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抢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77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矿井通风抢救组件及方法,其包括一端与井口连通且一端探入矿井之中的主干通气组件,用于向矿井下各井室送入空气;在主干通气组件上旁接有若旁通组件,旁通组件用于实现空气与对应井室连接的使用组件连通;使用组件用于给困在对应井室人员补充空气;主干通气组件及旁通组件均包括正三角外支撑;在正三角外支撑中心设置有反三角内进气支撑管路,其进口处有位于井口的送风机与加湿器;在反三角内进气支撑管路与正三角外支撑之间三角处分别有上空隙处及两下角空隙处;在上空隙处有通讯电缆;在两下角空隙处设置有回气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矿井通风抢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通风抢救组件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矿井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的重要部分,它既可以促进矿井的生产又会制约生产,所以优化矿井的通风系统直接关系着矿井安全与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经济与社会的意义。本文对于矿井通风系统的重要性和优化通风系统的方法展开了分析,并结合实例说明了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对于矿井安全生产的意义,对于提高矿井生产的安全性能和效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地下矿井通风装置大都采用机械强制通风设备,其不足之处是机械通风设备难以处理巷道中的有害气体瓦斯和粉尘等。原因是靠吹风往外吹,扬尘大,有害气体在巷道中穿行,吹风设备运转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磁场和震动,形成热力障碍,使洞外空气不能顺畅地进入巷道中,巷道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不能及时全部排出到洞外,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降低了矿工的体能,也就降低了矿山的生产效率,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采煤初期,在没有通风巷道的掘进工作中最易发生瓦斯爆炸。同时,吹风设备造成能耗高、噪音大、维修费用等,增加了企业生产的成本。由于吹风设备存在多个接电点,造成起火的几率也相应比较高,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行通风设备大多是接力式的通风系统,有一台设备发生故障时,整个通风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影响生产和安全。CN201220165397.6地下矿井可移动式自然通风及瓦斯收集装置,虽然提供了一套设备,但是其不适用发生矿难例如塌方等通风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矿井通风抢救组件及方法。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矿井通风抢救组件,包括送风组件、支护组件及清理组件;
[0006]送风组件包括一端与井口连通且一端探入矿井之中的主干通气组件,用于向矿井下各井室送入空气;在主干通气组件上旁接有若旁通组件,旁通组件用于实现空气与对应井室连接的使用组件连通;使用组件用于给困在对应井室人员补充空气;
[0007]支护组件包括至少设置在使用组件之上的支撑组件,以防止使用组件被落石损坏;在井室顶部设置有位于支撑组件上方的防护组件;
[0008]清理装置,对应对主干通气组件进行清理。
[0009]一种矿井通风抢救组件,包括一端与井口连通且一端探入矿井之中的主干通气组件,用于向矿井下各井室送入空气;在主干通气组件上旁接有若旁通组件,旁通组件用于实现空气与对应井室连接的使用组件连通;使用组件用于给困在对应井室人员补充空气;
[0010]主干通气组件及旁通组件均包括正三角外支撑;在正三角外支撑中心设置有反三角内进气支撑管路,其进口处有位于井口的送风机与加湿器;在反三角内进气支撑管路与
正三角外支撑之间三角处分别有上空隙处及两下角空隙处;在上空隙处有通讯电缆;在两下角空隙处设置有回气管路;
[0011]在主干通气组件的终端,回气管路与反三角内进气支撑管路通过反向弯头组件连通;
[0012]在回气管路内腔和/或反三角内进气支撑管路内腔中,设置有鼓气风机,在回气管路和/或反三角内进气支撑管路中设置有毛细增湿纤维,以加湿空气;
