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套叠轧制备TiAl合金板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619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包套叠轧制备TiAl合金板材的方法,步骤包括:制备长方体TiAl合金坯料;包套;热轧,其中道次压下量和轧制速度控制:道次压下量和轧制速度按照如下公式执行:0.15<Δ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套叠轧制备TiAl合金板材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加工
,涉及一种包套叠轧制备TiAl合金板材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TiAl合金是新型的轻质耐高温结构材料,目前已经作为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和涡轮叶片、汽车和坦克发动机的涡轮和排气阀结构获得应用。同时,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翼舵结构,机体、机翼、尾翼等部位的热防护结构,先进航空发动机尾喷口的一些零部件对TiAl合金板材均提出了迫切需求。
[0003]由于TiAl合金热加工工艺性能非常差,热加工工艺窗口很窄,加之板材轧制过程中板坯受力压力和拉力状态复杂,应变速率高,导致TiAl合金板材轧制成形难度非常大。国内外对TiAl合金板材的研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目前只有奥地利Plansee公司可以稳定供应TiAl合金板材,其采用包套热轧的方法生产TiAl合金板材,但是其技术细节保密未公开。
[0004]目前TiAl合金板材的制备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采用包套热轧的方法,包套热轧的方式可以缓解坯料温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包套结构来减少TiAl合金在轧制过程中的温降,二是TiAl坯料不与轧辊直接接触,没有接触散热。防止或减少TiAl合金温降对TiAl合金板材轧制至关重要,一方面,维持TiAl合金坯料温度在可加工的热加工工艺窗口内,保证板材成形;另一方面,TiAl合金的组织演变与变形温度相关性很大,温度的差异直接影响到板材各部位的组织均匀性,在传统的TiAl合金板材轧制后,往往出现较大尺寸板材长度方向头部、中部、尾部存在梯度组织状态,组织均匀性难以保证。为了尽量减少轧制过程中的温降,往往要增加包套材料厚度,这样就增加了生产成本。
[0005]TiAl合金包套热轧的技术关键是温度和变形速率的控制,与其直接相关的是包套结构的设计和轧制工艺的匹配。
[0006]已见报道多项TiAl合金板材制备相关专利,但是其均采用一个包套制备一件TiAl合金板材的形式,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原因:现阶段各研究机构在TiAl合金板材研制上处于实验室研究层面,多针对包套结构的适应性、热轧工艺—板材成形、工艺—组织相关性等研究阶段,TiAl合金板材预制坯料的制备成本较高,在工艺研究阶段,多会避免浪费TiAl坯料,导致其一个包套制备一个TiAl合金板材的状况,未见TiAl合金板材包套叠轧的公开报道。
[0007]目前叠轧技术在易变形材料的功能性拓展方面有应用,钛/钢复合板主要是通过热叠轧过程使钢板和钛板实现冶金结合,从而制备出钛/钢复合板,其技术关键是轧前板之间的真空处理,与冶金复合界面的工艺控制;此外铝合金叠轧也有报道,其主要是通过不同厚度铝合金板材的叠放加温轧,形成晶粒尺寸沿厚度方向上梯度排布,获得具有梯度结构的铝合金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套叠轧制备TiAl合金板材的方法,以降低TiAl合金板材制备成本、提高板材制备效率和质量。为TiAl合金板材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0009]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包套叠轧制备TiAl合金板材的方法,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0011]步骤一、制备长方体TiAl合金坯料:
[0012]坯料厚度为3mm~20mm,各边倒角R2~R8mm;
[0013]步骤二、包套:根据坯料尺寸加工轧制用的包套,然后将n个表面防护处理后的TiAl合金坯料装入包套中,坯料间和坯料与包套间用隔离层分隔开,隔离层厚度≤0.2mm,保证包套结构各个内表面与TiAl合金坯料间距控制在1mm以下,再封焊包套;
[0014]步骤三、热轧:
[0015](1)包套封焊完成后,装入高温电炉中,炉温控制在1100℃~1300℃范围内,保温30min~180min;转移包套;
[0016](2)道次压下量和轧制速度控制:
[0017]道次压下量和轧制速度按照如下公式执行:0.15<Δh
n
/h
n
‑1≤0.3(当n=1,2时),0.1≤Δh
n
/h
n
‑1≤0.15(当n=3,

