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板湿法贴膜和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631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路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线路板湿法贴膜和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端通过支柱支撑有顶板,顶板的中间设有气缸,气缸的底部连接有压板,顶板右侧通过U型托架转动连接有卷料辊,卷料辊卷装有膜,顶板底部设有多组支脚,支脚上端均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螺杆滑动连接有滑板,通过调节螺母调节滑板在滑槽内的位置,支脚在工作台的两侧转动连接有两组传送辊,右侧滑板内转动连接有输料辊Ⅰ,左侧滑板内转动连接有输料辊Ⅱ,输料辊Ⅰ右侧滑板内转动连接有吸水棉辊,顶板上设有储液箱,储液箱的底部设有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适用于线路板的贴膜和多层线路板间的压合,一机多用,提高设备利用率,为企业节约成本。约成本。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板湿法贴膜和压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路板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线路板湿法贴膜和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线路板为了提高集成度,会通过增加线路板的层数来增加线路板的集成度。而多层线路板的制作需要用到压合机,通过压合机将多层线路板压合在一块,然后使用沉孔来进行导通各层线路板线路。
[0003]同时随着线路板精细化线路的市场趋势,线路板生产厂家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除了精细化线路外还得同时提高生产良品率和线路质量。而线路板感光抗蚀膜就能提高线路板线路的质量,所以贴膜工序的好坏在线路板工序中至关重要。而且贴膜的效果还会影响后续显影、曝光和蚀刻等的质量。由于铜板表面如果存在凹凸不平、针孔、凹陷及划伤等缺陷,会造成干膜与铜板的吻合性不佳,即可能在后续的工序中引起断线、缺口、留铜等缺陷。
[0004]同时在柔性线路板的制作过程中,有时会需要在柔性线路板上贴附补强板进行保护。柔性线路板与补强板的贴合也是采用压合装置进行贴合。
[0005]但现有技术中,多层线路板的压合、线路板的贴膜和柔性线路板贴合补强板所使用的压合装置并不相同。使得企业需要采购多种压合装置,增加了企业的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板湿法贴膜和压合装置,主要用于解决线路板生产过程中需要多种压合设备,企业固定资产配置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通过支柱支撑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中间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连接有压板,所述顶板右侧设有进料槽,所述顶板在所述进料槽两侧设有U型托架,所述U型托架转动连接有卷料辊,所述卷料辊卷装有膜,所述顶板底部设有多组支脚,所述支脚上端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通过螺杆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螺杆上端穿过所述顶板后螺旋连接有调节螺母,通过所述调节螺母调节所述滑板在滑槽内的位置,所述支脚在所述工作台的两侧转动连接有两组传送辊,每组所述传送辊均转动连接有传送带,靠近所述工作台右侧的所述滑板内转动连接有输料辊Ⅰ,所述工作台左侧的所述滑板内转动连接有输料辊Ⅱ,在所述输料辊Ⅰ右侧的所述滑板内转动连接有吸水棉辊,所述顶板上设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位于所述吸水棉辊的正上方,所述储液箱的底部设有导管,从所述工作台右侧的所述传送带向所述工作台传输线路板,所述输料辊Ⅰ在将所述线路板传输进所述工作台时将所述膜贴附于所述线路板,所述传送辊、所述输料辊Ⅰ、所述输料辊Ⅱ和所述吸水棉辊均连接有电机进行驱动。
[0008]作为优选,所述压板的上端设有电热箱,对压板适当加热有利于将多层线路板或
线路板与膜间的气泡排出,提高线路板压合质量。
[0009]作为优选,所述导管为不锈钢软管,不锈钢软管弯曲性能强,方便弯曲导管将储液管内的液体均匀流到吸水棉辊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U型托架设有上端开口的U型槽,这样设计方便直接将卷料辊放置进U 型槽内。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同时适用于线路板的贴膜和多层线路板间的压合,一机多用,提高设备利用率,为企业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正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右视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俯视图;
