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复合吸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313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复合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吸能结构包括内折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区域与蜂窝型结构区域,所述内折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区域与蜂窝型结构区域层状复合而成,为一种三维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蜂窝型结构区域相对较柔,承担大变形吸能功能;而内折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区域由于其较大的抗变形内力显得结构刚度更强,承担相对刚性的抗冲功能。将两种结构复合到一起,将实现吸能结构的“刚柔并济”,更高效的实现缓冲效能。更高效的实现缓冲效能。更高效的实现缓冲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复合吸能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能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复合吸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吸能结构即吸收能量的结构,是一种以蜂窝结构作为典型代表的传统多孔复合结构,具有较高的面内、面外刚度和较好的能量吸能能力。对于多孔结构来说,平台应力是评价能量吸收性能的重要指标。具备优异能量吸收能力的多孔结构应具备平台应力高、持续时间长、平台应力稳定等特点(张伟,侯文彬,胡平.新型负泊松比多孔吸能盒平台区力学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5,32(2):534-541.)。
[0003]受大自然蜂巢的启迪,人类通过长期研究和分析自然蜂窝结构的特点,惊奇地发现该结构具有众多优异的性能。因此,根据仿生学原理,人们创造性地专利技术了各种蜂窝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品,为工程中的结构设计打开了新的思路,有效地解决了工程中的许多难题。与相同类型的实体材料结构相比,蜂窝结构材料,其强度重量比和刚性重量比在现有材料中均处于优势地位。蜂窝结构具有许多优越的性能,从力学角度分析,封闭的六角等边蜂窝结构相比其他结构,能以最少的材料获得最好的力学性能,而蜂窝结构板受垂直于板面的载荷时,它的弯曲刚度与同材料、同厚度的实心板相差无几,甚至更高,但其重量却轻70~90%,而且不易变形、不易断裂、并具有减震、隔音、隔热等众多优点集一身。
[0004]在航空航天领域,最早开始使用蜂窝材料是将蜂窝材料制作成各种壁板,用于翼面、舱面、舱盖、地板、发动机护罩、尾喷管、消音板、隔热板、卫星星体外壳、刚性太阳电池翼、抛物面天线、火箭推进剂贮箱箱底等。由于火箭、航天飞机在运行过程中对重量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必须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减轻火箭和航天飞机的重量,由于蜂窝材料具有的众多优点,因此,成为在这些航空领域首选的材料之一。
[000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压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发展快速交通势在必行,这也要求具有高强度质量轻的交通工具来代替传统的汽车、火车。当今普及率非常高的私家轿车在内,减重是降低能耗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采用蜂窝材料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这些交通工具的重量。同时蜂窝材料也可以作为内部结构,比如地板、门板、墙饰等,在减震隔音的同时还可起到美化作用(岑神德.一种新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的冲击动力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8.)。
[0006]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蜂窝材料制备工艺逐渐趋于成熟,制造成本大大降低,在各行各业中蜂窝材料的优越性不断体现。在美国,军用汽车制造中,将车轮制作成蜂窝样式的,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制造成本,同时还不改变它的承载能力,能够适应复杂的作战环境;蜂窝材料的管材在建筑行业中也被广泛应用,这使得建筑水电设计中实现一体多孔的功能;蜂窝纸板不断取代传统的塑料及木板包装,在包装行业也得到大量生产和采用,做到了真正的节能环保。
[0007]通常蜂窝材料在宏观上都呈现正泊松比,但是由于负泊松比材料的出现与发展,
目前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蜂窝材料也相继出现并得到应用。正泊松比材料在受到单轴拉伸时横向会发生收缩,但是负泊松比(auxetic)材料反而会发生侧向膨胀,这种反常的“拉胀”行为使它逐渐得到关注,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新材料。负泊松比材料因这种独特的拉伸膨胀行为而显示出更突出的力学和物理特性,与传统蜂窝结构相比,负泊松比蜂窝(如手性对称,星型蜂窝等)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如剪切模量增大,冲击抵抗力增强,断裂韧度增强,更好的吸能效果及同向曲率等(姚兆楠.负泊松比蜂窝材料和功能梯度蜂窝材料的冲击动力学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
[0008]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材料与普通材料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侯秀慧,尹冠生.负泊松比蜂窝抗冲击性能分析[J].机械强度,2016,38(05):905-910.):第一、根据经典弹性理论表明,泊松比为负值,材料的力学性能会得到增强。与传统材料相比,负泊松比材料的剪切模量、断裂韧性和压痕阻力等特性得到提高;第二、由于负泊松比效应,其结构的变形行为会有很大的不同;第三、负泊松比结构与正泊松比结构相比较,具有压痕阻力效应和更好的抗冲击性能;第四、负泊松比结构具有温度响应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复合吸能结构。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复合吸能结构,所述复合吸能结构包括内折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区域与蜂窝型结构区域,所述内折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区域与蜂窝型结构区域层状复合而成,为一种三维结构。
[0012]所述复合吸能结构主要包含4大特征:具有蜂窝状结构区域、内折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区域区域、“负泊松比-蜂窝”复合结构界面区域以及复合方式。
[0013]所述复合吸能结构中,蜂窝型结构区域相对较柔,承担大变形吸能功能;而内折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区域由于其较大的抗变形内力显得结构刚度更强,承担相对刚性的抗冲功能。因此,所述复合吸能结构能够实现吸能结构的“刚柔并济”,更高效的实现缓冲效能。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蜂窝型结构区域由多层横向层状单体层层叠而成,其中,每一层的横向层状单体层由多个蜂窝型单体间隔连接组成所述蜂窝型单体为六边形结构,由2条长度为a的底边和4条长度为b的侧壁构成,平行于底边的对角线长度为c,两条相邻侧壁夹角为α,横向层状单体层中相邻两个蜂窝型单体之间的连接线长度为a,与底边长度相等;
[0015]相邻两层的横向层状单体层之间层叠的方式为底边与底边完全重合,即相邻两层的横向层状单体层之间层叠以后,在相邻两层的横向层状单体层之间还形成有新的横向层状单体层。采用这种多层横向层状单体层层叠结构就可以根据需要迭出无数层蜂窝结构。
[0016]而相邻两层的横向层状单体层之间形成的新的横向层状单体层以上下两层蜂窝型单体之间的连接线作为自己的底边,以上下两层中蜂窝型单体的侧壁作为自己的侧壁,上下两层蜂窝型单体相贴合的底边作为新形成的横向层状单体层中的蜂窝型单体之间的连接线。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蜂窝型单体壁厚(如果是打印成型的话,也可以
称之为线宽)为t。这里a,b,c是指壁厚中位长度。具体而言,就是一条端边中线对另一条端边中线的距离,这是为了周期性叠加,由于形状存在壁厚,这里面为了扣除壁厚问题,所以a,b,c不是直接外框距离,而是壁厚中位长度,否则会少1个壁厚。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折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区域由多层横向层状单体层层叠而成,其中,每一层的横向层状单体层由多个内折六边形单体间隔连接组成,所述内折六边形单体,由2条长度为c

