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生菌微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76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益生菌微囊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益生菌制品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载有益生菌的囊芯的制备:将包括益生菌菌粉、微晶纤维素和淀粉在内的囊芯材料混合后,再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将得到的混合物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成球状颗粒囊芯;(b)雾化包衣:采用雾化方式将囊芯用包衣材料溶液进行单层或多层包衣,制得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益生菌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益生菌制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益生菌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对肠道具有有益功效的微生物,《益生菌的科学共识》指出:“足够数量、活菌状态和有益健康功能为益生菌的核心特征”。“活菌”是益生菌发挥功效的先决条件,但是益生菌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不仅菌体极易被氧化,而且被摄入后经过含胃酸、胆盐等复杂上消化道环境还极易失活。
[0003]采用微胶囊装包益生菌是当前国内外提升活菌存活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当前的多种制备工艺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挤压法效率低,并且微囊粒径大;乳化法需要使用大量油,且分离困难,步骤繁琐;喷雾干燥法则会造成活菌的大量死亡,都不适合用于扩大生产。
[0004]因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益生菌微囊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益生菌微囊,包载量大,微囊颗粒均一,颗粒大小可控;耐贮存,并靶向肠道,耐胃酸且具有高温稳定性。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益生菌微囊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a)载有益生菌的囊芯的制备:
[0009]将包括益生菌菌粉、微晶纤维素和淀粉的囊芯材料混合后,再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将得到的混合物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成球状颗粒囊芯;
[0010](b)雾化包衣:采用雾化方式将微囊芯用包衣材料溶液进行单层或多层包衣,制得核

壳型微囊。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所述的益生菌菌粉,指的是益生菌的冻干粉,包括第一代益生菌和第二代益生菌批准使用的所有菌种。包括例如但不限于:植物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发酵乳杆菌、肠膜明串珠菌、唾液乳杆菌、瑞士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格氏乳杆菌、卷曲乳杆菌、约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以及青春双歧杆菌等。
[001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囊芯材料还包括脱脂奶粉。
[001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a)中,所述益生菌菌粉、微晶纤维素、淀粉的质量比为:1~5:40~500:10~250。
[0014]优选的,淀粉的种类包括多孔淀粉或抗性淀粉。
[001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益生菌菌粉、微晶纤维素、淀粉、脱脂奶粉的质量比为:1
~5:40~475:10~250:0~25。
[001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益生菌菌粉与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5:0.5~2.5。
[001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挤出滚圆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先将混合物料以10~100rpm的速度挤出,并以1500~2000rpm的转速滚圆成球状颗粒。
[001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的浓度为0.1~0.5g/mL;优选0.2~0.4g/mL。
[002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雾化包衣的条件为:雾化压力0.1

0.5mpa,优选0.2mpa;入风口的风速为20~25m3/h,优选22~23m3/h,出风口速度为20~25m3/h,优选22~23m3/h;温度为23

27℃,优选25℃;所述包衣材料溶液的流速设置为0.3mL/min~0.6mL/min,优选为0.5mL/min。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雾化包衣的时间为:6~10min。
[002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雾化包衣后还包括将包衣好的益生菌微囊冷冻干燥的步骤。
[002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制备的微囊囊芯的直径在300μm~1.2mm之间,核

壳型微囊直径在300μm~2mm之间。
[002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包衣材料可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明胶、果胶、壳聚糖、黄原胶、阿拉伯胶、抗性淀粉、蛋白粉、聚氯乙烯、醋酸纤维素钛酸酯、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或聚乙烯醇钛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壳聚糖。
[002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包衣材料溶液为将包衣材料溶于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中获得;优选地,所述包衣材料溶液的质量浓度范围为1~10%。
[002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备方法在步骤(a)之前,还包括制备益生菌菌粉的步骤;优选地,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菌种冻干粉;更优选地,所述菌粉的活菌数大于10
11
CFU/g。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益生菌微囊,所述益生菌微囊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益生菌微囊在制备益生菌食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0028]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益生菌微囊制备方法简便,制备步骤可操控性强,用时短,批次之间质量稳定,几乎无差异。
[0030]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益生菌微囊,包载量大,微囊颗粒均一,颗粒大小可控,耐贮存,并靶向肠道,耐胃酸且具有高温稳定性,适用于益生菌作为保健品或药品的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唾液乳杆菌Li01微囊的形态结构(其中A图为包衣前的微囊囊芯,B图为包衣后的微囊);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唾液乳杆菌Li01微囊的抗逆性测定结果(其中A为模拟胃酸环境下进行的测定,B图为模拟肠液环境下进行的测定);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唾液乳杆菌Li05微囊的形态结构(其中A图为包衣前的微囊囊芯,B图为包衣后的微囊);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Li05微囊的抗逆性测定结果(其中A为模拟胃酸环境下进行的测定,B图为模拟肠液环境下进行的测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实施例1
[0038]1.唾液乳杆菌Li01微囊的制备:
[0039](1)乳酸杆菌冻干粉的制备:采用现有的技术,借助发酵罐培养乳杆菌,并进行冷冻干燥,得到唾液乳杆菌Li01冻干粉,其中Li01活菌数大于10
11
CFU/g。
[0040](2)益生菌微囊囊材的配置:称取Li01益生菌冻干粉1g,微晶纤维素40g和淀粉1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益生菌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载有益生菌的囊芯的制备:将包括益生菌菌粉、微晶纤维素和淀粉在内的囊芯材料混合后,再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将得到的混合物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成球状颗粒囊芯;(b)雾化包衣:采用雾化方式将囊芯用包衣材料溶液进行单层或多层包衣,制得核

壳型微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挤出滚圆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混合物料以10~100rpm的速度挤出,并以1500~2000rpm的转速滚圆成球状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芯材料还包括脱脂奶粉。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益生菌菌粉、微晶纤维素、淀粉、脱脂奶粉的质量比为:1~5:40~500:20~250:10~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益生菌菌粉与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5:0.5~2.5;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的浓度为0.1~0.5g/mL;优选0.2~0.4g/mL。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雾化包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铭飞韩圣逸金欣黄卫新谢娇娇陆艳蒙王波娜高岭俞赤慧李兰娟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同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