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518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支撑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管道支撑装置,包括:管夹组件、支撑座、支撑板、第一缓冲组件、第二缓冲组件以及第三缓冲组件,支撑座的顶端与支撑板连接,支撑座和支撑板支撑形成安装空间,以缓冲管道受到的震动;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均安装在容纳空间内,第三缓冲组件与竖向形成预设夹角,第三缓冲组件分别与支撑板和管夹组件连接,以缓冲管道受到的震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管道支撑装置通过多级缓冲减震作用,缓冲管道受到的震动,降低管道因外力损伤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管道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管道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管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气在开采出之后,通过运输工具运输到加工厂、从加工厂运送至消费地。油气的运输工具有油罐车、管道等,其中,通过管道运输因其运输量大、经济、安全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
[0003]管道埋设在地底下,或者架设在距离地面一定的高度的空中。具体的,当石油管道架设在空中时,一般是通过安装在地面以及地面定着物的支撑架来支撑,从而使运输管道远离地面。现有的支撑架一般包括安装座和支撑槽,安装座固定在地面或者底面定着物上,支撑槽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石油管道位于支撑槽内。
[0004]在输送过程中,管道受到撞击等而发生震动,使得管道容易出现裂缝、甚至断裂,管道内的油气压力很大,从而增大了管道的危险性,影响油气的正常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管道支撑架没有减震缓冲功能,在管道收到撞击等而发生震动时,管道容易出现裂缝、甚至断裂,并且管道内的油气压力很大,增大管道的危险性,影响油气的正常运输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包括:管夹组件,所述管夹组件具有容纳管道的支撑通道;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管夹组件的底部;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座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座和所述支撑板支撑形成安装空间;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一缓冲组件能够沿竖向伸缩;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二缓冲组件能够沿水平方向伸缩;第三缓冲组件,所述第三缓冲组件与竖向形成预设夹角,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管夹组件连接,且所述第三缓冲组件能够沿预设方向伸缩。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的管道支撑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道支撑装置,包括管夹组件、支撑座以及支撑板,第一缓冲组件安装在支撑板和支撑座形成的安装空间内,能够沿竖向延伸或者收缩,以缓冲管道受到的震动;第二缓冲组件也安装在安装空间内,且能够沿水平方向延伸或者收缩,以缓冲管道受到的震动;第三缓冲组件分别与支撑板、管夹组件连接,且能够沿预设方向延伸或者收缩,以缓冲管道受到的震动。本专利技术管道支撑装置通过多级缓冲减震作用,缓冲管道受到的震动,降低管道因外力损伤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管道的安全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管道支撑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座、第二限位座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座的顶面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连接,且所述第
一限位座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座的底面与所述凹槽的底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限位座的顶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容纳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和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顶壁、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底壁抵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管道支撑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管道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所述第一限位座的顶面连接;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还包括两个与所述第一导向件相配合的第一配合件,两个所述第一配合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配合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件滑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管道支撑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座顶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二导向件;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件配合的第二配合件,所述支撑板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件滑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管道支撑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二配合件相配合的配合面设有第一耐磨垫;所述第二配合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相配合的配合面设有第二耐磨垫。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管道支撑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凹槽包括相对的两个侧壁,且两个所述侧壁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缓冲通道;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的底面铰接,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的第二端容纳在所述第一缓冲通道内,且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的第二端能够沿所述第一缓冲通道滑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管道支撑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滑块以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座、所述滑块铰接;所述滑块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容纳在所述第一缓冲通道内,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滑块和所述第一缓冲通道的侧壁之间,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第一缓冲通道滑动以使所述第二弹性件伸缩。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管道支撑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机构和至少一个第三缓冲机构,且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和所述第三缓冲机构相对所述管道横截面的竖向直径对称。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管道支撑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缓冲通道和第三缓冲通道;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杆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杆外侧的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管夹组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能够沿所述第二缓冲通道滑动;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所述管夹组件的底面抵接;所述第三缓冲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杆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三支撑杆外侧的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三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管夹组件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第二端能够沿所述第三缓冲通道滑动;所述第四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所述管夹组件的底面抵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上述管道支撑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管夹组件包括第一弧形管夹和第二弧形管夹,所述第一弧形管夹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管夹的两端可拆卸固定连接,以形成所述支撑通道。
[001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道支撑装置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支撑装置的第一限位件与锁紧螺母的安装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夹组件,所述管夹组件具有容纳管道的支撑通道;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在所述管夹组件的底部;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座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座和所述支撑板支撑形成安装空间;第一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一缓冲组件能够沿竖向伸缩;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第二缓冲组件能够沿水平方向伸缩;第三缓冲组件,所述第三缓冲组件与竖向形成预设夹角,所述第三缓冲组件分别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管夹组件连接,且所述第三缓冲组件能够沿预设方向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座、第二限位座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限位座的顶面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连接,且所述第一限位座的底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座的底面与所述凹槽的底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限位座的顶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容纳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和所述第二限位凹槽内,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顶壁、所述第二限位凹槽的底壁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所述第一限位座的顶面连接;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导向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还包括两个与所述第一导向件相配合的第一配合件,两个所述第一配合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配合件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件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顶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二导向件;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件配合的第二配合件,所述支撑板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件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第二配合件相配合的配合面设有第一耐磨垫;所述第二配合件与所述第二导向件相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天洪杨勇崔小虎祝新杰王艳梁昌健岳兴周刘小龙马金龙张敏赵亚承陈中奇姚志光仲耀龙王磊龙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