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上隔离固封极柱开关,包括极柱体、上出线套管、三工位隔离开关、断路器开关和下出线套管;所述极柱体内部为中空腔体,三工位隔离开关位于中空腔体上方,断路器开关位于中空腔体下方;所述三工位隔离开关的上端与上出线套管连接,下端与断路器开关的上端连接,断路器开关的下端与下出线套管连接;所述极柱体内用环氧树脂固封,外表面进行导电喷涂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小型化且组合灵活,有效避免了相间短路故障;同时接地关合远大于5次,隔离开关满足接近机械寿命3000次,断路器/负荷开关满足机械寿命10000次。器/负荷开关满足机械寿命10000次。器/负荷开关满足机械寿命10000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隔离固封极柱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封极柱开关,尤其涉及一种上隔离固封极柱开关。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节约占地面积,目前的开关设备向无油化、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小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0003]三工位隔离开关整合了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两者的功能,目前通常隔离开关操作机构位于三工位开关上部,而接地开关操作机构位于三工位开关下部,使得整个三工位开关的高度较高,从而使得运输较为麻烦。而且两套机构驱动分别操作隔离动触头及接地动触头,使得机构较为复杂,而且容易产生误操作。
[0004]另一方面,隔离开关接地短路关合能力体现了出环网柜在操作人员带电误操合接地开关时对人员的保护能力,是环网柜重要的安全性能指标之一。因此需要提高接地短路电流的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上隔离固封极柱开关,解决三工位开关体积大、高度高和接地短路电流小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上隔离固封极柱开关,包括极柱体、上出线套管、三工位隔离开关、断路器开关和下出线套管;所述极柱体内部为中空腔体,三工位隔离开关位于中空腔体上方,断路器开关位于中空腔体下方;所述三工位隔离开关的上端与上出线套管连接,下端与断路器开关的上端连接,断路器开关的下端与下出线套管连接;所述极柱体内用环氧树脂固封,外表面进行导电喷涂。
[0007]所述三工位隔离开关包括动触头、三工位传动机构、隔离静触头和接地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在三工位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合闸、隔离和接地三工位切换。
[0008]所述三工位传动机构为旋转开关导向轴。
[0009]所述断路器开关包括断路器拉杆、真空灭弧室和真空灭弧室传动机构;所述真空灭弧室的上部静端与三工位隔离开关的下端连接,下部动端与断路器拉杆连接和下出线套管连接;所述断路器拉杆通过真空灭弧室传动机构实现断路器开关合闸、分闸。
[0010]还包括断路器开关的操作机构以及三工位隔离开关的三工位操作机构,对其进行合闸、隔离和接地三工位切换操作。
[001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为产品小型化且组合灵活,有效避免了相间短路故障;同时接地关合远大于5次,隔离开关满足接近机械寿命3000次,断路器/负荷开关满足机械寿命10000次。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5]由图1可知,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上隔离固封极柱开关采用独立单元结构设计,每个单元包括极柱体1、上出线套管2、动触头3、旋转开关导向轴5、隔离静触头4、接地静触头6、断路器拉杆7、真空灭弧室9、真空灭弧室传动机构和下出线套管8。所述极柱体内部为中空腔体,由动触头3、三工位传动机构5旋转开关导向轴、隔离静触头4和接地静触头6组成的三工位隔离开关11位于中空腔体上方;由断路器拉杆7、真空灭弧室9和真空灭弧室传动机构组成的断路器开关10位于中空腔体下方。所述三工位隔离开关11的上端与上出线套管2连接,隔离静触头4右端和接地静触头6左端与真空灭弧室9的上部静端连接,真空灭弧室9的下部动端与断路器拉杆7连接,断路器开关10通过真空灭弧室9的动端与下出线套管8通过软连接连接。
[0016]断路器开关10和三工位隔离开关11分别由断路器的弹簧操作机构和三工位操作机构来驱动,断路器的弹簧操作机构,具备重合闸功能,垂直安装在开关本体前面板上,通过断路器拉杆与真空灭弧室连接,实现分合闸操作。操作机构与断路器开关有可靠的机械和电气闭锁,有效地防止了误操作。
[0017]上出线套管2、断路器开关10和三工位隔离开关11和下出线套管8均被安装在一绝缘箱内,绝缘箱选用环氧树脂材料经APG生产而成,内部绝缘采用固封极柱绝缘技术。将断路器开关10、三工位隔离开关11、主导电回路绝缘支撑等有机结合为一整体,实现全绝缘、全密封结构,达到了免维护的要求。
[0018]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19]所述三工位隔离开关11由三工位操作机构驱动,通过三工位传动机构5旋转导向轴实现动触头3移动,当动触头3与隔离静触头4闭合时隔离机构到位,隔离开关实现合闸功能,此时可以操作断路器开关10。所述断路器开关10通过断路器操作机构进行驱动,通过断路器拉杆7带动真空灭弧室9动端快速移动实现真空灭弧室9内部静触头和动触头闭合,主回路导通,开关整体进入合闸状态。
[0020]所述断路器开关10通过断路器操作机构驱动,通过断路器拉杆7带动真空灭弧室9动端快速移动实现真空灭弧室内部触头断开。所述三工位隔离开关11由三工位操作机构驱动三工位机构传动5旋转导向轴实现动触头3移动,当动触头3处于空位时,隔离机构分闸到位,隔离开关实现分闸功能,主回路断开,开关整体进入分闸状态。
[0021]所述三工位隔离开关11由三工位操作机构继续驱动三工位机构传动5旋转导向轴实现动触头4移动并且与接地静触头6闭合,隔离机构接地到位,隔离开关进入接地状态。所述断路器开关10再次通过断路器操作机构进行驱动,通过断路器拉杆7带动真空灭弧室9动端移动实现真空灭弧室9内部静触头和动触头闭合,主回路导通,开关整体进入接地状态。
[0022]本技术能够实现接地和隔离工位大于等于125mm,相间由环氧树脂实现固体绝缘实现产品小型化,同时由真空灭弧室实现接地关合远大于5次,隔离开关满足接近机械寿命3000次,断路器/负荷开关满足机械寿命10000次。由于整个主回路密封在环氧树脂内部实现安全防护等级为IP67,且表面进行喷锌处理实现可触摸,安全可靠,单件局放局放≤
5pC。
[0023]本技术使用了分相隔离结构设计理念,模块化拼装,有效避免了相间短路故障,便于回路扩展、单元调换,方案组合灵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隔离固封极柱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柱体(1)、上出线套管(2)、三工位隔离开关(11)、断路器开关(10)和下出线套管(8);所述极柱体(1)内部为中空腔体,三工位隔离开关(11)位于中空腔体上方,断路器开关(10)位于中空腔体下方;所述三工位隔离开关(11)的上端与上出线套管(2)连接,下端与断路器开关(10)的上端连接,断路器开关(10)的下端与下出线套管(8)连接;所述极柱体(1)内用环氧树脂固封,外表面进行导电喷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隔离固封极柱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工位隔离开关(11)包括动触头(3)、三工位传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澄浦,苏金亮,周学俊,张建波,杨榴,靳松,王福润,
申请(专利权)人:南瑞智能配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