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置过滤器控制阀陶瓷动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88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陶瓷阀芯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前置过滤器控制阀陶瓷动片结构,包括与静阀片配合的动阀片体,所述动阀片体靠近静阀片的一侧具有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上偏于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排水的出水口,以通过所述动阀片体与静阀片的转动配合调节所述出水口导通面积的大小,所述工作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阻尼槽,多个所述第二阻尼槽绕所述动阀片体的转动中心等距分布;通过在工作面上开设第一阻尼槽和第二阻尼槽,令第一阻尼槽、第二阻尼槽与静阀片上的密封圈卡合配合,从而当动阀片体与静阀片相对转动时,具有力度均匀的阻尼感,方便用户精确的控制动阀片体的转动角度,以达到准确控制水流量的特点。控制水流量的特点。控制水流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置过滤器控制阀陶瓷动片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陶瓷阀芯
,具体涉及一种前置过滤器控制阀陶瓷动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水龙头基本上为金属芯阀芯,阀芯的内部光滑度差,容易生锈,因此出现了陶瓷阀芯,陶瓷阀芯包括安装在水龙头内的阀芯壳,阀芯壳内插接有转芯,转芯下端通过拨叉卡接在动阀片上,动阀片与静阀片互相贴合,静阀片固定安装在阀芯壳内,在静阀片下方还安装有压片和密封垫,所述的静阀片上开有两个相对的进水通孔,动阀片开有与进水通孔相对应的出水通孔,所述的转芯上开有与其中心轴方向一致的通孔。
[0003]现有的过滤器阀芯在转动调节水流大小时,有与动阀片与静阀片之间具有密封垫,且长期工作后,转动时产生的阻尼感会不均一,因此在进行微小流量的调整时,不容易控制大小,容易拧过量或少量,因此不能给予用户很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置过滤器控制阀陶瓷动片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置过滤器控制阀陶瓷动片结构,包括与静阀片配合的动阀片体,所述动阀片体靠近静阀片的一侧具有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上偏于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排水的出水口,以通过所述动阀片体与静阀片的转动配合调节所述出水口导通面积的大小,所述工作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阻尼槽,多个所述第二阻尼槽绕所述动阀片体的转动中心等距分布,所述第二阻尼槽与静阀片上的密封圈卡合配合,以使所述动阀片体与静阀片相对转动时,具有力度均匀的阻尼感,所述动阀片体远离所述工作面的一侧面开设有三个定位卡槽,所述定位卡槽分布在所述动阀片体的边缘处。
[0006]优选的,所述出水口的截面为扇形,所述动阀片体远离所述工作面的一侧面对应所述出水口处设有出水挡板,所述出水挡板与所述动阀片体一体成型。
[0007]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上设有水量调节楔块,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动阀片体固定连接,且所述水量调节楔块与所述出水口的轴线倾斜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水量调节楔块由所述出水口的内侧沿水流减小的方向向所述出水口的外侧延伸。
[0009]优选的,所述动阀片体的周侧设有凸出的阻尼台,所述阻尼台与所述动阀片体一体成型。
[0010]优选的,所述阻尼台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阻尼槽,多个所述第一阻尼槽等距分布,所述第一阻尼槽为圆弧形。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二阻尼槽的深度相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阻尼槽的间隔角度为3
°‑
10
°
,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阻尼槽的间隔角度为3
°‑
10
