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面罩,包含通气管、静音环件,及罩体。所述静音环件呈环状并供所述通气管安装且包括多个静音孔。所述罩体包括与所述静音环件固定的接合部,及环绕于所述接合部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凹陷并界定出活动槽。定义所述凹陷部与所述接合部的交界处和中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内部半径。所述活动槽界定出凹槽宽度与凹槽深度。所述内部半径相对于所述凹槽宽度的比值介于4~8之间。所述凹槽宽度相对于所述凹槽深度的比值介于0.5~1.5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所述活动槽提供所述通气管摆动的空间以提升活动性,并通过所述静音孔泄出患者所吐息的空气以产生静音的效果。产生静音的效果。产生静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吸面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疏通呼吸道的医疗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呼吸面罩。
技术介绍
[0002]睡眠对于人类而言,是一件重要的大事。缺乏睡眠的人容易产生精神不集中、免疫力下降、疲倦、健忘等负面影响。而罹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患者在睡眠的过程中,会由于吸气时上呼吸道被舌头或是其他松弛肌肉堵住,而有呼吸窘迫的问题。前述病症影响生活甚巨,严重者甚至就此一睡不醒。而为了治疗前述病症,优先选择的方案是采用持续性呼吸道正压治疗(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也就是说,利用在呼吸道通入正压的方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0003]为了使呼吸道保持正压,会使用一个呼吸机将空气通入一个遮盖于患者口鼻的呼吸面罩之中。该呼吸面罩包括一个罩体,及一个连接于该罩体与该呼吸机之间的通气管。然而,现有的呼吸面罩的缺点在于:当患者与该呼吸机之间的相对位置由于患者活动或是该呼吸机移动而发生变动时会连带使得该通气管移动。该通气管容易进一步牵动该罩体并导致该罩体无法紧贴于患者的脸颊而失去保持正压的效果。除此之外,穿戴该现有的呼吸面罩时,患者的吐息会从该罩体与脸颊之间的缝隙泄出而产生噪音,造成使用体验不佳。因此,如何使该通气管较不易牵动该罩体并保持静音便成为了一项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性较佳且具备静音效果的呼吸面罩。
[0005]本专利技术呼吸面罩,包含通气管、静音环件,及罩体。所述通气管包括管体,及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安装端部。所述静音环件包括绕中央轴线呈环状并供所述安装端部安装的环体部,及连接于所述环体部相反于所述中央轴线的一侧的固定部。所述环体部具有多个静音孔。所述罩体采用挠性材质,并包括与所述固定部固定的接合部、呈环状环绕于所述接合部并连接于所述接合部相反于所述中央轴线的一侧的凹陷部,及呈环状环绕于所述凹陷部并连接于所述凹陷部相反于所述中央轴线的一侧的支持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中央轴线的延伸方向朝远离于所述管体的一侧凹陷并界定出活动槽。定义所述凹陷部与所述接合部的交界处和所述中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内部半径。所述活动槽沿径向界定出凹槽宽度并沿所述中央轴线的延伸方向界定出凹槽深度。所述内部半径相对于所述凹槽宽度的比值介于4~8之间。所述凹槽宽度相对于所述凹槽深度的比值介于0.5~1.5之间。
[0006]本专利技术呼吸面罩,所述通气管的安装端部为挠性材质,所述通气管还包括环绕于所述安装端部的定位环,及多个由所述安装端部沿径向凸出且绕所述安装端部呈环状排列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环沿所述中央轴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凸块相间隔且相对于所述定位凸块位于邻近于所述管体的一侧。
[0007]本专利技术呼吸面罩,所述静音环件的环体部还具有沿所述中央轴线的延伸方向邻近于所述管体的外侧面、相反于所述外侧面的内侧面,及连接于所述外侧面与所述内侧面之
间且位于相反于所述中央轴线的一侧并供所述固定部设置的外周面,所述静音孔绕所述中央轴线呈环状间隔排列,每一个静音孔具有设置于所述内侧面的内开口,及设置于所述外周面的外开口。
[0008]本专利技术呼吸面罩,所述静音环件的外周面呈阶梯状并具有邻近于所述管体的第一区段,及远离于所述管体的第二区段,所述静音孔的外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区段,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区段。
[0009]本专利技术呼吸面罩,所述静音环件的固定部呈环状环绕于所述环体部,且具有多个沿平行于所述中央轴线的方向贯通以供所述接合部固定的固定孔。