[0016]图中标记说明:
[0017]1.工作台、2.支柱、3.电热箱、4.顶板、401.进料槽、5.气缸、6.压板、7.支脚、701. 滑槽、8.传送辊、9.传送带、10.线路板、11.输料辊Ⅰ、12.卷料辊、13.膜、14.U型托架、 15.U型槽、16.吸水棉辊、17.储液箱、18.导管、19.输料辊Ⅱ、20.滑板、21.螺杆、22.调节螺母、2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9]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线路板湿法贴膜和压合装置,如图1

4所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端通过支柱2支撑有顶板4,顶板4的中间设有气缸5,气缸5的底部连接有压板6,顶板4右侧设有进料槽401,顶板4在进料槽401两侧设有U型托架14,U型托架14 转动连接有卷料辊12,卷料辊12卷装有膜13,顶板4底部设有多组支脚7,支脚7上端均设有滑槽701,滑槽701内通过螺杆21滑动连接有滑板20,螺杆21上端穿过顶板4后螺旋连接有调节螺母22,通过调节螺母22调节滑板20在滑槽701内的位置,支脚7在工作台1 的两侧转动连接有两组传送辊8,每组传送辊8均转动连接有传送带9,靠近工作台1右侧的滑板20内转动连接有输料辊Ⅰ11,工作台1左侧的滑板20内转动连接有输料辊Ⅱ19,在输料辊Ⅰ11右侧的滑板20内转动连接有吸水棉辊16,顶板4上设有储液箱17,储液箱17位于吸水棉辊16的正上方,储液箱17的底部设有导管18,从工作台1右侧的传送带9向工作台1传输线路板10,输料辊Ⅰ11在将线路板10传输进工作台1时将膜13贴附于线路板10,传送辊8、输料辊Ⅰ11、输料辊Ⅱ19和吸水棉辊16均连接有电机23进行驱动。
[0020]其中,压板6的上端设有电热箱3,对压板6适当加热有利于将多层线路板10或线路板 10与膜13间的气泡排出,提高线路板10压合质量。
[0021]其中,导管18为不锈钢软管,不锈钢软管弯曲性能强,方便弯曲导管18将储液管内的液体均匀流到吸水棉辊16上。
[0022]其中,U型托架设有上端开口的U型槽15,这样设计方便直接将卷料辊放置进U型槽15 内。
[0023]使用时,将线路板10需要贴的感光抗蚀膜、抗电磁干扰膜等膜13放置于卷料辊12,然后将线路板10放置于右侧的传送带9,线路板10在传送带9的传输作用下,先经过吸水棉辊16。提前使用导管18将储液箱17内的水或胶水将吸水棉辊16浇透,在线路板10通过吸水棉辊16的过程中,线路板10的贴附面被均匀的滚涂有水或胶水。之后线路板10在传送带 9的传输作用下经过输料辊Ⅰ11,在输料辊Ⅰ11和传送辊8的相互挤压传输作用下,实现将膜13贴附于线路板10上。之后贴好膜后的线路板10被传输到工作台1,再启动气缸5,气缸5带动压板6对线路板10进行一次热压,排除线路板10与膜13间的气泡。之后控制气缸 5松开压板6对线路板10的压合。之后线路板10在左侧输料辊Ⅱ19和传送辊8的作用下被传输出工作台1。
[0024]而对于多层线路板间的压合,本实施例可以有多中实现方式。一种是直接将线路板10放置进工作台1进行压合。另一种就是将吸水棉辊换成与输料辊Ⅰ11相同的输料辊,或者通过调节螺母22将吸水棉辊16向上抬起。然后将定好位的多层线路板放置在右侧的传送带9上,多层线路板在输料辊Ⅰ11与传送辊8的作用下完成初步压合,之后多层线路板同样被传送进工作台1上,再利用被气缸5驱动的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板湿法贴膜和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端通过支柱(2)支撑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中间设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底部连接有压板(6),所述顶板(4)右侧设有进料槽(401),所述顶板(4)在所述进料槽(401)两侧设有U型托架(14),所述U型托架(14)转动连接有卷料辊(12),所述卷料辊(12)卷装有膜(13),所述顶板(4)底部设有多组支脚(7),所述支脚(7)上端均设有滑槽(701),所述滑槽(701)内通过螺杆(21)滑动连接有滑板(20),所述螺杆(21)上端穿过所述顶板(4)后螺旋连接有调节螺母(22),通过所述调节螺母(22)调节所述滑板(20)在滑槽(701)内的位置,所述支脚(7)在所述工作台(1)的两侧转动连接有两组传送辊(8),每组所述传送辊(8)均转动连接有传送带(9),靠近所述工作台(1)右侧的所述滑板(20)内转动连接有输料辊Ⅰ(11),所述工作台(1)左侧的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诚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