在所述泵体内转动,所述驱动叶轮与所述泵体形成驱动进口和驱动出口;所述泵体内部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凸起位于所述控制腔内往复移动并且将所述控制腔分为第一控制腔和第二控制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凸起和所述第一控制腔的终端连接;所述驱动进口与所述控制进口连通,所述
驱动出口同时与所述控制出口和所述第一控制腔连通,并且在所述驱动出口和所述控制出口之间设有阻尼。
[0008]进一步优选的,该排污泵设有第二工作齿轮、第二工作叶轮和第二切换齿轮;所述第二工作齿轮与所述第二工作叶轮同轴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工作叶轮在所述泵体内转动,所述第二工作叶轮与所述泵体形成第二进液口并与所述进污口连通,所述第二工作叶轮与所述泵体形成第二出液口并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切换齿轮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二切换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工作齿轮选择性啮合连接;
[0009]当所述第二工作叶轮未被卡死时,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二切换齿轮同时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工作齿轮形成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齿轮带动所述第二工作齿轮进行同步转动;当所述第二工作叶轮出现卡死时,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二切换齿轮脱离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工作齿轮的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停止带动所述第二工作齿轮进行转动。
[0010]进一步优选的,当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切换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一工作齿轮啮合连接时,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二切换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工作齿轮脱离连接;当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切换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一工作齿轮脱离连接时,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二切换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工作齿轮啮合连接。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切换杆和第二切换弹簧,并且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二曲线导轨;所述第二切换杆可以相对于所述泵体进行往复移动,并且所述第二切换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切换齿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曲线导轨接触连接;所述第二切换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切换杆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泵体接触;当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泵体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曲线导轨相对于所述第二切换杆进行往复移动,使所述第二切换杆在所述第二曲线导轨和所述第二切换弹簧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往复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二切换齿轮与所述第二工作齿轮和所述驱动齿轮的连接关系。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设有蓄能单元、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其中,蓄能器与所述第一控制腔连通,并且在所述第一控制腔与所述驱动出口之间设有单向阀,使控制介质单向流入第一控制腔;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沿所述第一控制腔向所述第二控制腔的方向分布,以限定所述控制凸起向所述第二控制腔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一定位件所在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曲线导轨驱动所述第一切换齿轮与所述第一工作齿轮和所述驱动齿轮形成齿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定位件所在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曲线导轨驱动所述第二切换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工作齿轮和所述驱动齿轮形成齿啮合连接;所述蓄能单元能够吸收所述驱动叶轮输出的控制介质以及输出存储的控制介质驱动所述控制凸起向所述第二控制腔的方向移动。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件的控制端设有第一定位弹簧,所述第二定位件的控制端设有第二定位弹簧,所述第一定位弹簧和所述第二定位弹簧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移动至解除对所述控制凸起往复移动限定的位置;所述第一定位件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定位件的控制端均与所述驱动出口连通,由所述驱动出口输出的控制介质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移动至形成对所述控制凸起往复移动限定的位置。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设有辅助定位件,并且与所述第二定位件形成选择连接;当所述辅助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保持连接时,所述第二定位件保持在对所述控制凸起往复移动限位的位置。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设有终端定位件;所述终端定位件位于所述第二定位件和所述第二控制腔的终端之间,对所述控制凸起由所述第二控制腔向所述第一控制腔的移动进行单向限定。
[0016]与常规排污泵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排污泵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7]1、在本专利技术排污泵中,通过在驱动齿轮和工作齿轮之间设置切换齿轮,并且根据工作齿轮所带动工作叶轮的转动情况控制切换齿轮对驱动齿轮和工作齿轮之间的连接关系。这样就可以在工作叶轮发生卡死时快速解除驱动齿轮与工作齿轮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防止驱动齿轮发生抱死,实现对电机的保护,保证排污泵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污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驱动齿轮、第一工作齿轮、第一工作叶轮、第一切换齿轮和驱动组件;所述泵体上设有进污口和排污口,所述第一工作齿轮与所述第一工作叶轮同轴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工作叶轮在所述泵体内转动,所述第一工作叶轮与所述泵体形成第一进液口并与所述进污口连通,所述第一工作叶轮与所述泵体形成第一出液口并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切换齿轮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切换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一工作齿轮形成选择性啮合连接;当所述第一工作叶轮未被卡死时,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切换齿轮同时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一工作齿轮形成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一切换齿轮带动所述第一工作齿轮进行同步转动;当所述第一工作叶轮出现卡死时,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一切换齿轮脱离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一工作齿轮的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停止带动所述第一工作齿轮进行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块、第一切换杆和第一切换弹簧,并且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一曲线导轨;所述第一切换杆可以相对于所述泵体进行往复移动,并且所述第一切换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切换齿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曲线导轨接触连接;所述第一切换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切换杆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泵体接触;当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泵体移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曲线导轨相对于所述第一切换杆进行往复移动,使所述第一切换杆在所述第一曲线导轨和所述第一切换弹簧的共同作用下进行往复移动,以控制所述第一切换齿轮与所述第一工作齿轮和所述驱动齿轮的连接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污泵,其特征在于,该排污泵还设有驱动叶轮,所述泵体上设有控制进口和控制出口,所述驱动组件还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滑块上设有控制凸起;所述驱动叶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同轴连接,并且由所述驱动齿轮带动所述驱动叶轮在所述泵体内转动,所述驱动叶轮与所述泵体形成驱动进口和驱动出口;所述泵体内部设有控制腔,所述控制凸起位于所述控制腔内往复移动并且将所述控制腔分为第一控制腔和第二控制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凸起和所述第一控制腔的终端连接;所述驱动进口与所述控制进口连通,所述驱动出口同时与所述控制出口和所述第一控制腔连通,并且在所述驱动出口和所述控制出口之间设有阻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污泵,其特征在于,该排污泵设有第二工作齿轮、第二工作叶轮和第二切换齿轮;所述第二工作齿轮与所述第二工作叶轮同轴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工作叶轮在所述泵体内转动,所述第二工作叶轮与所述泵体形成第二进液口并与所述进污口连通,所述第二工作叶轮与所述泵体形成第二出液口并与所述排污口连通;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切换齿轮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二切换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工作齿轮选择性啮合连接;当所述第二工作叶轮未被卡死时,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二切换齿轮同时与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工作齿轮形成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轮通过所述第二切换齿轮带动所述第二工作齿轮进行同步转动;当所述第二工作叶轮出现卡死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井胜孟秋英朱尚旺
申请(专利权)人:段井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