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带稳定支撑装置的施工吊篮,包括行走机构、悬挂机构、提升机构和吊篮,行走机构设置在桥梁两侧护栏边,悬挂机构与行走机构连接,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导轨、行走端梁和行走小车,悬挂机构包括伸缩吊臂和两根平行设置的横向连接杆;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和提升钢丝绳,提升钢丝绳连接有挂钩;稳定架上端与横向连接杆连接,稳定架下端设有U型板;吊篮两端连接有龙门架,挂钩与龙门架连接,通过提升机构将吊篮提升至稳定架下端,并通过稳定架下端的U型板与龙门架连接,从而将吊篮定位在桥梁下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吊篮两端增加稳定架,既能保证在吊篮施工不会侧翻、晃动,又能对吊篮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稳定支撑装置的施工吊篮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设备
,涉及一种桥底施工作业时使用的施工吊篮,特别涉及一种带稳定支撑装置的施工吊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需要对桥梁底部进行检查维护以及外观装饰等施工要求,特别是目前在对桥梁底面进行检查维修和涂料时,往往需要用到吊篮进行工作。目前现有的吊篮装置大多存在一定弊端,一方面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大多数用于提升吊篮的提升机布置在吊篮两端,电控箱则布置在吊篮上,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检查维修困难;另一方面这种提升吊篮安全性较低,吊篮在固定的位置上施工,操作人员在吊篮上行走或者作业时,仅靠钢丝绳连接的吊篮前后左右晃动比较厉害,吊篮运行不稳定,特殊情况下还存在吊篮侧翻可能,不利于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0003]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带稳定支撑装置的施工吊篮,既能保证在吊篮施工不会侧翻、晃动等危险状态,又能对吊篮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的带稳定支撑装置的施工吊篮,该施工吊篮通过在吊篮两端增加稳定架,既能保证在吊篮施工不会侧翻、晃动,又能对吊篮起到安全保护作用,有效的解决了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稳定支撑装置的施工吊篮,包括行走机构、悬挂机构、提升机构和吊篮,所述行走机构分别设置在桥梁两侧护栏边,悬挂机构分别与行走机构连接并延伸至桥梁护栏外侧;所述吊篮两端分别通过稳定架与对应的悬挂机构连接;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导轨、行走端梁和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导轨铺设在桥梁两侧护栏边的位置,行走小车通过行走端梁定位在行走导轨上,且行走小车可沿行走导轨移动;所述悬挂机构包括伸缩吊臂和两根平行设置的横向连接杆,行走小车顶部设有用于定位横向连接杆的连接耳,横向连接杆侧面间隔设有若干个连接孔,横向连接杆定位在连接耳中,并通过插销穿过连接耳和连接孔从而将横向连接杆定位在行走小车顶部,横向连接杆远离行走小车的一端延伸至桥梁护栏外侧;所述伸缩吊臂位于两根横向连接杆之间并通过滚轮架与行走小车顶部连接,伸缩吊臂可在滚轮架前后移动,所述伸缩吊臂侧面焊接有齿条,滚轮架侧面连接有手动减速机,手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伸缩吊臂远离行走小车的一端延伸至桥梁护栏外侧;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和提升钢丝绳,所述提升电机定位在行走小车内,伸缩吊臂远离行走小车的一端设有钢丝绳导轮Ⅰ,行走小车顶部设有钢丝绳导轮Ⅱ,所述提升钢丝绳一端与提升电机的转轴连接,提升钢丝绳另一端依次绕过钢丝绳导轮Ⅱ和钢丝绳导轮Ⅰ后并向下延伸,提升钢丝绳远离提升电机的一端连接有挂钩;所述稳定架上端通过螺栓与横向连接杆远离行走小车的一端连接,稳定架下端设有用于与吊篮连接的U型板;所述吊篮靠两端的位置连接有龙门
架,提升钢丝绳的挂钩与龙门架连接,通过提升机构将吊篮提升至稳定架下端,并通过稳定架下端的U型板与龙门架连接,从而将吊篮定位在桥梁下侧。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滚轮架内通过转轴设有两组相对设置的滚轮,所述伸缩吊臂定位在相对设置的滚轮之间,且伸缩吊臂能沿滚轮水平前后滑动。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龙门架包括上撑杆、下撑杆、两根起吊杆和两根起吊钢丝绳,所述上撑杆和下撑杆平行设置,起吊杆分别将上撑杆和下撑杆的两端连接从而围成矩形框架,所述吊篮定位在矩形框架中,所述起吊钢丝绳一端分别通过U型扣与对应的起吊杆的上端连接,起吊钢丝绳另一端与提升钢丝绳的挂钩连接。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行走小车上还设有用于防止行走小车倾翻的配重块。