的底边和4条长度为b

的侧壁构成,平行于底边的对角线长度为a

,两条相邻侧壁夹角为α

,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复合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吸能结构包括内折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区域与蜂窝型结构区域,所述内折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区域与蜂窝型结构区域层状复合而成,为一种三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复合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型结构区域由多层横向层状单体层层叠而成,其中,每一层的横向层状单体层由多个蜂窝型单体间隔连接组成,所述蜂窝型单体为六边形结构,由2条长度为a的底边和4条长度为b的侧壁构成,平行于底边的对角线长度为c,两条相邻侧壁夹角为α,横向层状单体层中相邻两个蜂窝型单体之间的连接线长度为a,与底边长度相等;相邻两层的横向层状单体层之间层叠的方式为底边与底边完全重合,即相邻两层的横向层状单体层之间层叠以后,在相邻两层的横向层状单体层之间还形成有新的横向层状单体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复合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型单体壁厚为t,其中,a,b,c是指壁厚中位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复合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折六边形负泊松比结构区域由多层横向层状单体层层叠而成,其中,每一层的横向层状单体层由多个内折六边形单体间隔连接组成,所述内折六边形单体,由2条长度为c

的底边和4条长度为b

的侧壁构成,平行于底边的对角线长度为a

,两条相邻侧壁夹角为α

,横向层状单体层中相邻两个内折六边形单体之间的连接线长度为a

,与底边长度相等;相邻两层的横向层状单体层之间层叠的方式为底边与底边完全重合,即相邻两层的横向层状单体层之间层叠以后,在相邻两层的横向层状单体层之间还形成有新的横向层状单体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复合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折六边形单体壁厚为t

,t=t

,a

,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鹏飞严彪张雪霞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