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不规则钻孔的封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7064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不规则钻孔的封孔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不规则钻孔孔壁封孔不严密导致漏气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囊袋、第二囊袋,第一囊袋、第二囊袋均为扇形且叠放设置在一起,扇状小端、扇状大端和两侧边缘上均缝制有通孔,通孔内均穿装有绳索,扇状小端捆绑在封孔管上,扇状大端自由膨胀,囊袋膨胀后,紧贴钻孔孔壁,能将不规则的钻孔封堵严实,以达到不规则钻孔封孔的致密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有效解决了现有不规则钻孔孔壁封孔不严密导致漏气的问题,是钻孔封孔装置上的创新。是钻孔封孔装置上的创新。是钻孔封孔装置上的创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不规则钻孔的封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不规则钻孔的封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钻孔施工时,钻机钻进过程中,因钻机摆动、钻杆弯曲、钻孔塌孔、钻孔因水排渣变形等因素,使钻孔孔壁成型后,不是规则的圆柱形,多数为椭圆柱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圆柱形。
[0003]目前市面上的囊袋封孔装置,都为圆柱形的囊袋,封孔时,囊袋膨胀为圆柱形态,对钻孔孔壁不规则的钻孔封孔,造成封孔不致密,仍然漏气的问题。因此,封孔装置的改进和创新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不规则钻孔的封孔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不规则钻孔孔壁封孔不严密导致漏气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囊袋、第二囊袋,第一囊袋、第二囊袋均为扇形且叠放设置在一起,扇状小端、扇状大端和两侧边缘上均缝制有通孔,通孔内均穿装有绳索,扇状小端捆绑在封孔管上,扇状大端自由膨胀,囊袋膨胀后,紧贴钻孔孔壁,能将不规则的钻孔封堵严实,以达到不规则钻孔封孔的致密性。
[0006]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有效解决了现有不规则钻孔孔壁封孔不严密导致漏气的问题,是钻孔封孔装置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9]由图1给出,本技术包括第一囊袋、第二囊袋,第一囊袋1、第二囊袋2均为扇形且叠放设置在一起,扇状小端(圆心)、扇状大端(弧长)和两侧(两条半径)边缘上均缝制有通孔3,通孔3内均穿装有绳索4,扇状小端捆绑在封孔管上,扇状大端自由膨胀,囊袋膨胀后,紧贴钻孔孔壁,能将不规则的钻孔封堵严实,以达到不规则钻孔封孔的致密性。
[0010]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第一囊袋1、第二囊袋2开放式设置在一起,与传统的柱状式不同,使用时直接捆绑在封孔管上,不用套在封孔管上,适用于钻孔孔壁不规则,封孔困难的钻孔封孔。
[0011]所述的第一囊袋1、第二囊袋2为大小相同的扇形。
[0012]所述的第一囊袋1、第二囊袋2扇状小端(圆心)叠放后形成通孔,通孔大小可根据绳索松紧对应调节,以适应封孔管直径。
[0013]本技术的使用情况是,双面囊袋设计为开放式,与传统的柱状式不同,使用时直接捆绑在封孔管上,不用套在封孔管上,适用于钻孔孔壁不规则,封孔困难的钻孔封孔,扇状小端捆绑在封孔管上,扇状大端自由膨胀,囊袋膨胀后,整体呈伞状,紧贴钻孔孔壁,以达到封孔致密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好,是钻孔封孔装置上的创新,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不规则钻孔的封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囊袋(1)、第二囊袋(2),第一囊袋(1)、第二囊袋(2)均为扇形且叠放设置在一起,扇状小端、扇状大端和两侧边缘上均缝制有通孔(3),通孔(3)内均穿装有绳索(4),扇状小端捆绑在封孔管上,扇状大端自由膨胀,囊袋膨胀后,紧贴钻孔孔壁,能将不规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锋徐佑林郑伟包继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紫森源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