[0009]本技术一种带稳定支撑装置的施工吊篮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1.本技术一种带稳定支撑装置的施工吊篮通过优化的行走小车结构,把提升机、电控箱安装在行走小车内,一方面增加行走小车的重量,从而使得小车行走更稳定,若设备发生故障,对提升机以及电控箱检查维修更方便;另外,现有技术的吊篮装置通常把提升机、电控箱装到吊篮上,增加吊篮重量,而本技术将提升机、电控箱装到行走小车内,大大的减轻吊篮的重量,提高吊篮装置的安全性;
[0011]2.本技术通过设置横向连接杆和稳定架,吊篮在桥底固定高度施工时,稳定架下部的U型板卡住龙门架上撑杆,就可以减轻吊篮的晃动,避免吊篮因受力不均而发生侧翻,操作人员在吊篮上施工更安全;另外,稳定架的支撑又可以避免因钢丝绳下滑吊篮坠落的可能,对吊篮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带稳定支撑装置的施工吊篮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带稳定支撑装置的施工吊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行走机构、悬挂机构和稳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2中A出的放大图;
[0016]图4是图2的侧视图;
[0017]图5是龙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号说明:1
‑
桥梁,2
‑
吊篮,3
‑
行走机构,31
‑
行走小车,32
‑
行走导轨,33
‑
行走端梁,4
‑
稳定架,41
‑
U型板,5
‑
悬挂机构,51
‑
横向连接杆,511
‑
连接孔,512
‑
连接耳,52
‑
伸缩吊臂,521
‑
齿条,53
‑
滚轮架,531
‑
滚轮,54
‑
手动减速机,541
‑
驱动齿轮,6
‑
龙门架,61
‑
起吊钢丝绳,62
‑
上撑杆,63
‑
U型扣,64
‑
起吊杆,65
‑
下撑杆,71
‑
提升钢丝绳,72
‑
挂钩,73
‑
提升电机,74
‑
钢丝绳导轮Ⅰ,75
‑
钢丝绳导轮Ⅱ,8
‑
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带稳定支撑装置的施工吊篮,包括行走机构3、悬挂机构5、提升机构和吊篮2,所述行走机构3分别设置在桥梁两侧护栏边,悬挂机构5分别
与行走机构3连接并延伸至桥梁护栏外侧;所述吊篮2两端分别通过稳定架4与对应的悬挂机构5连接。
[0020]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行走导轨32、行走端梁33和行走小车31,所述行走导轨32铺设在桥梁两侧护栏边的位置,行走小车31通过行走端梁33定位在行走导轨32上,且行走小车31可沿行走导轨32移动,本技术的行走小车31内还设有控制电器箱。所述行走小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稳定支撑装置的施工吊篮,包括行走机构(3)、悬挂机构(5)、提升机构和吊篮(2),所述行走机构(3)分别设置在桥梁两侧护栏边,悬挂机构(5)分别与行走机构(3)连接并延伸至桥梁护栏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2)两端分别通过稳定架(4)与对应的悬挂机构(5)连接;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行走导轨(32)、行走端梁(33)和行走小车(31),所述行走导轨(32)铺设在桥梁两侧护栏边的位置,行走小车(31)通过行走端梁(33)定位在行走导轨(32)上,且行走小车(31)可沿行走导轨(32)移动;所述悬挂机构(5)包括伸缩吊臂(52)和两根平行设置的横向连接杆(51),行走小车(31)顶部设有用于定位横向连接杆(51)的连接耳(512),横向连接杆(51)侧面间隔设有若干个连接孔(511),横向连接杆(51)定位在连接耳(512)中,并通过插销穿过连接耳(512)和连接孔(511)从而将横向连接杆(51)定位在行走小车(31)顶部,横向连接杆(51)远离行走小车(31)的一端延伸至桥梁护栏外侧;所述伸缩吊臂(52)位于两根横向连接杆(51)之间并通过滚轮架(53)与行走小车(31)顶部连接,伸缩吊臂(52)可在滚轮架(53)前后移动,所述伸缩吊臂(52)侧面焊接有齿条(521),滚轮架(53)侧面连接有手动减速机(54),手动减速机(5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齿条(521)啮合的驱动齿轮(541),所述伸缩吊臂(52)远离行走小车(31)的一端延伸至桥梁护栏外侧;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电机(73)和提升钢丝绳(71),所述提升电机(73)定位在行走小车(31)内,伸缩吊臂(52)远离行走小车的一端设有钢丝绳导轮Ⅰ(74),行走小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飞,范英,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博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