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温组件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83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温组件及烹饪器具,其中,所述测温组件(200)包括:测温元件(40)、固定架(50)以及感温片(60),所述测温元件(40)设置在固定架(50)上,所述固定架(50)的顶端装配于所述烹饪器具开设的通孔(21)中,所述固定架(50)的顶端围设在所述测温元件(40)的采温端(41)的外周,所述感温片(60)至少覆盖在所述固定架(50)与所述测温元件(40)之间的装配间隙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测温组件及烹饪器具可以防止液体从固定架(50)与测温元件(40)之间的装配位置渗入到烹饪器具内。配位置渗入到烹饪器具内。配位置渗入到烹饪器具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温组件及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电
,尤其涉及一种测温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炉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烹饪器具,其具有煮水、煎炒、烧烤、火锅、爆炒、热奶、煲汤、慢炖、预约等功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0003]电磁炉主要包括外壳、支撑座和加热盘,加热盘设在外壳内并位于支撑座的下方。当交变电流通过加热盘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含铁质锅具的底部时,产生涡流,使锅底自身迅速发热,从而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为了实现对电磁炉对于锅具的加热温度的测量,电磁炉的外壳内还设有测温组件,支撑座上开设可供测温组件的采温端伸出的通孔,电磁炉的外壳内设有固定架对测温组件进行支撑,为了防止所述测温组件与所述通孔之间摩擦造成磨损,所以固定架的顶端伸入通孔中。
[0004]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液体易从固定架与所述测温元件之间的装配位置渗入到电磁炉内,导致外壳内的元器件易出现短路或烧机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测温组件及烹饪器具,可防止液体从固定架与测温元件之间的装配间隙渗入到烹饪器具内,导致外壳内的元器件出现短路或烧机的风险。
[0006]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测温组件,其用于烹饪器具,包括:测温元件、固定架以及感温片,所述测温元件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的顶端装配于所述烹饪器具开设的通孔中,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围设在所述测温元件的采温端的外周,所述感温片至少覆盖在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测温元件之间的装配间隙上。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温组件,通过将测温元件设置在固定架上,并且使固定架的顶端围设在测温元件的采温端的外周,对测温元件在烹饪器具腔体内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保持测温元件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还包括有感温片,其感温片至少覆盖在固定架与测温元件之间的装配间隙上,阻止液体通过固定架和测温元件之间的装配间隙进入烹饪器具内,减少外壳内的元器件出现短路或烧机的风险。
[0008]如上所述的测温组件,可选的,感温片覆盖在测温元件的采温端的端面上,且感温片的外边缘延伸到固定架的外侧面上。
[0009]这样可通过感温片将液体进入烹饪器具内的任何途径予以封挡,并且感温片自身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不会使测温元件对锅具底部的精确测温产生影响。
[0010]如上所述的测温组件,可选的,所述感温片为铝片或铜片。铝片或铜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不会使测温元件对锅具底部的精确测温产生影响。
[0011]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外壳、支撑座以及如上所述的测温组件,所述外壳与所述支撑座围设成一个腔体,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可供所述测温元件的采温端穿设的通孔,所述固定架的顶端装配在所述通孔中。
[0012]本技术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在支撑座上开设通孔,这样测温元件可以穿设在通孔内,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测温元件的设置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得测温元件尽可能的贴近支撑座或者锅具底部,从而提高测温元件对于锅体温度测量的准确性,有助于实现测温元件对于锅具底部的精确测温,另一方面能够对测温元件在腔体内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与此同时,通过测温元件固定在外壳中上,能够提高测温元件在腔体内的装配稳定性,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测温元件测温的准确性。除此之外,通过将测温元件设置在固定架上,并且使固定架的顶端围设在测温元件的采温端的外周,进一步对测温元件在腔体内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保持测温元件的安装稳定性。本技术还包括有感温片,其感温片至少覆盖在固定架与测温元件之间的装配间隙上,阻止液体通过固定架和测温元件之间的装配间隙进入烹饪器具内,减少外壳内的元器件出现短路或烧机的风险。
