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裂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716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9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裂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沥青路面的领域,其包括基层,所述基层铺设于土壤表面,所述基层的上表面设有应力吸收层,所述应力吸收层的上方铺设有橡胶改性沥青层,所述橡胶改性沥青层的上方铺设有碳纤维布层,所述碳纤维布层的上方铺设有岩沥青层。本申请具有提高沥青路面的强度,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的效果。的使用寿命的效果。的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裂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沥青路面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裂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是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路面,近来年国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作为市政工程的重要部分,沥青路面应具有较强的透水性与含水性。同时沥青路面作为市政交通车辆运输使用频率较高的道路,还要求具备足够的路面强度。
[0003]但是现阶段较好透水性与含水性较好的沥青路面大多路面强度较低、容易出现可视性裂缝,导致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强度,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裂沥青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裂沥青路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裂沥青路面,包括基层,所述基层铺设于土壤表面,所述基层的上表面设有应力吸收层,所述应力吸收层的上方铺设有橡胶改性沥青层,所述橡胶改性沥青层的上方铺设有碳纤维布层,所述碳纤维布层的上方铺设有岩沥青层。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力吸收层不仅增加了抗裂沥青路面的强度,也能够在道路被滚压时,吸收、释放内应力,大大降低路面的开裂率,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橡胶改性沥青层具有减轻震动、提高热抗裂性的作用,岩沥青层可以有效的提高抗裂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降低路面疲劳剪切裂纹的出现,橡胶改性沥青层和岩沥青层具有协同作用,增加抗裂沥青路面的沥青铺设厚度,从而降低沥青路面的拉应力,增加路面结构的弯曲刚度,延长抗裂沥青路面疲劳断裂的寿命,碳纤维布层能够增强抗裂沥青路面的抗压强度,进而减少抗裂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
[0007]可选的,所述应力吸收层包括发泡混凝土层以及包裹于所述发泡混凝土层外周侧的防裂网。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泡混凝土层具有弹性模量,使抗裂沥青路面对冲击载荷具有良好的吸收和分散作用,降低路面的开裂率,防裂网既提高了抗裂沥青路面的强度,又降低了路面开裂的概率。
[0009]可选的,所述应力吸收层和所述橡胶改性沥青层之间铺设有陶粒层。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粒层能够进一步提高抗裂沥青路面的强度,同时陶粒层具有抗震的功能,能够减少路面的开裂率。
[0011]可选的,所述碳纤维布层由纵横交错的碳纤维布制成。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横交错的碳纤维布能够增强碳纤维布层的抗拉能力,提高抗裂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
[0013]可选的,所述防裂网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锚杆,多个所述
锚杆的下端贯穿所述基层且伸入土壤。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便于锚杆的安装,锚杆使防裂网稳固安装于基层的上方,增强抗裂沥青路面的强度。
[0015]可选的,所述岩沥青层包括由下至上铺设的第一岩沥青层和第二岩沥青层,所述第一岩沥青层和所述第二岩沥青层之间设有防裂层。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裂层能够进一步降低抗裂沥青路面的开裂率,使抗裂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得到增强。
[0017]可选的,所述基层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挡块,所述挡块沿道路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基层、所述应力吸收层、所述橡胶改性沥青层、所述碳纤维布层和所述岩沥青层均位于两个所述挡块之间。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块对基层、应力吸收层、橡胶改性沥青层、和岩沥青层具有限位作用,可有效的减少抗裂沥青路面被车辆挤压的变形量,提高抗裂沥青路面强度。
