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挡变速的电桥驱动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7523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两挡变速的电桥驱动系统和车辆,电桥驱动系统包括电机(E)、第一轴(S1)、第二轴(S2)、两个离合器、第一齿轮(G1)、第二齿轮(G2)、第三齿轮(G3),第一齿轮(G1)与电机(E)连接,第一离合器(C1)的从动部分与第一轴(S1)连接,第一离合器(C1)的主动部分与第二齿轮(G2)连接,第二离合器(C2)的从动部分与第二轴(S2)连接,第二离合器(C2)的主动部分与第三齿轮(G3)连接,第一齿轮(G1)与第二齿轮(G2)啮合,第一齿轮(G1)还与第三齿轮(G3)啮合,第一轴(S1)和第二轴(S2)用于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将扭矩传递给差速器(D)。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桥驱动系统结构简单、轴向尺寸小、零部件数量少、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挡变速的电桥驱动系统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辆领域,尤其涉及车辆的变速器领域,特别是纯电动车或是混合动力车中的电桥驱动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两挡变速的电桥驱动系统和包括该电桥驱动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电动车辆,包括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油电混动)车,其电力驱动方式包括中央电机驱动和轮毂电机驱动两种。中央电机驱动系统的一种常见的布置形式也被称为电桥(eAxle)驱动系统。
[0003]图1是一种可能的电桥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电机E、电机轴Se、输入轴Si、第一轴S1、第二轴S2、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变速齿轮组和差速器D。
[0004]电机E的转子抗扭地(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电机轴Se,电机轴Se抗扭地连接变速器的输入轴Si,与输入轴Si在径向上偏置地设有第一轴S1和第二轴S2。
[0005]输入轴Si上抗扭地设有第一齿轮副主动轮G11和第二齿轮副主动轮G21。第一轴S1上设有第一离合器C1、第二齿轮副从动轮G22和第三齿轮组第二齿轮G32,其中第三齿轮组第二齿轮G32以及第一离合器C1的从动部分与第一轴S1抗扭地连接,第一离合器C1的主动部分与第二齿轮副从动轮G22抗扭地连接。第二轴S2上设有第二离合器C2、第一齿轮副从动轮G12和第三齿轮组第一齿轮G31,其中第三齿轮组第一齿轮G31以及第二离合器C2的从动部分与第二轴S2抗扭地连接,第二离合器C2的主动部分与第一齿轮副从动轮G12抗扭地连接。差速器D的壳体与第三齿轮组第三齿轮G33抗扭地连接。
[0006]第一齿轮副主动轮G11与第一齿轮副从动轮G12啮合,第二齿轮副主动轮G21与第二齿轮副从动轮G22啮合,第三齿轮组第一齿轮G31与第三齿轮组第三齿轮G33啮合,第三齿轮组第二齿轮G32与第三齿轮组第三齿轮G33啮合。
[0007]当第一离合器C1接合、第二离合器C2分离时,系统处于第一速度挡位;当第一离合器C1分离、第二离合器C2接合时,系统处于第二速度挡位。
[0008]上述系统存在的不足包括:
[0009](i)系统包括七个用于变速的齿轮,为了将这些齿轮互不干涉地设置在输入轴Si、第一轴S1和第二轴S2上,系统需要具有较大的轴向尺寸。
[0010](ii)输入轴Si上设有两个齿轮,为了使输入轴Si得到稳定地支承,输入轴Si的两端都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连接到壳体,使得系统零部件数量多、重量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两挡变速的电桥驱动系统和车辆。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两挡变速的电桥驱动系统,其包括电机、第一轴、第二轴、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差速器,其中,
[0013]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转子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
[0014]所述第一离合器的从动部分与所述第一轴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所述第二齿轮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
[0015]所述第二离合器的从动部分与所述第二轴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的主动部分与所述第三齿轮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
[0016]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还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0017]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用于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将扭矩传递给所述差速器。
[0018]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电机的转子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电机轴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电机轴的端部。
[0019]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相对于所述电机轴在所述电机轴的径向上偏置地设置。
[0020]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离合器的外径,所述第三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离合器的外径。
[0021]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
[0022]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一轴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二轴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壳体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
[0023]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六齿轮啮合。
[0024]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电机的轴向上,所述第二齿轮比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四齿轮靠近所述电机,所述第三齿轮比所述第二离合器和所述第五齿轮靠近所述电机。
[0025]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为多片式离合器。
[0026]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为湿式离合器。
[0027]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第一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分离时,所述系统处于一个速度挡位;
[0028]当所述第一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分离、所述第二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接合时,所述系统处于另一个速度挡位。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桥驱动系统。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桥驱动系统结构简单、轴向尺寸小、零部件数量少、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一种可能的电桥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0032]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桥驱动系统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E电机;D差速器;
[0035]C1第一离合器;C2第二离合器;
[0036]G11第一齿轮副主动轮;G12第一齿轮副从动轮;G21第二齿轮副主动轮;G22第二齿轮副从动轮;G31第三齿轮组第一齿轮;G32第三齿轮组第二齿轮;G33第三齿轮组第三齿轮;
[0037]G1第一齿轮;G2第二齿轮;G3第三齿轮;G4第四齿轮;G5第五齿轮;G6第六齿轮;
[0038]Se电机轴;Si输入轴;S1第一轴;S2第二轴;A轴向;R径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专利技术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40]除非特别说明,参照图2,A表示电桥驱动系统的轴向,该轴向A与电桥驱动系统中的电机E的轴的轴向一致;R表示电桥驱动系统的径向,该径向R与电桥驱动系统中的电机E的轴的径向一致。
[0041]参照图2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桥驱动系统的结构。
[004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桥驱动系统包括电机E、电机轴Se、第一轴S1、第二轴S2、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一齿轮G1、第二齿轮G2、第三齿轮G3、第四齿轮G4、第五齿轮G5、第六齿轮G6和差速器D。
[0043]电机轴Se与电机E的转子抗扭地连接。第一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挡变速的电桥驱动系统,其包括电机(E)、第一轴(S1)、第二轴(S2)、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一齿轮(G1)、第二齿轮(G2)、第三齿轮(G3)和差速器(D),其中,所述第一齿轮(G1)与所述电机(E)的转子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C1)的从动部分与所述第一轴(S1)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C1)的主动部分与所述第二齿轮(G2)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C2)的从动部分与所述第二轴(S2)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离合器(C2)的主动部分与所述第三齿轮(G3)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齿轮(G1)与所述第二齿轮(G2)啮合,所述第一齿轮(G1)还与所述第三齿轮(G3)啮合,所述第一轴(S1)和所述第二轴(S2)用于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将扭矩传递给所述差速器(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变速的电桥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机轴(Se),所述电机轴(Se)与所述电机(E)的转子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齿轮(G1)与所述电机轴(Se)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电机轴(Se)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挡变速的电桥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S1)和所述第二轴(S2)相对于所述电机轴(Se)在所述电机轴(Se)的径向上偏置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变速的电桥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G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离合器(C1)的外径,所述第三齿轮(G3)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离合器(C2)的外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潘笑宇田振旻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