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边坡用鱼类庇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6103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边坡用鱼类庇护装置,包括庇护槽,庇护槽沿河道长度方向布设于其边坡上开挖的安装槽内,庇护槽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垂直固连于第一、第二侧板下边沿上的底板合围而成,形成鱼类容留腔;在庇护槽上适配扣合有顶盖,顶盖上布设有多个过鱼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及安装铺设简便,依据河道常水位线在河道边坡上加装庇护槽,从而形成便于鱼类藏身的鱼类容留腔,配合扣合在庇护槽上带过鱼孔的顶盖,能够在河道清淤时,鱼类经过鱼孔进入鱼类容留腔中进行藏身,在不破坏原有河道结构的基础上,有效解决河道清淤时鱼类的生存问题,防止鱼类大规模死亡,避免清淤疏浚工程给河道生态造成严重破坏。重破坏。重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道边坡用鱼类庇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河道生态保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边坡用鱼类庇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河道,尤其是传统标准边坡河道每年都需要进行清淤疏浚;清淤前一般要对河道进行放水,放水导致河道干涸,河内的鱼、虾、青蛙等生物无处藏身,面临大规模死亡的风险,致使清淤疏浚工程给河道生态带来严重破坏。
[0003]现有,针对城市传统边坡的硬化河道几乎没有提供生物庇护措施,而针对新建河道所采用的生物庇护主要为岸缘防护,一般采用鱼槽砖、自然块石等为鱼类提供藏身地,其主要缺点在于仅满足正常水位状态下的生物藏身需求,当清淤时,水位下降、岸缘裸露、生物生存空间同样会遭受破坏。另外,现有还有针对新建且防洪标准低的河道采用河底下挖形成深槽的手段来提供生物庇护,该种生物庇护主要运用于以生态景观功能为主,防洪压力小的河道,并且河道底部的深槽易淤积,对于河底坑洼不平的河道而言,其深槽的清淤实施会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创造河槽微生态环境,保护鱼类、两栖类生物繁衍生存的河道边坡用鱼类庇护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所述的河道边坡用鱼类庇护装置,包括庇护槽,所述庇护槽沿河道长度方向布设于其边坡上开挖的安装槽内,庇护槽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垂直固连于所述第一、第二侧板下边沿上的底板合围而成,形成鱼类容留腔;在所述庇护槽上适配扣合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布设有多个过鱼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为与河道长度方向一致的直板结构,所述第二侧板为自前端至后端向河道底部倾斜的斜板结构,使所述鱼类容留腔呈自前而后宽度逐渐增大的梯形腔室;具体的,所述第二侧板的倾斜坡度为2%。
[0008]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边沿上开设有卡接凹槽,在所述顶盖的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凹槽相适配的卡固凸起。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过鱼孔由直径150mm的大孔、直径100mm的中孔和直径50mm的小孔组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庇护槽为并排拼接的多段式结构,所述顶盖为与所述庇护槽相适配的多段式结构。
[0011]本技术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及安装铺设简便。以生物保护的需求出发,依据河道常水位线在河道边坡上加装庇护槽,从而形成便于鱼类藏身的鱼类容留腔,配合扣合在庇护槽上带过鱼孔的顶盖,能够在河道清淤时, 鱼类经过鱼孔进入鱼类容留腔中
进行藏身,在不破坏原有河道结构的基础上,有效解决河道清淤时鱼类的生存问题,防止鱼类大规模死亡,避免清淤疏浚工程给河道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庇护槽的断面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中顶盖的断面示意图。
[0015]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16]图5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6是图5中A

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
ꢀ“
固连”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
ꢀ“
固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
ꢀ“
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22]如图1、5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河道边坡用鱼类庇护装置,包括庇护槽1,该庇护槽1沿现有河道X1的长度方向布设于其边坡X101上开挖的安装槽X102内,庇护槽1具体是由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以及垂直固连于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下边沿上的底板103合围而成,其中部的槽腔即为鱼类容留腔2,当然在实际加工时,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和底板103可为一体成形结构;另外,在庇护槽1上适配扣合有顶盖3,顶盖3上布设有多个使鱼类能够穿过的过鱼孔4。
[0023]进一步的,第一侧板101为与河道X1长度方向一致(即与河道X1的水流方向X103一致)的直板结构,第二侧板102为自前端至后端向河道X1底部倾斜(即沿河道X1的水流方向X103自迎水端至背水端逐渐向河底X104倾斜)的斜板结构,具体的该第二侧板102的倾斜坡度可为2%,从而使鱼类容留腔2呈自前而后宽度逐渐增大的梯形腔室,以便于通过水流的冲刷来减少庇护槽1铺设于河道X1D的边坡X101上后鱼类容留腔2内产生的淤积,方便后期的管理与维护。
[0024]进一步的,如图2、3所示,在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的上边沿上开设有卡接凹
槽5,卡接凹槽5沿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的长度方向开设,同时,在顶盖3的底壁上设置有与卡接凹槽5相适配的卡固凸起6,从而使顶盖3能够紧密的扣合在庇护槽1上。
[0025]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过鱼孔4由直径150mm的大孔401、直径100mm的中孔402和直径50mm的小孔403组成,任意的排布在顶盖3上,从而使不同大小的鱼类均能够对应的经大孔401、中孔402或小孔403进入鱼类容留腔2进行躲避。
[0026]进一步的,为方便加工制造及现场的安装铺设,庇护槽1可为并排拼接的多段式结构,同样的,顶盖3也为与庇护槽1相适配的多段式结构。实际加工时,庇护槽1和顶盖3均为六段式结构(如图1所示),每段庇护槽1及顶盖3的长度均为900mm;另外,构成庇护槽1的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和底板103均由厚度100mm的钢板加工制成,而顶盖3则是由厚度50mm的钢板加工制成,至于说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的高度则是以河道X1的边坡X101的实际坡度而定,只要保证盖于第一侧板101和第二侧板102上的顶盖3的坡度与边坡X101坡度一致,并保证第一侧板101的高度不小于900mm、第二侧板102的高度不小于50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边坡用鱼类庇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庇护槽,所述庇护槽沿河道长度方向布设于其边坡上开挖的安装槽内,庇护槽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垂直固连于所述第一、第二侧板下边沿上的底板合围而成,形成鱼类容留腔;在所述庇护槽上适配扣合有顶盖,所述顶盖上布设有多个过鱼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边坡用鱼类庇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为与河道长度方向一致的直板结构,所述第二侧板为自前端至后端向河道底部倾斜的斜板结构,使所述鱼类容留腔呈自前而后宽度逐渐增大的梯形腔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边坡用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想刘杰闫洒洒王鹏杜辉郝小玉甄振洋李甜甜陈智敏孙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