[0019]可选的,两个所述挡块之间设有拉结筋,所述拉结筋与道路的长度布设方向相垂直。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结筋使两个挡块稳固的固定于基层两侧,使挡块不易发生位移,提高抗裂沥青路面的强度。
[00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裂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裂沥青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础处理:埋设导水管,压实路基并整平,将两个挡块间隔固定于土壤的上表面;S2.铺设应力吸收层:将一部分防裂网焊接成立方体形结构的灌注腔,灌注腔的上端呈开口状,在灌注腔的内底壁设置多个固定板,将多个锚杆分别竖直贯穿多个固定板且下端伸入土壤,将发泡混凝土倒入灌注腔内,然后将另一部分防裂网设于灌注腔开口处,并与呈立方体形结构的防裂网固定连接以将发泡混凝土进行包裹;S3.铺设陶粒层:将陶粒放入清水中浸泡26h后,然后铺设在应力吸收层的上表面;S4.安装拉结筋:将多条拉结筋间隔布设于两个挡块之间,将拉结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块固定,使拉结筋与陶粒层的上表面相贴合,S5.铺设橡胶改性沥青层:将橡胶改性沥青铺设于陶粒层的上表面,拉结筋位于陶粒层和橡胶改性沥青层之间;S6.铺设碳纤维布:将多条纵横交错布设的碳纤维布固定于橡胶改性沥青层的上表面;S7.铺岩沥青层:先在碳纤维布层的上表面铺设第一岩沥青层,然后在第一岩沥青层的上表面铺设防裂层,最后在防裂层的上表面铺设第二岩沥青层。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实路基并整平,能够减少路基沉降,从而减少抗裂沥青路面的开裂,浸泡后的陶粒能够保证陶粒充分的吸水,随着应力吸收层、橡胶改性沥青层、岩沥青层的硬化,陶粒内部水分反哺给应力吸收层、橡胶改性沥青层、岩沥青层,使应力吸收层、橡胶改性沥青层、岩沥青层进一步充分水化,从而提高了抗裂沥青路面的抗压强度,充分发挥各结构层的性能优势,增强抗裂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减少和延缓路面裂缝的产生,提高抗裂沥青路面结构强度,改善抗裂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应力吸收层不仅增加了抗裂沥青路面的强度,也能够在道路被滚压时,吸收、释放内应力,大大降低路面的开裂率,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2.陶粒层能够进一步提高抗裂沥青路面的强度,同时陶粒层具有抗震的功能,能够减少路面的开裂率;3.充分发挥各结构层的性能优势,增强抗裂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减少和延缓路面裂缝的产生,提高抗裂沥青路面结构强度,改善抗裂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基层;2、应力吸收层;21、发泡混凝土层;22、防裂网;3、橡胶改性沥青层;4、碳纤维布层;5、岩沥青层;51、第一岩沥青层;52、第二岩沥青层;53、防裂层;6、陶粒层;7、固定板;8、锚杆;9、挡块;10、拉结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抗裂沥青路面。参照图1,抗裂沥青路面包括基层1,基层1铺设于土壤表面,基层1由碎石铺设而成,基层1的上表面设有应力吸收层2,应力吸收层2包括发泡混凝土层21以及包裹于发泡混凝土层21外周侧的防裂网22,发泡混凝土层21由发泡混凝土铺设而成,防裂网22为钢丝网,防裂网22的下表面间隔焊接有多个不锈钢的固定板7,固定板7上设有锚杆8,多个锚杆8的下端贯穿基层1且伸入土壤。...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铺设于土壤表面,所述基层(1)的上表面设有应力吸收层(2),所述应力吸收层(2)的上方铺设有橡胶改性沥青层(3),所述橡胶改性沥青层(3)的上方铺设有碳纤维布层(4),所述碳纤维布层(4)的上方铺设有岩沥青层(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吸收层(2)包括发泡混凝土层(21)以及包裹于所述发泡混凝土层(21)外周侧的防裂网(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吸收层(2)和所述橡胶改性沥青层(3)之间铺设有陶粒层(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布层(4)由纵横交错的碳纤维布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裂网(22)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上设有锚杆(8),多个所述锚杆(8)的下端贯穿所述基层(1)且伸入土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沥青层(5)包括由下至上铺设的第一岩沥青层(51)岩沥青层(5)和第二岩沥青层(52)岩沥青层(5),所述第一岩沥青层(51)岩沥青层(5)和所述第二岩沥青层(52)岩沥青层(5)之间设有防裂层(5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裂沥青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挡块(9),所述挡块(9)沿道路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基层(1)、所述应力吸收层(2)、所述橡胶改性沥青层(3)、所述碳纤维布层(4)和所述岩沥青层(5)均位于两个所述挡块(9)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晓东余倩胡峰汪津郑为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武昌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