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部双出口型复合式三相旋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59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48
一种下部双出口型复合式三相旋流器,包括中相集液箱、重相集液箱、三相旋流器一、配液管一、配液箱、轻相集液箱、进液管、轻相出口管、中相出口管、重相出口管、三相旋流器二、三相旋流器三、三相旋流器四、配液管二、配液管三、中心配液管、配液管四、重相导液管、外圆筒、切向进料管一、溢流管、切向进料管二、导叶、直筒段、锥段、底流管,该装置可以用于气、液、固三相分离或油、水、气三相分离,该一种下部双出口型复合式三相旋流器具有处理量大、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等优点。便等优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部双出口型复合式三相旋流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下部双出口型复合式三相旋流器,属于多相流分离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化工等领域存在着大量的固—液—气和液—液—气三相分离处理,目前,对于三相分离处理主要采用重力式沉降罐。经过长期应用,发现重力式沉降设备具有体积大、结构复杂以及处理时间长、工作不连续等缺陷,严重影响了石油化工领域的发展。旋流分离属于一种多相流分离技术,它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根据两相或多相之间的密度差来实现不同相之间分离的。旋流分离器由于占地面积小、液体停留时间短、分离效率高等优点,得到了石油化工领域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在三相旋流分离器的发展方面比较缓慢,和工程要求相比,三相旋流分离器处理量小,结构形式比较单一,总体水平远远低于国际领先技术,因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相旋流分离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部双出口型复合式三相旋流器,可以用于气、液、固三相分离或油、水、气三相分离,该一种下部双出口型复合式三相旋流器具有处理量大、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等优点。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下部双出口型复合式三相旋流器,包括中相集液箱、重相集液箱、三相旋流器一、配液管一、配液箱、轻相集液箱、进液管、轻相出口管、中相出口管、重相出口管、三相旋流器二、三相旋流器三、三相旋流器四、配液管二、配液管三、中心配液管、配液管四、重相导液管、外圆筒、切向进料管一、溢流管、切向进料管二、导叶、直筒段、锥段、底流管,上述三相旋流器一的上述切向进料管一与上述配液管一安装在一起,上述切向进料管二与上述中心配液管安装在一起,上述三相旋流器一的上述溢流管与上述配液箱和上述轻相集液箱安装在一起,上述外圆筒的上部与上述配液箱的底部安装在一起,上述轻相集液箱的底部与上述配液箱的上部安装在一起,上述进液管安装在上述轻相集液箱与上述配液箱的上部,上述轻相出口管与上述轻相集液箱安装在一起,上述三相旋流器一的上述重相导液管与上述重相集液箱安装在一起,上述底流管与上述中相集液箱安装在一起,上述中相出口管安装在上述中相集液箱的底部,上述重相出口管安装在上述重相集液箱的侧面,上述三相旋流器一的上述溢流管的上部与上述外圆筒的上部安装在一起,上述溢流管的下部与上述导叶安装在一起,上述导叶与上述溢流管一起安装到上述直筒段的内部,上述直筒段的下部与上述锥段的上部安装在一起,上述锥段的下部与上述底流管安装在一起,上述外圆筒的切向开孔与上述切向进料管一和上述切向进料管二安装在一起。上述三相旋流器二、上述三相旋流器三、上述三相旋流器四与上述三相旋流器一的安装方式相同。
[0005]进一步,上述配液箱为圆形箱式结构,上述配液箱的上部为敞开式,上述配液箱的上部与上述轻相集液箱的下部安装在一起,上述配液箱的下部为圆形盖板,圆形盖板的中
间设有一个开孔,圆形盖板的四周设有四个圆形开孔,四个圆形开孔呈圆形排列,圆形盖板的四个圆形开孔和中间开孔均与配液管安装在一起。
[0006]进一步,上述轻相集液箱为圆形箱式结构,上部设有圆形盖板,盖板中间开有圆孔,与上述进液管安装在一起,上述轻相集液箱的下部设有圆形挡板,圆形挡板上开有四个呈圆形排列的圆孔,圆孔与三相旋流器单元的上述溢流管安装在一起,圆形挡板的中间开有中心圆孔,中心圆孔与上述进液管安装在一起,上述轻相集液箱的侧面设有开孔,与上述轻相出口管安装在一起。
