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巡航的底泥洗脱与生态修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614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巡航的底泥洗脱与生态修复平台,包括能量转换与供给单元、自动巡航单元、搅拌重力分离单元、离心固液分离单元、污染物吸附净化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重力作用沉淀大颗粒,使易吸附污染物的细小颗粒物和悬浮物上浮,离心固液分离单元应用离心作用,对富含污染物细小颗粒和悬浮物的上层液进行离心分离去除,污染物吸附及净化单元对离心分化后的水体进行净化。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野外富营养化或重金属污染湖泊底泥修复,具有智能化程度高,能量来源绿色方便,清理面积广、洗脱效率高等特点,使底泥洗脱和生态修复更为经济、智能。智能。智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巡航的底泥洗脱与生态修复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设备
,特别是一种自巡航的底泥洗脱与生态修复平台。
技术背景
[0002]河湖底泥是污染物的天然收集库,为解决这些污染问题,催生了很多修复环境的方法和装置。现阶段国内的底泥修复装置也有了众多专利技术设计。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822218082.3公开了“一种对水体底部清淤的底泥洗脱船”该洗脱船集合了清淤疏浚和脱水干化于一体,节省土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510581106.X,该装置的分离式设计保障了底泥清理工作的连续性,具有较小吃水深度,可在近岸和浅水水域发挥优势。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2010872099.X巡航式微/富营养化河湖底泥表层清淤与水质修复装置,通过曝气、生化反应沉淀等工序,实现水体TN、TP、SS等颗粒物的高效去除。
[0004]上述的专利通过改善技术和配置可满足一些要求,但仍然存在短板,不能摆脱人力对底泥洗脱过程的控制,不能满足不同指定区域自动工作,对于能源要求要求较高,智能化程度较低,需要人工进行装置的调整与安装,所花费的人工和时间成本都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巡航的底泥洗脱与生态修复平台,旨在解决现有装置智能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洗脱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可根据能源存储情况自行启动或关闭底泥处理装置,无需人工现场控制,节约人力成本;平台对底泥污染物的去除范围更广,离心装置去除速率更快。
[0007]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自巡航的底泥洗脱与生态修复平台包括能量转换与供给单元、巡航智控单元、搅拌重力分离单元、离心固液分离单元、污染物吸附净化单元,其中能量转换与供给单元包括蓄电池、太阳能电板、风力发电机、升压器、电源控制器;巡航智控单元包括红外感应器、GPS通信器、风力感应器、PLC控制器;搅拌重力分离单元包括抽泥泵、输泥管、搅拌棒、机械控制器、风力叶片转轮、洗脱凹槽、槽底闸门、铰链、滑轮;离心固液分离单元包括离心机、抽水管、离心底座、刮泥器、残余物收集桶;污染物吸附净化单元包括固氮植物、吸附材料、排水管、净化池。
[0008]所述的能量转换与供给单元中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通过电线于蓄电池相连接,蓄电池上安装有电路控制器,电路控制器可对蓄电池是否对搅拌重力分离单元中搅拌棒供电进行控制,电路控制器接受来自PLC控制器的命令,通过数据线与PLC控制相连接,升压逆变器可在蓄电池供电时,将电源升压,为各种设备供能。
[0009]所述的巡航智控单元中红外感应器安装与平台两侧,可发现平台周围一定范围内的障碍物,并通过数据线对PLC控制器发送信号,PLC控制器可发送指令改变前行方向,GPS通信器可向工作室发送所在位置,或者接受来自工作室发送的修复区域位置,风力感应器用于监测平台所处环境风速大小,并向PLC控制器反馈信息,PLC控制接受来自各控件的信号反馈,并基于这些信息发送对应指令。
[0010]所述的搅拌重力分离单元搅拌棒安装于洗脱凹槽中,可插入或伸出,当风力较低时,搅拌棒通过机械控制器咬合,进行工作,当风力达到设定值时,搅拌棒由风力驱动的齿轮进行咬合,抽泥泵安装于平台尾部,通过输泥管将底泥灌入洗脱凹槽中,洗脱凹槽先对底泥进行搅拌,搅拌可加速底泥中污染物向液体中释放,由重力作用沉淀的大颗粒物,上层液体由来自离心固液分离单元的抽水管抽出,下层由重力沉淀的颗粒物通过槽底闸门释放进行原位覆盖,输泥管通过铰链穿过滑轮可以提起或放下。