°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中,通过在工作面上开设第一阻尼槽和第二阻尼槽,令第一阻尼槽、第二阻尼槽与静阀片上的密封圈卡合配合,从而当动阀片体与静阀片相对转动时,具有力度均匀的阻尼感,方便用户精确的控制动阀片体的转动角度,以达到准确控制水流量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背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背面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动阀片体;101、工作面;11、定位卡槽;2、阻尼台;3、第一阻尼槽;4、第二阻尼槽;5、出水口;51、出水挡板;6、水量调节楔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前置过滤器控制阀陶瓷动片结构,包括与静阀片配合的动阀片体1,动阀片体1靠近静阀片的一侧具有工作面101,工作面101上偏于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排水的出水口5,以通过动阀片体1与静阀片的转动配合调节出水口5导通面积的大小,工作面10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阻尼槽4,多个第二阻尼槽4绕动阀片体1的转动中心等距分布,第二阻尼槽4与静阀片上的密封圈卡合配合,以使动阀片体1与静阀片相对转动时,具有力度均匀的阻尼感,动阀片体1远离工作面101的一侧面开设有三个定位卡槽11,定位卡槽11分布在动阀片体1的边缘处。
[0022]本实施例中,工作面10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阻尼槽4和第一阻尼槽3,多个第二阻尼槽4、第一阻尼槽3绕动阀片体1的转动中心等距分布,通过在工作面101上开设第一阻尼槽3和第二阻尼槽4,令第一阻尼槽3、第二阻尼槽4与静阀片上的密封圈卡合配合,从而当动阀片体1与静阀片相对转动时,具有力度均匀的阻尼感,方便用户精确的控制动阀片体1的转动角度,以达到准确控制水流量的特点。
[0023]如图2和图3所示,出水口5的截面为扇形,动阀片体1远离工作面101的一侧面对应出水口5处设有出水挡板51,出水挡板51与动阀片体1一体成型,通过在出水口5处设置出水挡板51,可以改变水流的方向,将水导流,避免水流直接冲击。
[0024]如图2和图3所示,出水口5上设有水量调节楔块6,出水口5与动阀片体1固定连接,且水量调节楔块6与出水口5的轴线倾斜分布,水量调节楔块6由出水口5的内侧沿水流减小的方向向出水口5的外侧延伸,当动阀片体1与静阀片相对转动,出水口5逐渐减小时,出水口5部分的长度也会减小(如图3所示),此时关阀过程中出水口5会加快缩小的速度,方便用
于调节小流量的情况。
[0025]如图2

图4所示,动阀片体1的周侧设有凸出的阻尼台2,阻尼台2与动阀片体1一体成型,阻尼台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阻尼槽3,多个第一阻尼槽3等距分布,第一阻尼槽3为圆弧形,令第一阻尼槽3与静阀片上的密封圈卡合配合,从而当动阀片体1与静阀片相对转动时,提供力度均匀的阻尼感,方便用户精确的控制动阀片体1的转动角度。
[0026]如图2

图4所示,第一阻尼槽3的深度与第二阻尼槽4的深度相同,相邻两个第二阻尼槽4的间隔角度为3
°‑
10
°
,相邻两个第一阻尼槽3的间隔角度为3
°‑
10
°
,令第一阻尼槽3、第二阻尼槽4与静阀片上的密封圈卡合配合,从而当动阀片体1与静阀片相对转动时,具有力度均匀的阻尼感,方便用户精确的控制动阀片体1的转动角度,以达到准确控制水流量的特点。
[0027]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置过滤器控制阀陶瓷动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静阀片配合的动阀片体(1),所述动阀片体(1)靠近静阀片的一侧具有工作面(101),所述工作面(101)上偏于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排水的出水口(5),以通过所述动阀片体(1)与静阀片的转动配合调节所述出水口(5)导通面积的大小,所述工作面(10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阻尼槽(4),多个所述第二阻尼槽(4)绕所述动阀片体(1)的转动中心等距分布,所述第二阻尼槽(4)与静阀片上的密封圈卡合配合,以使所述动阀片体(1)与静阀片相对转动时,具有力度均匀的阻尼感,所述动阀片体(1)远离所述工作面(101)的一侧面开设有三个定位卡槽(11),所述定位卡槽(11)分布在所述动阀片体(1)的边缘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过滤器控制阀陶瓷动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5)的截面为扇形,所述动阀片体(1)远离所述工作面(101)的一侧面对应所述出水口(5)处设有出水挡板(51),所述出水挡板(51)与所述动阀片体(1)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过滤器控制阀陶瓷动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5)上设有水量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节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润达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