[0010]本专利技术呼吸面罩,所述内部半径相对于所述凹槽宽度的比值实质上为6。
[0011]本专利技术呼吸面罩,所述凹槽宽度相对于所述凹槽深度的比值实质上为1。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活动槽提供所述通气管与所述静音环件摆动的空间以提升活动性,并通过所述静音孔泄出患者所吐息的空气以产生静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呼吸面罩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4]图2是该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15]图3是该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6]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8]参阅图1、图2与图3,本专利技术呼吸面罩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一个通气管1、一个静音环件2,及一个罩体3。
[0019]该通气管1包括一个管体11、一个连接于该管体11并沿一个中央轴线L设置的安装端部12、一个环绕于该安装端部12的定位环13,及多个由该安装端部12相对于该中央轴线L沿径向凸出且绕该安装端部12呈环状排列的定位凸块14。该安装端部12为挠性材质。该定位环13沿该中央轴线L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凸块14相间隔且相对于所述定位凸块14位于邻近于该管体11的一侧。
[0020]参阅图2、图3与图4,该静音环件2包括一个绕该中央轴线L呈环状并供该安装端部12安装的环体部21,及一个连接于该环体部21相反于该中央轴线L的一侧的固定部22。该环体部21具有一个沿该中央轴线L的延伸方向邻近于该管体11的外侧面211、一个相反于该外侧面211的内侧面212、一个连接于该外侧面211与该内侧面212之间且位于相反于该中央轴线L的一侧并供该固定部22设置的外周面213,及多个绕该中央轴线L呈环状间隔排列的静音孔214。该外周面213呈阶梯状并具有一个邻近于该管体11的第一区段215,及一个远离于该管体11的第二区段216。每一个静音孔214具有一个设置于该内侧面212的内开口217,及一个设置于该第一区段215的外开口218。该固定部22呈环状环绕于该环体部21并连接于该第二区段216。该固定部22具有多个沿平行于该中央轴线L的方向贯通的固定孔221。
[0021]该罩体3采用挠性材质,并包括一个与该固定部22固定的接合部31、一个呈环状环绕于该接合部31并连接于该接合部31相反于该中央轴线L的一侧的凹陷部32,及一个呈环
状环绕于该凹陷部32并连接于该凹陷部32相反于该中央轴线L的一侧的支持部33。该凹陷部32沿该中央轴线L的延伸方向朝远离于该管体11的一侧凹陷并界定出一个活动槽321。
[0022]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罩体3所采用的材质为硅胶,因此在制造时会有一部分的硅胶渗入所述固定孔221中并固化,从而使得该罩体3的接合部31与该静音环件2的固定部22彼此固定。但是此处所述的固定方式只为举例而言,不应以此为限。
[0023]定义该凹陷部32与该接合部31的交界处和该中央轴线L之间的距离为一个内部半径R。该活动槽321沿径向界定出一个凹槽宽度W并沿该中央轴线L的延伸方向界定出一个凹槽深度D。在本实施例中,该内部半径R相对于该凹槽宽度W的比值实质上为6,该凹槽宽度W相对于该凹槽深度D的比值实质上为1。但是前述的所述比值只是较佳的举例,实施本案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面罩,包含通气管、静音环件,及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包括管体,及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安装端部;所述静音环件,包括绕中央轴线呈环状并供所述安装端部安装的环体部,及连接于所述环体部相反于所述中央轴线的一侧的固定部,所述环体部具有多个静音孔;所述罩体,采用挠性材质,并包括与所述固定部固定的接合部、呈环状环绕于所述接合部并连接于所述接合部相反于所述中央轴线的一侧的凹陷部,及呈环状环绕于所述凹陷部并连接于所述凹陷部相反于所述中央轴线的一侧的支持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中央轴线的延伸方向朝远离于所述管体的一侧凹陷并界定出活动槽,定义所述凹陷部与所述接合部的交界处和所述中央轴线之间的距离为内部半径,所述活动槽沿径向界定出凹槽宽度并沿所述中央轴线的延伸方向界定出凹槽深度,所述内部半径相对于所述凹槽宽度的比值介于4~8之间,所述凹槽宽度相对于所述凹槽深度的比值介于0.5~1.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的安装端部为挠性材质,所述通气管还包括环绕于所述安装端部的定位环,及多个由所述安装端部沿径向凸出且绕所述安装端部呈环状排列的定位凸块,所述定位环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二郎,
申请(专利权)人:新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