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阳离子诱导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牛血清蛋白作为稳定剂制备金纳米团簇,将金纳米团簇的水溶液与乙二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离子诱导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组装材料制备
,涉及一种阳离子诱导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自组装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技术,可制备较大尺寸的纳米颗粒,满足被动靶向得要求,减少对正常细胞或组织的毒副作用。采用自组装纳米技术制备的金纳米颗粒,有望成为适应肿瘤微环境并具有靶向作用的药物输送载体。
[0004]纳米材料与细胞膜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也会影响细胞的摄取。一般来说,细胞膜表面带有弱负电荷,会排斥阴离子纳米粒子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对这些纳米粒子摄取效率较低。阳离子纳米粒子由于静电作用,容易与细胞膜结合,从而增强细胞内在化摄取。随着对金纳米团簇结构和理化性质研究的逐渐深入,可以通过对其结构和尺寸的精确控制,改变表面性质及荧光性能,使其在病灶部位积累,达到生物学成像,诊断及靶向治疗的目的,满足肿瘤治疗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阳离子诱导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金纳米颗粒材料继承了金纳米团簇类似小分子的性质,表现出聚集诱导发光效应。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方面,一种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由牛血清蛋白稳定的金纳米团簇自组装形成自组装纳米颗粒,所述自组装纳米颗粒为球形颗粒,所述球形颗粒的平均粒径为85~95nm,所述自组装纳米颗粒的表面电荷为+17.1~+18.5mV。
[0008]另一方面,一种阳离子诱导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牛血清蛋白作为稳定剂制备金纳米团簇,将金纳米团簇的水溶液与乙二胺
‑
盐酸溶液混合,然后加入1
‑
(3
‑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搅拌稳定后获得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
[0009]牛血清蛋白稳定的金纳米团簇表面存在丰富的官能团,容易被伯胺基团修饰,将金纳米团簇表面负电荷转变为正电荷,自组装后的纳米粒子尺寸和电荷可控。
[0010]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表明,向牛血清蛋白稳定的金纳米团簇中先加入乙二胺
‑
盐酸溶液,搅拌稳定,再加入1
‑
(3
‑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搅拌稳定后能够使金纳米团簇自组装形成平均粒径为85~95nm、表面电荷为+17.1~+18.5mV的球形颗粒。
[0011]第三方面,一种上述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在生物成像制剂或肿瘤治疗药
物中的应用。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阳离子诱导正电荷自组装金纳米颗粒,可作为药物运输载体,满足被动靶向要求,减少对正常细胞或组织的毒副作用。
[0014](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阳离子诱导正电荷自组装金纳米颗粒,可增加细胞对纳米材料的摄取作用。
[0015](3)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阳离子诱导正电荷自组装金纳米颗粒,以金纳米团簇为阳离子诱导自组装技术的前驱体,继承了金纳米团簇类似分子性质。
[0016](4)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阳离子诱导正电荷自组装金纳米颗粒,在阳离子诱导的作用下,破坏金纳米团簇亲水壳层,形成致密的自组装聚集体,分子内部发生强相互作用,发射出更强的荧光,即存在聚集诱导发射现象。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正电荷自组装金纳米颗粒TEM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金纳米团簇和正电荷自组装金纳米颗粒尺寸大小分布柱状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金纳米团簇和正电荷自组装金纳米颗粒电荷柱状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金纳米团簇和正电荷自组装金纳米颗粒的紫外
‑
可见光谱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金纳米团簇和正电荷自组装金纳米颗粒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金纳米团簇和正电荷自组装金纳米颗粒的荧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由牛血清蛋白稳定的金纳米团簇自组装形成自组装纳米颗粒,所述自组装纳米颗粒为球形颗粒,所述球形颗粒的平均粒径为85~95nm,所述自组装纳米颗粒的表面电荷为+17.1~+18.5mV。
[0027]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平均粒径为88~92nm,表面电荷为+17.7~+17.9mV。
[0028]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金纳米团簇的尺寸为2~4nm,表面电荷为
‑
22.9~
‑
22.8mV。
[002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法,提供了一种阳离子诱导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以牛血清蛋白作为稳定剂制备金纳米团簇,将金纳米团簇的水溶液与乙二胺
‑
盐酸溶液混合,然后加入1
‑
(3
‑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搅拌稳定后获得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
[0030]本专利技术向牛血清蛋白稳定的金纳米团簇中先加入乙二胺
‑
盐酸溶液,搅拌稳定,再加入1
‑
(3
‑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搅拌稳定后能够使金纳米团簇自组装形成平均粒径为85~95nm、表面电荷为+17.1~+18.5mV的球形颗粒。形成的球形颗粒内部发生强相互作用,能够发射出比金纳米团簇更强的荧光。
[0031]该实施方式的一些实施例中,金纳米团簇的水溶液与乙二胺
‑
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4:0.9~1.1。乙二胺
‑
盐酸溶液为0.5M,pH=4.75。
[0032]该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其特征是,由牛血清蛋白稳定的金纳米团簇自组装形成自组装纳米颗粒,所述自组装纳米颗粒为球形颗粒,所述球形颗粒的平均粒径为85~95nm,所述自组装纳米颗粒的表面电荷为+17.1~+18.5mV。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其特征是,平均粒径为88~92nm,表面电荷为+17.7~+17.9mV。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其特征是,金纳米团簇的尺寸为2~4nm,表面电荷为
‑
22.9~
‑
22.8mV。4.一种阳离子诱导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牛血清蛋白作为稳定剂制备金纳米团簇,将金纳米团簇的水溶液与乙二胺
‑
盐酸溶液混合,然后加入1
‑
(3
‑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搅拌稳定后获得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阳离子诱导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金纳米团簇的水溶液与乙二胺
‑
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4:0.9~1.1;或,金纳米团簇与乙二胺
‑
盐酸、1
‑
(3
‑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的添加比例为50:0.4~0.5:9~10,mg:mmol:mg。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阳离子诱导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金纳米团簇制备成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的过程中,在搅拌条件下进行;优选的,将金纳米团簇制备成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的过程中的搅拌速率为700~800rpm;或,将金纳米团簇制备成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的过程中在室外条件下进行。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阳离子诱导自组装正电荷金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妍彦,杨晶晶,王凤龙,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