,n=N

2时),0.05≤Δh
n
/h
n
‑1<0.1(当n=N

1,N时),Δh
n
>Δh
n+1
,0.1s
‑1≤υ
n
/h
n
‑1≤2s
‑1,
[0018]其中Δh
n
为第n道次的压下量,h
n
‑1为第n道次轧制前的包套厚度,υ
n
为第n道次的轧制速度,N为总的轧制道次数;
[0019](3)道次间回炉保温,每道次回炉温度与上一道次保持一致或降低50℃以内,且最低轧制温度控制在1100℃以上,回炉保温时间以整个包套结构热透为准,一般控制在10min~60min;
[0020](4)轧制总变形量为50%~70%;
[0021](5)轧后放入800℃~1000℃热处理炉中,保温1h~5h后随炉冷却;
[0022]步骤四、蠕变矫直:蠕变矫直温度控制在950℃~1000℃,给包套施加150MPa~300MPa的载荷;
[0023]步骤五、去除包套:采用机加工方式去除包套,取出TiAl合金板材;
[0024]步骤六、TiAl合金板材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可采用喷砂或磨削等方式对TiAl合金表面进行处理,最终获得外观质量完好的TiAl合金板材。
[0025]步骤一具体操作为:采用粉末冶金或铸锭冶金方法制备TiAl合金预制坯料,利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将TiAl合金预制坯料加工成长方体TiAl合金坯料。
[0026]TiAl合金坯料表面粗糙度控制在Ra6~Ra8范围内,单位为μm。
[0027]步骤二所述的单个包套内TiAl合金坯料数量,根据坯料厚度,其数量控制在2~5为宜。
[0028]步骤二中包套材料优选304不锈钢。
[0029]步骤二中隔离层材料为金属箔材。
[0030]步骤三所述的总轧制道次N取值为5~7。
[0031]步骤三中(1)到(2)的TiAl合金包套转移时间≤120s。
[0032]步骤三中(2)轧制速度在10mm/s~80mm/s范围内,道次压下量为轧前厚度的5%~30%。
[0033]步骤四中根据轧后包套尺寸设置矫直所用设备和工艺条件,在合适尺寸的电炉中进行,或与步骤三中(5)合并进行。
[003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对TiAl合金难变形材料特点,提供一种采用包套形式、多道次精确工艺控制、复合叠轧的方法,高效制备出表面无裂纹、厚度均匀、组织均匀的TiAl合金板材。从材料的成型难度、结构复杂程度、多道次热力耦合工艺控制等角度来讲,与现有已报到的叠轧技术相比具有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套叠轧制备TiAl合金板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制备长方体TiAl合金坯料:坯料厚度为3mm~20mm,各边倒角R2~R8mm;步骤二、包套:根据坯料尺寸加工轧制用的包套,然后将n个表面防护处理后的TiAl合金坯料装入包套中,坯料间和坯料与包套间用隔离层分隔开,隔离层厚度≤0.2mm,保证包套结构各个内表面与TiAl合金坯料间距控制在1mm以下,再封焊包套;步骤三、热轧:(1)包套封焊完成后,装入高温电炉中,炉温控制在1100℃~1300℃范围内,保温30min~180min;转移包套;(2)道次压下量和轧制速度控制:道次压下量和轧制速度按照如下公式执行:0.15<Δh
n
/h
n
‑1≤0.3(当n=1,2时),0.1≤Δh
n
/h
n
‑1≤0.15(当n=3,

,n=N

2时),0.05≤Δh
n
/h
n
‑1<0.1(当n=N

1,N时),Δh
n
>Δh
n+1
,0.1s
‑1≤υ
n
/h
n
‑1≤2s
‑1,其中Δh
n
为第n道次的压下量,h
n
‑1为第n道次轧制前的包套厚度,υ
n
为第n道次的轧制速度,N为总的轧制道次数;(3)道次间回炉保温,每道次回炉温度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武高帆冯像征李臻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