[0013]旁通组件的反三角内进气支撑管路进口旁接在对应侧的主干通气组件的回气管路上;旁通组件的回气管路出口旁接在对应侧的主干通气组件的回气管路上,在旁通组件的回气管路或反三角内进气支撑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5]使用组件包括使用外支撑正三角架,设置在使用外支撑正三角架中倒置有使用中心反三角管路,在使用中心反三角管路进口处设置有进口处毛细纤维,在使用外支撑正三角架与使用中心反三角管路的三角间隙处分别有使用返回管路及电缆;
[0016]使用外支撑正三角架位于井室预设区域,其上设置有通讯按钮,以通过通讯电缆与井上通讯。
[0017]在使用外支撑正三角架终端,使用返回管路与使用中心反三角管路连接;
[0018]在使用外支撑正三角架上设置有使用接入阀体一端口,使用接入阀体的另一端口连接有使用面罩,以供被困人员呼吸使用;
[0019]在使用接入阀体上设置有使用按压常闭阀柄;
[0020]在使用外支撑正三角架下方设置有支护组件饮食存储部。
[0021]一种矿井通风抢救组件,包括支撑组件,其包括支撑架体;在支撑架体上设置有支撑逃生门及支撑加强筋,支撑架体通过支撑固定锚杆安装有夯实地面之上。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23]在支撑组件上设置有防护组件;
[0024]防护组件包括预装在矿井顶部的防护顶部V型架;
[0025]在防护顶部V型架两侧设置有防护工艺栅孔,以使得小于防护工艺栅孔土石下落而减轻负重;
[0026]在防护顶部V型架两下部端铰接有竖直设置且与井室侧壁连接的防护铰接立板;
[0027]在井室内竖直有防护顶撑立龙骨,防护顶撑立龙骨下端进入到井室底部,井室上部插入到井室顶部岩层中;部分防护顶撑立龙骨中部与防护顶部V型架连接,部分防护顶部V型架中部穿过防护工艺栅孔;在防护顶撑立龙骨中下部横向设置有防护摆动轴,在防护摆动轴上套有摆动的防护摆动支撑架的长槽孔;在防护顶撑立龙骨下端铰接有防护底部球心座,在防护底部球心座下端设置有用于与地面接触的防护底部抓地座;
[0028]在防护顶撑立龙骨上设置有位于防护摆动轴上方的倒置的防护倒V顶板,以用于在防护顶撑立龙骨倾斜到设定角度后,防护摆动支撑架与防护倒V顶板顶接。
[0029]一种矿井通风抢救组件,包括用于在主通风管道内行人走的清理装置;其包括尾部与井口连接的清理软轴拉线;清理软轴拉线通过清理连接软轴铰接有清理后驱动头组的尾部,清理后驱动头组通过清理连接软轴铰接有清理中部存储车厢,在清理中部存储车厢头部铰接有清理前驱动头组;
[0030]清理中部存储车厢具有清理中部存储内腔,以存储清理脏污;在清理中部存储内腔一端底部设置有清理中部入位开口,在清理中部入位开口设置有清理中部旋转轴,在清理中部旋转轴外侧壁上切向设置有清理中部切向板的根部;
[0031]在清理中部切向板端部垂直设置有清理中部铰接单向弯臂铲板,以旋转将脏污从主通风管道底部捞取到清理中部存储内腔中,
[0032]在清理中部存储车厢上还设置有清理中部行走轮,以与主通风管道对应内侧壁滚动接触,清理中部行走轮的转轴传动连接有清理变向啮合齿轮组件。
[0033]一种矿井通风抢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步骤一,搭建以下组件;
[0035]S1.1,在矿井中铺设送风组件;首先,沿着矿井巷道,分段密封拼接敷设预制的主干通气组件并连为一体,并做好防鼠虫啃噬,防变形防腐蚀措施;然后,在各个井室安装使用组件,并将使用组件与主干通气组件通过旁通组件连接;其次,进行通气送风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通风抢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搭建以下组件;S1.1,在矿井中铺设送风组件;首先,沿着矿井巷道,分段密封拼接敷设预制的主干通气组件(1)并连为一体,并做好防鼠虫啃噬,防变形防腐蚀措施;然后,在各个井室安装使用组件(3),并将使用组件(3)与主干通气组件(1)通过旁通组件(2)连接;其次,进行通气送风试验并对送风组件做醒目标记;S1.2,在井室中安装有支护组件;首先,在井室顶部通过锚杆安装防护组件(5),并注入砂浆;然后,在使用组件(3)上搭设支撑组件(4),其高度高于一米半并做醒目标记,以便人在其中下坐避险;当发生塌方之后,小于防护工艺栅孔(27)土石从防护工艺栅孔(27)下落而减轻负重;当负重大于设定值,穿过防护工艺栅孔(27)的防护顶撑立龙骨(29)侧向倾斜且防护摆动支撑架(31)自由下垂,两者与地面成形直角三角形,防护摆动支撑架(31)与防护倒V顶板(30)顶接支撑;当负重大于上限安全值,防护铰接立板(28)发生侧向倾斜,防护顶部V型架(26)下摆动与地面接触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同时,与防护顶部V型架(26)连接的防护顶撑立龙骨(29)发生倾斜与对应的防护摆动支撑架(31)及与地面成形直角三角形,防护摆动支撑架(31)与防护倒V顶板(30)顶接支撑。步骤二,定期演习,使得员工掌握抢救方法。2.一种矿井通风抢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当发生矿难时,执行以下步骤:S3.1,首先,井上中心通过主干通气组件(1),向矿井下各井室送入含有设定水分量的湿润空气,通过鼓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宇孙国文杜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