[0007]进一步,上述中相集液箱为圆形箱式结构,上部设有圆形挡板,圆形挡板上开有四个圆孔,四个圆孔呈圆形排列在圆形挡板上,圆孔与三相旋流器单元安装在一起,上述中相集液箱的下部设有盖板,盖板中间设有圆孔,圆孔与上述中相出口管安装在一起。
[0008]进一步,上述重相集液箱为圆形箱式结构,上部设有圆形挡板,挡板上设有四个圆孔,四个圆孔呈圆形排列在圆形挡板上,圆孔与三相旋流器单元安装在一起,上述重相集液箱的下部为敞开式结构,上述重相集液箱的下部与上述中相集液箱安装在一起。
[000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待分离混合液由上述进液管进入到上述配液箱,然后由配液管以切向进入的方式进入到四个三相旋流器单元,混合液在上述外圆筒的内部做离心运动,混合液中的物质密度不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同密度的物质开始发生离心分离,密度较大的重相物质分布在混合液的外层,由上述重相导液管进入到上述重相集液箱的内部,然后沿着上述重相出口管流出装置,轻相物质和中相物质进入到上述外圆筒的内部的上述直筒段,在上述导叶的作用下继续进行离心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轻相物质和中相物质发生分离,中相物质分布在外层,轻相物质分布在靠近中心轴线的位置,在上述锥段的作用下,中相物质继续向下运动,由上述底流管进入到上述中相集液箱,最终由上述中相出口管流出装置,轻相物质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开始向上运动,由上述溢流管进入到上述轻相集液箱,最终由上述轻相出口管流出装置,完成混合物料的三相分离。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部双出口型复合式三相旋流器,可以用于气、液、固三相分离或油、水、气三相分离,该一种下部双出口型复合式三相旋流器具有处理量大、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下部双出口型复合式三相旋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下部双出口型复合式三相旋流器的三相旋流器一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下部双出口型复合式三相旋流器的导叶处俯视图。
[0016]1、中相集液箱
ꢀꢀꢀꢀꢀꢀꢀꢀꢀ
2、重相集液箱
ꢀꢀꢀꢀꢀꢀꢀꢀꢀꢀꢀꢀ
3、三相旋流器一
[0017]4、配液管一
ꢀꢀꢀꢀꢀꢀꢀꢀꢀꢀꢀ
5、配液箱
ꢀꢀꢀꢀꢀꢀꢀꢀꢀꢀꢀꢀꢀꢀꢀꢀ
6、轻相集液箱
[0018]7、进液管
ꢀꢀꢀꢀꢀꢀꢀꢀꢀꢀꢀꢀꢀ
8、轻相出口管
ꢀꢀꢀꢀꢀꢀꢀꢀꢀꢀꢀꢀ
9、中相出口管
[0019]10、重相出口管
ꢀꢀꢀꢀꢀꢀꢀꢀ
11、三相旋流器二
ꢀꢀꢀꢀꢀꢀꢀꢀꢀ
12、三相旋流器三
[0020]13、三相旋流器四
ꢀꢀꢀꢀꢀꢀ
14、配液管二
ꢀꢀꢀꢀꢀꢀꢀꢀꢀꢀꢀꢀꢀ
15、配液管三
[0021]16、中心配液管
ꢀꢀꢀꢀꢀꢀꢀꢀ
17、配液管四
ꢀꢀꢀꢀꢀꢀꢀꢀꢀꢀꢀꢀꢀ3‑
1、重相导液管
[0022]3‑
2、外圆筒
ꢀꢀꢀꢀꢀꢀꢀꢀꢀꢀꢀ3‑
3、切向进料管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部双出口型复合式三相旋流器,包括:中相集液箱、重相集液箱、三相旋流器一、配液管一、配液箱、轻相集液箱、进液管、轻相出口管、中相出口管、重相出口管、三相旋流器二、三相旋流器三、三相旋流器四、配液管二、配液管三、中心配液管、配液管四、重相导液管、外圆筒、切向进料管一、溢流管、切向进料管二、导叶、直筒段、锥段、底流管,其特征在于:上述三相旋流器一的上述切向进料管一与上述配液管一安装在一起,上述切向进料管二与上述中心配液管安装在一起,上述三相旋流器一的上述溢流管与上述配液箱和上述轻相集液箱安装在一起,上述外圆筒的上部与上述配液箱的底部安装在一起,上述轻相集液箱的底部与上述配液箱的上部安装在一起,上述进液管安装在上述轻相集液箱与上述配液箱的上部,上述轻相出口管与上述轻相集液箱安装在一起,上述三相旋流器一的上述重相导液管与上述重相集液箱安装在一起,上述底流管与上述中相集液箱安装在一起,上述中相出口管安装在上述中相集液箱的底部,上述重相出口管安装在上述重相集液箱的侧面,上述三相旋流器一的上述溢流管的上部与上述外圆筒的上部安装在一起,上述溢流管的下部与上述导叶安装在一起,上述导叶与上述溢流管一起安装到上述直筒段的内部,上述直筒段的下部与上述锥段的上部安装在一起,上述锥段的下部与上述底流管安装在一起,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良赵令今苏峰王雨豪陈忠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