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Ag-Cu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77247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00
一种纳米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工业的发展严重依赖着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等化石能源。时至今日,化石能源在供电、供热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但化石能源大量消耗的同时,由于碳排放等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目前大气中的CO2浓度已经达到410ppm,显著高于350ppm的临界值,导致了全球变暖的日益加剧。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光能、风能、潮汐能等的利用逐渐成熟,新能源电力的成本不断下降,在世界总能源消耗的占比也不断提高。根据估算,仅凭风能与光能的利用即可满足世界能量需求。但由于新能源发电技术往往存在间歇性,如何设计能源结构以储存部分时间区间内的过剩电力,并在发电效率不足时释放能量弥补能量缺口,是目前实现新能源技术普及并逐步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议题。
[0003]如果将过剩电力储存在电池中,根据当下电池技术的发展,储存成本为80欧元/kWh;而如果把过剩电力通过电解水或电还原CO2、N2等以较稳定的化学物质储存,储存成本将大大降低至<1欧元/kWh,而且所得到的产物如H2、碳氢化合物、CO和NH3等可以直接应用于现代工业和社会需求,实现与当前社会发展的无缝衔接。利用电催化还原CO2为CO或碳氢化合物,为实现“人工光合作用”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相比于热催化或光催化还原CO2技术,电催化CO2还原在室温常压下即可高效进行,反应条件温和,转化效率高,是最有可能实现人工碳循环的方法之一。
[0004]根据主要产物的选择性,可以将传统金属催化剂大致分为四类:

以Au、Ag、Zn为代表的金属以CO为主要产物;

以Pb、Sn、Hg为代表的金属以HCOO

为主要产物;

唯一可以催化还原CO2为多碳产物的Cu金属;

Ni、Fe、Pt等与CO2还原中间产物CO吸附能力太强以至于催化剂易中毒失活,主要发生析氢反应(HER)。但目前使用纯过渡金属催化剂时,对中间产物的吸附能力往往偏离最佳值,导致催化选择性低、电流密度低等的问题。通过将具有不同中间产物吸附能力的金属作合金化来设计催化剂,改善催化剂对中间产物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催化性能是实现高效电催化CO2还原的有效方法。由于Ag对中间产物CO的吸附能力较差,导致催化活性较弱,通过与有着较强吸附CO能力的Cu金属进行合金化有望提高Ag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但传统合成方法如冶金、电沉积、共沉淀法以及直接还原方法往往存在着AgCu合金催化剂产物纯度低、组分均匀度低、粒径差异大等问题,进而影响催化剂的均一性,导致催化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工艺制备的AgCu合金催化剂存在着均一性不佳导致催化性能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6]一种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它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0007]一、制备前驱体盐溶液:
[0008]将表面活性剂溶解于含醇有机溶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表面活性剂溶液,然后在氩气或氮气环境下,向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金属盐,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前驱体盐溶液;
[0009]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与含醇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0.002~2)mmol:20mL;
[0010]所述的金属盐为银盐和铜盐的混合物,所述的金属盐中金属元素的物质量之和与含醇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0.02~0.2)mmol:20mL,所述的银盐中银元素与铜盐中铜元素的摩尔比为1:(0.11~9);
[0011]或所述的金属盐为银盐、铜盐和镉盐的混合物,所述的金属盐中金属元素的物质量之和与含醇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0.02~0.2)mmol:20mL;所述的银盐中银元素与铜盐中铜元素的摩尔比为1:(0.125~7);所述的银盐中银元素与镉盐中镉元素的摩尔比为1:(0.125~0.9);
[0012]二、还原:
[0013]在惰性气体保护及温度为160℃~190℃的条件下,将前驱体盐溶液搅拌反应12min~6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
[0014]三、分离、洗涤、干燥:
[0015]在转速为7800rpm~12000rpm的条件下,将反应产物离心3min~10min,分离得到催化剂颗粒,随后用无水乙醇或正己烷洗涤3次~5次,将洗涤后的产物真空干燥12h~24h,得到初产物;
[0016]四、去除配体:
[0017]在氩气或氮气气氛及温度为473K~773K的条件下,将初产物处理1h~4h,最后分散于正己烷中待用,得到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
[0018]一种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的应用,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作为原料制备工作电极,用于电催化CO2还原。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一、本专利技术利用含醇有机溶剂如乙二醇等低毒、热稳定性好、较为廉价的绿色溶剂,其在较高温度下(>160℃)具有温和的弱还原性,可以用来还原金属盐制备金属纳米粒子。采用此类反应条件较为温和的热还原方法可以制备得到组分均匀、粒径均一的金属纳米粒子,进而可具有更优异的催化性能。
[0021]二、本专利技术利用热还原法制备的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CO2还原性能,当银元素与铜元素的摩尔比为4:1,还原反应时间为20min时,其在工作电势为

1.6V vs Ag/AgCl下CO的选择性达到了96%,均高于现有Ag

Cu合金催化剂。
[0022]三、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Ag

Cu的摩尔比例,实现了高效电催化CO2还原为CH4。当银元素与铜元素的摩尔比为1:4,还原反应时间为20min时,在工作电势为

2.2V vs Ag/AgCl下CH4的选择性达到了45%,均高于现有Ag

Cu合金催化剂。
[0023]四、本专利技术中在Ag

Cu基催化剂中掺入第三种元素,实现了在较大工作电势区间内高效电催化CO2还原。当银元素、镉元素与Cu元素的摩尔比为8:1:1,在工作电势为

1.5~

1.8V vs Ag/AgCl区间内均保持CO选择性为90%以上。
[0024]本专利技术用于一种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实施例一中制备的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的催化选择性随施加电势变化曲线,1为CO,2为H2,3为C2H4;
[0026]图2为对比实验一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制备前驱体盐溶液:将表面活性剂溶解于含醇有机溶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表面活性剂溶液,然后在氩气或氮气环境下,向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金属盐,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前驱体盐溶液;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与含醇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0.002~2)mmol:20mL;所述的金属盐为银盐和铜盐的混合物,所述的金属盐中金属元素的物质量之和与含醇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0.02~0.2)mmol:20mL,所述的银盐中银元素与铜盐中铜元素的摩尔比为1:(0.11~9);或所述的金属盐为银盐、铜盐和镉盐的混合物,所述的金属盐中金属元素的物质量之和与含醇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0.02~0.2)mmol:20mL;所述的银盐中银元素与铜盐中铜元素的摩尔比为1:(0.125~7);所述的银盐中银元素与镉盐中镉元素的摩尔比为1:(0.125~0.9);二、还原:在惰性气体保护及温度为160℃~190℃的条件下,将前驱体盐溶液搅拌反应12min~6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产物;三、分离、洗涤、干燥:在转速为7800rpm~12000rpm的条件下,将反应产物离心3min~10min,分离得到催化剂颗粒,随后用无水乙醇或正己烷洗涤3次~5次,将洗涤后的产物真空干燥12h~24h,得到初产物;四、去除配体:在氩气或氮气气氛及温度为473K~773K的条件下,将初产物处理1h~4h,最后分散于正己烷中待用,得到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N

甲基吡咯烷酮、十八烷基胺盐酸盐或仲烷基磺酸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含醇有机溶剂为三缩乙二醇、二甘醇、乙二醇或丙三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银盐为硝酸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铜盐为硝酸铜、醋酸铜、乙酰丙酮铜、氯化铜、硫酸铜或醋酸亚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镉盐为乙酸镉。7.如权利要求1制备的一种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作为原料制备工作电极,用于电催化CO2还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纳米Ag

Cu基合金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电极的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江时曜轩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