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型单晶钝化接触I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86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P型单晶钝化接触I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选取P型单晶硅片;在硅片背面通过选择性沉积先后制备图形化的隧穿钝化层和n型多晶硅掺杂层,形成具有叉指状排布的n型多晶硅掺杂层和P型基体硅层的电池片,该P型基体硅层即为硅片背面未被隧穿钝化层和P型多晶硅掺杂层覆盖的区域;在背面上先后沉积第一钝化膜层和第一减反膜层;在正面上制作绒面;在绒面上先后沉积第二钝化膜层和第二减反膜层;在背面上对应于P型基体硅层的位置制备正电极,在对应于n型多晶硅掺杂层的位置上制备负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钝化接触IBC电池生产工艺步骤,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大幅度提升,有望取代PERC电池。有望取代PERC电池。有望取代PERC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型单晶钝化接触I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制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P型单晶钝化接触I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20年,P型单晶PERC电池已成为占市场份额最大的电池类型,光伏发电成本宣告进入平价时代。但是,由于技术机理限制,目前PERC电池效率的提升已遇到瓶颈。N型电池因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潜力,业内纷纷将其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但是,N型电池制造成本较高,经过多年发展仍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0003]2018年,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与汉诺威大学研制出的P型单晶硅POLO IBC电池(钝化接触IBC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6.10%(晶硅电池效率排名世界第二),证明了P型单晶电池效率潜力是非常巨大的。该电池采用叉指状背接触(IBC),正负电极均采用多晶硅氧化层(POLO)技术实现钝化接触。
[0004]但是,ISFH公开的该钝化接触IBC电池制备方法比较复杂,在制备过程中,多次用到激光和掩膜工艺,而且电极需要蒸镀铝,不仅工艺步骤较为繁琐,且生产成本较高,难于实现规模化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电池效率高、利于产业化的P型单晶钝化接触I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P型单晶钝化接触I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选取P型单晶硅片;
[0008]S2、在P型单晶硅片的背面通过选择性沉积先后制备图形化的隧穿钝化层和n型多晶硅掺杂层,形成具有叉指状排布的n型多晶硅掺杂层和P型基体硅层的电池片,该P型基体硅层即为P型单晶硅片背面未被隧穿钝化层和P型多晶硅掺杂层覆盖的区域;
[0009]S3、在由步骤S2所得电池片的背面上先后沉积第一钝化膜层和第一减反膜层;
[0010]S4、在由步骤S3所得电池片的正面上制作绒面;
[0011]S5、在由步骤S4所得电池片的绒面上先后沉积第二钝化膜层和第二减反膜层;
[0012]S6、在由步骤S5所得电池片的背面上对应于P型基体硅层的位置制备正电极,在对应于n型多晶硅掺杂层的位置上制备负电极。
[0013]本专利技术采用选择性沉积的方法,实现图形化隧穿钝化层和n型多晶硅掺杂层的沉积,大大简化了钝化接触IBC电池生产工艺步骤,只需要6~7个工艺步骤即可完成整个制备过程,相比于目前行业研究的IBC电池制备需要15~20个工艺步骤,有利于大规模生产。通过本专利技术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比P型PERC电池大幅度提升,有望取代PERC电池。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钝化膜层包括二氧化硅、氮氧化硅、Nb2O5、Ta2O5、V2O5、Y2O3中的至
少一种。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减反膜层包括SiNx、蒸镀铝层、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正电极是银铝电极,所述负电极是银电极。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正电极是铝电极,所述负电极是银电极,在完成步骤S5后,先在由步骤S5所得电池片的背面上对应于P型基体硅层的位置制备开槽,该开槽贯穿第一钝化膜层和第一减反膜层而使P型基体硅层显露于开槽中,再在开槽中的P型基体硅层上制备正电极,在n型多晶硅掺杂层上制备负电极。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推荐的实施方式,所述选择性沉积是使用图形化掩膜覆盖P型单晶硅片再沉积隧穿钝化层和n型多晶硅掺杂层,所述图形化掩膜选用硬掩膜材料或其它掩膜材料,材质为石英板或石墨材料。沉积完成后,撤除掩膜,P型单晶硅片背面未被掩膜覆盖的区域形成隧穿钝化层和n型多晶硅掺杂层,而被掩膜覆盖的区域即为P型基体硅层。
[0019]优选的,本专利技术在步骤S6中,使用丝网印刷正、负电极浆料,并经高温烧结形成正、负电极,再通过光注入再生即得太阳能电池,且在步骤S2中,在P型基体硅层上制作丝网印刷正、负电极浆料对位用的mark点。所述mark点位于所述P型基体硅层区域,形状为圆形、正方形或十字形,所述圆形mark点直径30