[0013]如上所述的测温组件,可选的,还包括:漏水盒,所述固定架架设在所述漏水盒顶端,漏水盒固定在烹饪器具中,且漏水盒的顶端抵在支撑座的背面且罩在通孔上,漏水盒的底端延伸到外壳的底面上开设的出水口处。
[0014]固定架固定在漏水盒的顶端处。
[0015]这样通过设置漏水盒,并且漏水盒的底端延伸至外壳的底面上开设的出水口处,从出水口与感温片之间的间隙流入漏水盒中的液体可通过出水口排出烹饪器具外。
[0016]如上所述的测温组件,可选的,漏水盒包括外筒和位于外筒内的内筒,外筒和内筒之间围成与出水口连通的排液通道。
[0017]内筒的顶端抵在固定架上,测温元件的顶端位于固定架上,测温元件的底端位于内筒中。
[0018]这样可使测温元件与排液通道中的液体完全隔离,避免测温元件与液体接触出现短路或者烧机现象。
[0019]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可选的,还包括:外弹性件,外弹性件的底端与外壳内底面相连,外弹性件的顶端与外筒的顶端外沿相连。
[0020]这样通过外弹性件的设置,实现漏水盒的顶面与支撑座的底面紧密贴合,防止液体从漏水盒顶面与支撑座底面的间隙流入机体内从而发生的短路或者烧机现象。
[0021]如上所述的测温组件,可选的,漏水盒还包括:导水筒,导水筒的顶端与外筒的底端相连,导水筒与出水口连通,且导水筒内的导水通道分别与排液通道和出水口连通。
[0022]这样,一方面可使排液通道中的液体通过导水筒内的导水通道从出水口排出烹饪器具外,另一方面,可节省烹饪器具腔体内的安装空间,实现精简化。
[0023]如上所述的测温组件,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排液通道中且套设在内筒外的内弹性件,内弹性件的顶端与固定架相连,内弹性件的底端与所述排液通道的内底面相连,内弹性件可使固定架连同测温元件在竖直方向移动,以增强对各类炊具的适用性。
[0024]如上所述的测温组件,可选的,内弹性件呈锥形结构,且锥形结构的大端朝向固定架,锥形状结构的小端朝向排液通道的内底面,锥形结构的内弹性件可以使固定架连同测温元件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不易歪斜,维持其结构稳定性。
[0025]如上所述的测温组件,可选的,内筒的两端均为敞口,测温元件的导线穿过内筒底端的敞口与外壳内的电路板电连接,内筒的顶端敞口用于使测温元件穿过并使测温元件的采温端搁置在顶端敞口上,内筒的底端敞口用于测温元件的导线穿过与外壳内的电路板连
接。
[0026]如上所述的测温组件,可选的,外筒的内壁上具有限位台阶,固定架上具有向外凸起的外凸沿,固定架通过外凸沿搭在限位台阶上来实现在竖向上的限位,感温片的外边缘延伸到所述外凸沿处。通过固定架外凸沿与限位台阶配合实现固定架在竖直方向的限位以此来加强固定架的结构稳定性。
[0027]如上所述的测温组件,可选的,固定架的内壁上具有内凸沿,测温元件的顶端装配在内凸沿顶端面上,内筒的顶端抵在内凸沿的底端面处,这样可进一步加强固定架和测温元件在竖直向上的限位。
[0028]如上所述的测温组件,可选的,外筒的部分底端端面朝向支撑座延伸形成内筒,外筒的部分底端端面朝向外壳的内底面延伸形成导水筒,这样外筒、内筒和导水筒为一体件,实现批量化加工和装配。
[0029]如上所述的测温组件,可选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温组件(200),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温元件(40)、固定架(50)以及感温片(60);所述测温元件(40)设置在固定架(50)上,所述固定架(50)的顶端装配于所述烹饪器具开设的通孔(21)中,且所述固定架(50)的顶端围设在所述测温元件(40)的采温端(41)的外周;所述感温片(60)至少覆盖在所述固定架(50)与所述测温元件(40)之间的装配间隙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片(60)覆盖在所述测温元件(40)的采温端(41)的端面上,且所述感温片(60)的外边缘延伸到所述固定架(50)的外侧面上;和/或,所述感温片(60)为铝片或铜片。3.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支撑座(20)以及如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测温组件(200);所述外壳(10)与所述支撑座(20)围设成一个腔体,所述支撑座(20)上设有可供所述测温元件(40)的采温端(41)穿设的通孔(21),所述测温组件(200)中的固定架(50)的顶端装配在所述通孔(21)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水盒(70);所述固定架(50)设在所述漏水盒(70)的顶端,所述漏水盒(70)固定在所述烹饪器具中,且所述漏水盒(70)的顶端抵在所述烹饪器具的支撑座(20)的背面且罩在所述通孔(21)上,所述漏水盒(70)的底端延伸到所述烹饪器具的外壳(10)的底面上开设的出水口(11)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盒(70)包括外筒(71)和位于所述外筒(71)内的内筒(72),所述外筒(71)和所述内筒(72)之间围成与所述出水口(11)连通的排液通道(73);所述内筒(72)的顶端抵在所述固定架(50)上,所述测温元件(40)的顶端位于固定架(50)上,所述测温元件(40)的底端位于所述内筒(72)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弹性件(90),所述外弹性件(90)的底端与所述外壳(10)内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