[0011]所述的离心固液分离单元中抽水管将洗脱凹槽中的上层悬浊液抽入离心机中,利用离心力使悬浊液中的小颗粒与水固液两相分离,再由抽水管将上层清液抽入污染物吸附净化单元,位于离心底座上的小颗粒污染物质则由刮泥器去除,汇入旁边的残余物收集池中。
[0012]所述的污染物吸附净化单元中,主要是固氮植物与吸附材料,固氮植物与吸附材料一同放置于处理池中,固氮植物主要进行氮元素的去除,吸附材料去除其余污染物,净化池前端为来自离心固液分离单元的水管进水,水管深入池底,后端由排水管排水,排水管口略低于池平面,可保障湖水在净化池中长期净化。
[0013]本专利技术原理:能量转换与供给单元主要进行能量的转化存贮和对各单元进行动力供给,自动巡航单元进行修复位置的确定和修复路线的更改,搅拌重力分离单元对底泥进行搅拌,加速底泥中污染物向上层液中释放,利用重力作用沉淀大颗粒,使易吸附污染物的细小颗粒物和悬浮物上浮,离心固液分离单元应用离心作用,对富含污染物细小颗粒和悬浮物的上层液进行离心分离去除,污染物吸附及净化单元对离心分化后的水体进行净化。
[0014]有益效果
[0015]1、是底泥洗脱平台自由化,可根据指令自动行驶至洗脱位置,只需要向其发送修复位置,平台可自动进行修复路线的确定,智能化程度高。
[0016]2、是洗脱平台能量来源简便,能量供应来源为太阳能和风能,对自然能源的充分利用更环保高效。
[0017]3、是通过底泥的搅动加速底泥污染物的释放,并对搅拌沉淀后的表层泥和上覆水独立进行污染物削减,先利用重力进行分层,后利用离心进行高效去除污染物。
[0018]4、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野外富营养化或重金属污染湖泊底泥修复,具有智能化程度高,能量来源绿色方便,清理面积广、洗脱效率高等特点,使底泥洗脱和生态修复更为经济、智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巡航的底泥洗脱与生态修复平台的整体正面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巡航的底泥洗脱与生态修复平台的整体俯视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巡航的底泥洗脱与生态修复平台的底泥洗脱单元与离心分化单元剖面图;
[0022]其中:能量转换与供给单元1、巡航智控单元2、搅拌重力分离单元3、离心固液分离单元4、污染物吸附净化单元5,蓄电池6、太阳能电板7、风力发电机8、升压逆变器9、电路控制器10、红外感应器11、GPS通信器12、风力感应器13、PLC控制器14、抽泥泵15、输泥管16、搅拌棒17、机械控制器18、风力叶片转轮19、洗脱凹槽20、槽底闸门21、铰链22、滑轮23、离心机
24、抽水管25、刮泥器26、残余物收集池27、离心底座28、固氮植物29、吸附材料30、排水管31、净化池3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巡航的底泥洗脱与生态修复平台包括能量转换与供给单元1、巡航智控单元2、搅拌重力分离单元3、离心固液分离单元4、污染物吸附净化单元5,其中能量转换与供给单元1包括蓄电池6、太阳能电板7、风力发电机8、升压逆变器9、电路控制器10;巡航智控单元2包括红外感应器11、GPS通信器12、风力感应器13、PLC控制器14;搅拌重力分离单元3包括抽泥泵15、输泥管16、搅拌棒17、机械控制器18、风力叶片转轮19、洗脱凹槽20;槽底闸门21、铰链22、滑轮23;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巡航的底泥洗脱与生态修复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平台包括能量转换与供给单元、巡航智控单元、搅拌重力分离单元、离心固液分离单元、污染物吸附净化单元;其中能量转换与供给单元包括蓄电池、太阳能电板、风力发电机、升压器、电路控制器;巡航智控单元由红外感应器、GPS通信器、风力感应器、PLC控制器组成;搅拌重力分离单元包括抽泥泵、输泥管、搅拌棒、机械控制器、风力叶片转轮、洗脱凹槽、槽底闸门、铰链、轮滑组成;离心固液分离单元包括离心机、离心底座、抽水管、刮泥器、残余物收集池;污染物吸附净化单元包括挺水植物、吸附材料、排水管、净化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巡航的底泥洗脱与生态修复平台,其特征在于:能量转换与供给单元中蓄电池通过太阳能电板、风力发电机进行能量存贮,通过升压逆变器为工作部件进行电能供给,蓄电池上有接受PLC控制命令的电路控制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巡航的底泥洗脱与生态修复平台,其特征在于:巡航智控单元中红外感应装置安装于平台前端和后端,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文明何翔宇麻林聂小保胡方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水利厅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