150um,所述正方形mark点边长为30

150um,所述十字矩形mark点长度为100

300um,宽度为20

40um。
[0020]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隧穿钝化层是SiOx层,厚度为0.5~2nm,所述n型多晶硅掺杂层的厚度是30~250nm,掺杂浓度为1E20atoms/cm3~10E20atoms/cm3。
[0021]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钝化膜层包括AlOx层、二氧化硅、氮氧化硅、Nb2O5、Ta2O5、V2O5、Y2O3中的一种或多种,厚度为2~15nm,所述第一减反膜层包括SiNx、蒸镀铝层、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优选的,所述第一钝化膜层为SiO2或氮氧化硅层,第一减反膜层为蒸镀铝层或SiNx层,在该结构中,在沉积钝化膜前后及蒸镀过程中进行氢处理,加强钝化效果,此时第一钝化膜层与第一减反膜层同时覆盖在N型掺杂多晶硅层上,SiO2或氮氧化硅带表面正电荷,优化与N型多晶硅掺杂层之间的价带阶,有利于电子的传输,可进一步提高电池转换效率,而PERC电池中常用的Al2O3钝化层带表面负电荷,与N型多晶硅掺杂层结合,不利于电子的传输,采用SiO2或氮氧化硅层作为钝化层,优于Al2O3层与SiNx的组合。
[0023]优选的,所述第一钝化膜层为Al2O3层,第一减反膜层为蒸镀铝层,在该结构中,在沉积钝化膜前后及蒸镀过程中进行氢处理,加强钝化效果。
[0024]优选的,所述第一钝化膜层和第二钝化膜层均是AlOx层,所述第一减反膜层和第二减反膜层均是SiNx层,正面的AlOx层厚度是2~15nm,正面的SiNx层厚度是55

75nm;背面的AlOx层厚度是2~15nm,背面的SiNx层厚度是60~150nm。
[0025]优选的,所述第二钝化膜层是SiO2层,所述第二减反膜层是SiNx层,SiO2层厚度是2~15nm,正面的SiNx层厚度是55

75nm。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采用选择性沉积的方法,实现图形化隧穿钝化层和n型多晶硅掺杂层的沉积,大大简化了钝化接触IBC电池生产工艺步骤,只需要6~7个工艺步骤即可完成整个制备过程,相比于目前行业研究的IBC电池制备需要15~20个工艺步骤,有利于大规模生产。通过本专利技术制作的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比P型PERC电池大幅度提升,有望取代PERC电
池。
[0028](2)本专利技术的电极制作采用业内低成本的丝网印刷+烧结工艺,正电极可用铝浆,大幅度降低了电池的制造成本。
[0029](3)本专利技术简单易行,采用现有生产线上的设备即可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型单晶钝化接触I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P型单晶硅片;S2、在P型单晶硅片的背面通过选择性沉积先后制备图形化的隧穿钝化层和n型多晶硅掺杂层,形成具有叉指状排布的n型多晶硅掺杂层和P型基体硅层的电池片,所述P型基体硅层即为P型单晶硅片背面未被隧穿钝化层和多晶硅掺杂层覆盖的区域;S3、在由步骤S2所得电池片的背面上先后沉积第一钝化膜层和第一减反膜层;S4、在由步骤S3所得电池片的正面上制作绒面;S5、在由步骤S4所得电池片的绒面上先后沉积第二钝化膜层和第二减反膜层;S6、在由步骤S5所得电池片的背面上对应于P型基体硅层的位置制备正电极,在对应于n型多晶硅掺杂层的位置上制备负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单晶钝化接触I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钝化膜层包括二氧化硅、氮氧化硅、Nb205、Ta205、V205、Y203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单晶钝化接触I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减反膜层包括SiNx、蒸镀铝层、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P型单晶钝化接触I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是银铝电极,所述负电极是银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P型单晶钝化接触I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是铝电极,所述负电极是银电极,在完成S5后,先在由步骤S5所得电池片的背面上对应于P型基体硅层的位置制备开槽,该开槽贯穿第一钝化膜层和第一减反膜层而使P型基体硅层显露于开槽中,再在开槽中的P型基体硅层上制备正电极,在n型多晶硅掺杂层上制备负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P型单晶钝化接触I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性沉积是使用图形化掩膜覆盖P型单晶硅片再沉积隧穿钝化层和n型多晶硅掺杂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形化掩膜为硬掩膜,材质为石英板或石墨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P型单晶钝化接触I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使用丝网印刷正、负电极浆料,并经高温烧结形成正、负电极,再通过光注入再生即得太阳能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明盛健林纲正洪垒杨新强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